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貶值

文憑貶值

文憑貶值是指有一定學歷者,在社會中無法獲得相應的工作崗位和發展需求,只能接受低於學歷資格的工作,獲取的報酬和發展機遇遠遠低於學歷自身的預期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憑貶值
  • 包括:有一定學歷者
  • 屬於:遠遠低於學歷自身的預期值
  • 時間:2006年至2009年
背景,原因歸咎,價值回歸,

背景

2006年至2009年,大學畢業生的實際月薪有所下降,2005年“985高校”本科畢業生初職月薪是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3.32倍,而2009年,其初職月薪與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06。受調查的本科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2703元,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5120元,博士生簽約月薪3225元。藍皮書還發布了對6所“985高校”的4655名畢業生調查的調查報告,顯示一些名牌大學畢業生的文憑也出現貶值現象,這些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正在下降,面臨文憑貶值和低收入的威脅。“985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在2006年至2008年間增長微弱,2008年後則略有下降;博士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基本變化不大;只有碩士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增長幅度比較明顯。

原因歸咎

很多人會把“文憑”貶值歸咎於上世紀末的大規模大學擴招,導致大學生素質和大學教育水平的整體性下滑,最終造成文憑含金量下降和就業難的社會問題。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之所以接受不了這種變化帶來的陣痛,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把上大學獲得高學歷當做人生前途的一份保證,一旦這種美好的意願遭受現實的打擊,首先遭到責備的往往是大學教育水平。其實,這是一種不合邏輯的愚蠢想法。高學歷和好工作從來就不是因果關係,勉強的說,高學歷也只能算是獲得好工作的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高學歷只能證明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它是無法衡量一個人的具體工作能力、人際能力以及工作中所需要的其他能力。高學歷塑造的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能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它為你以後的人生規劃指明了一個方向,但並不表示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所以說,文憑含金量從一開始就被高估了,如今的貶值才給高學歷者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
除卻人們這種對文憑含金量預知的錯誤想法,最重要的造成文憑貶值的原因就是社會在不斷進步,大眾的知識水平普遍提高,普適化的教育模式已經大部分的精英教育模式,大學文憑甚至是碩博文憑已經不再是稀缺產品,供過於求的變化最終導致大量高學歷者就業難的問題。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普適化的教育模式只會被不斷推廣,保證全體社會成員獲得相應的知識教育,既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一個進步國家對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
就目前來看,這種貶值只會回落到文憑真正所值的含金量;從長遠來看,這種貶值還將繼續,普適化教育模式必將隨著社會發展而被不斷推廣,絕大多數的文憑將不斷飽和,文憑貶值既是趨勢也是必然。

價值回歸

大學生起薪普遍降低,甚至不如農民工,其實並不能怪文憑貶值,只是企業(用人單位)的計薪方式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按學歷定薪變成如今的按崗定薪。以往一直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如今作為職場新人,當然不可能拿到太高的薪水。但工作兩三年過後,業務水平和經驗都上去了,職位和薪水自然也會相應提高。而按崗定薪與以往只看學歷的計薪方式相比,顯然更科學也更公平。如果名牌大學畢業生們確實有真才實學,而不是頂著名校的光環唬人,那計薪方式的改變對他們只會更有利。
文憑貶值某種程度上也並非空穴來風。名牌大學文憑的含金量的確有所降低。這不僅是因為一些名校頻頻發生的抄襲和學術腐敗醜聞讓名校長期以來耀眼的光環黯然失色,也與名校的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沒有與社會需求形成有效對接有關。比起崗位適應能力更強的職校生、大專生和普通高校畢業生,名牌大學畢業生實在沒有多大優勢。
說白了,名校生本來就不值那么多錢,現在充其量只是價值回歸而已。如果高高在上的名校總是放不下架子,不願按企業(用人單位)的需求調整教學計畫和專業設定,那名校生在就業市場上競爭不過普通高校畢業生或低學歷者,起薪越來越低,甚至低過農民工的那一天可就不遠了。到那時,名牌大學畢業生的日子才真的不好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