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和17世紀理性主義

文藝復興和17世紀理性主義

《文藝復興和17世紀理性主義》一書所討論的哲學涵蓋了近代哲學誕生的350年的歷史,從14世紀中葉到18世紀初。主要的論題是文藝復興哲學和17世紀理性主義,特別是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這一卷並不是孤立地討論這些哲學運動,而是把它們放在一個廣闊的知識背景當中。考慮了文藝復興相互作用的經院思想;也考慮了17世紀哲學家們例如培根、霍布斯和伽森狄等人的思想。他們雖然不是理性主義者。但是他們的思想從理性主義者那裡引發出許多詰難和回應;它還考慮在16-17世紀近代科學興起的一些重要論題,如科學與這一時期的哲學之間的關係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文藝復興和17世紀理性主義
  • 作者:(英國)(G.H.R.Pandinson)G.H.R帕金森
  • 譯者:田平 馮俊等
  • ISBN:9787300101002
  • 定價:69.0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
  • 開本: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卷為學習者和相關學科的學生們提供了這一時期的廣闊的學術導論,並對這些作家們做出了某些新穎的解釋。本卷還附有專有名詞解釋和一個哲學、科學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歷史年表。

編輯推薦

這部《文藝復興和17世紀理性主義》不僅是寫給專家看的,而且也是寫給學生和普通讀者看的。各章都是以淺近的風格寫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這一領域公認的專家,全書130多位頂尖的專家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十多個國家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每一章後面附有大量的參考書目,可供深入研究者參考。有詳細的哲學大事歷史年表,涵蓋了從公元前8世紀至1993年西方哲學發展的全部歷史,後面還附有專業術語的名詞解釋和文獻、主題、人名索引。該書是代表當今世界哲學史研究領域最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勞特利奇哲學史》對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直到現在的西方哲學史提供了一種編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討論了哲學的所有重要發展,對於那些普遍公認的偉大哲學家提供了很大的篇幅。但是,較小一些的人物並沒有被忽略,在這十卷本的哲學史中,包括了過去和現在的每一個重要哲學家的基本和關鍵的信息。這些哲學家被明確地置於他們時代的文化特別是科學的氛圍之中。

圖書目錄

總主編序
作者簡介
歷史年表
導論
第一章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
兩種文化:文藝復興早期的經院哲學和人文主義
新亞里士多德主義
柏拉圖主義的復興
亞里士多德哲學的主流
其他哲學潮流
第二章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以外的哲學
庫薩努斯(庫薩的尼古拉)和宗教新柏拉圖主義
伊拉斯謨和基督教人文主義
帕拉塞爾修斯和神秘哲學傳統
亞里士多德主義及其對手
蘇阿雷斯和新經院哲學
賈斯特斯·利普修斯和斯多亞主義的復興
蒙台涅和古代懷疑論的復興
結語
第三章從文藝復興到笛卡爾的科學和數學
技術/進步/方法
天文學革命
運動和機械論哲學
第四章弗朗西斯·培根和人的雙重王國
科學的偉大復興
歸納方法
形式
第五章笛卡爾:方法論
對亞里士多德方法的拒斥
笛卡爾的自然哲學
笛卡爾的發現方法
發現和表達的方法
基礎性的方法問題:認識的進展
結論
第六章笛卡爾:形上學和心靈哲學
笛卡爾的計畫
簡單本質
第一哲學
上帝的作用
永恆的真理
科學和人類心靈
非物質性觀點
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因果相互作甩和偶因論
第七章17世紀的唯物主義:伽森狄和霍布斯
引論
伽森狄
邏輯學
物理學
倫理學和政治學
霍布斯
物質和運動
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和霍布斯的體系
霍布斯的體系和伽森狄的體系
第八章斯賓諾莎:形上學與知識
生平與著作
幾何學方法
實體、屬性與樣式
真觀念與知識
第九章斯賓諾莎的道德和政治哲學
導論
荷蘭共和國道德與政治上的關注點
斯多亞一亞里士多德主義的若干方面
凡爾底桑的自然主義綱領
中產階級的政治理論:約翰·德·拉·科特和彼得·德·拉·科特
斯賓諾莎的立場
目的論
情感、激情與自由:對官能理論的責難
道德哲學與政治學
政治秩序的本性
國家的起源
發展進程中的國家
《政治論》的理論
第十章偶因論
拉福熱
柯德莫依
格林克斯
馬勒伯朗士
一般規律
萊布尼茲的反駁
第十一章萊布尼茲:真理、知識與形上學
萊布尼茲的亞里士多德哲學背景:實體與聚合物
邏輯與形上學
單子論(TheDoctrineofMonads)
空間與時間
因果性、前定和諧與心物關係問題
心理學:表現、知覺與微知覺
知識與觀念
名詞解釋
專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後記
……

作者簡介

G.H.R.Parkinson(G.H.R.帕金森)是雷丁大學的退休榮譽哲學教授。他的著述包括:《斯賓諾莎的知識理論》(1954),《萊布尼茲形上學中的邏輯與實在》(1965),《喬治·盧卡契》(1977)。他還主編過《萊布尼茲:邏輯論文集》(1966),《意義理論》(1968),《萊布尼茲哲學著作集》(1973)和《勞特利奇哲學百科全書》(1988)。
JillKraye(吉爾·克雷)是倫敦大學瓦伯格(Warburg)研究所的哲學史講師。她是《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1988)的副主編和《劍橋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伴讀》(即將出版)的主編。
StuartBrown(斯圖亞特·布朗)是開放大學(OpenUniversity)哲學教授和人文學院的院長。他主編了好幾本哲學文集,包括《理性與宗教》(1977),《社會科學中的哲學爭端》(1979),《啟蒙運動的哲學家》(1979),《客觀性和文化分歧》(1984)和《尼古拉·馬勒伯朗士:哲學批評家和他的後繼者》(1991),他還是“哲學家面面觀”系列叢書中《萊布尼茲》(1984)一書的作者。
George.Molland(喬治·莫蘭德)是阿伯丁(Aberdeen)大學歷史系榮譽高級講師。他是許多有關中世紀和現代早期科學和數學的論文的作者。
Antonioperez-Ramos(安托尼奧·佩雷-拉莫)在莫西亞(Murcia)大學教哲學,他是《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學觀念與創造者的知識傳統》(1988)一書的作者。
StephenGaukroger(史蒂芬·高克羅格)是悉尼大學的哲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