文雷村

文雷村

勐大鎮文雷村位於鎮政府東2.5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374戶,1439人。水田1171畝,旱地1330畝。主產甘蔗、玉米、水稻。漢、彝、傣族雜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雷村
  • 平均海拔:1220米
  • 國土面積:64.5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2:501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基層組織,

村情概況

2008年末,糧食總產684400公斤,人均有糧475公斤。經濟總收入2850000元,人均純收入1285元。2008年,本村在大壩田組規劃種植桑園140畝,被列為“縣長示範基地”,該示範園當年養殖43.5張蠶,產值3.5萬元,平均畝產值達275元,該組還通過一事一議,投資11萬元硬化組內道路650米,其中民眾自籌6萬元,上級財政補助5萬元。全村種植烤菸69畝,收入20萬元;茶葉種植300畝,收入3萬元;甘蔗種植312畝,其中宿根192畝,全膜覆蓋栽培技術新植120畝;全村全年采松脂200餘噸,收入達90餘萬元。在畜牧業發展中,文雷村還特別注重以大戶示範帶動全村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張莉婭通過大膽承包鎮沅四中的養殖基地,從昆明引進新品良種短角黃牛等,現已發展成養殖大戶。據了解,該養殖場每年出售肉牛30頭左右,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目前存欄40頭黃牛。
文雷國小距村委會50米,是全鎮辦學最具特色的村完小。該校有教師14名,在校學生168名,辦有一個學前班及國小1至6年級共7個班。該校通過全校師生勤工儉學,共種植菜園9畝,建豬圈5間,平均每年養殖肥豬13頭左右。通過這一舉措,既滿足了學校師生的蔬菜供應,還可以解決部分貧困學生的書本費等。在12月19日的省級教育督導評估中,該完小的勤工儉學做法受到督導組的高度評價。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01.00 畝(其中:田1,171.00 畝,地 1,330.00 畝),人均耕地 1.70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烤菸,蠶桑等 等作物;擁有林地 59,126.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36.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51 畝,主要種植 桔子,梨果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34.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4.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23,407.00 畝,其他面積 10,032.00 畝。有 銅 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 388 戶通自來水,有388戶通電,有 14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32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285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82 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彈石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3.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 16 輛,機車21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501.00 畝,有效灌溉率為 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75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2 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5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24戶;建有小水窖 9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0 戶。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9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 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348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54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27萬元;畜牧業收入 41.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473頭,肉牛33頭,);漁業收入 0.8萬元;林業收入 48.6萬;工資性收入1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44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64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 21 人,到省外務工 7 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 388戶,共鄉村人口 1441人,其中男性626人,女性 692人。其中農業人口 1441 人,勞動力 703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漢、哈尼族混居地,其中 彝 族 634人, 漢 族 710人, 哈尼族、回族、傣族97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250 人(人員名單附後);享受低保 80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75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388 戶,占農戶總數的 100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908.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2 人,在校學生 144 人,距離 鎮中學1.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3 人,其中小學生144 人,中學生59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該村村民沿用有老水井、木水缸、養葫蘆包蜂等。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00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92.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0.00萬元,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資金不足。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發展甘蔗、畜牧業、林業,重點發展蠶桑、茶葉、烤菸。。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該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認真做好新農村建設。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61人,黨員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14人。 團員5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