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第一中學

文山州第一中學

文山州第一中學全稱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學,壯文名稱為Ranzsawsang Daih`it Cou Hawva,坐落於雲南省文山州。學校始建於1916年,是文山地區歷史上第一所中學,雲南省首批重點中學,雲南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文山州品牌學校。是雲南省科研體聯合單位、雲南省現代教育技術試點學校、國家體育人才後備力量籃球試點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245畝,擁有現代化圖書館、資源豐富的網路中心、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設施齊全的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校自教育改革以來,高考成績逐年提高,總上線人數從2003年的58%提高到2015年的100%,本科率保持在90%以上。2016年達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的學生人數突破600人,且每年均有學生考入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文山地區起到了突出的示範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山州第一中學
  • 外文名:Wen Shan No.1 High School
  • 簡稱:文山州一中
  • 校訓:志存高遠、尚德篤學
  • 創辦時間:1916年
  • 類別:公立學校
  • 現任校長:羅鋒
  • 知名校友:胡戰一、李春林,黃保貴、李孝迪
  • 所屬地區: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主要獎項:雲南省重點中學
    雲南省教育先進集體
    雲南省現代教育技術試點校
    雲南省科研體聯合單位
    國家體育人才後備力量籃球試點學校
  • 學校屬性:雲南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
  • 地址: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秀峰路158號
  • 主管部門文山州教育局
  • 校歌:《永遠的追求》
發展沿革,解放前,解放後,校名更迭,學校介紹,發展歷程,文化傳統,校徽,校訓,辦學成果,學生成績,學校榮譽,教育綜合改革,學校地址,組織機構,

發展沿革

解放前

文山地處邊疆,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部族頭人互掠奪,兵戈相防,無教育事業,直到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始有私人設館授徒,清康熙六年(1667年)以後,各縣才先後開辦書院、義學、私學。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文山縣首建教育行政機關勸學所,並創辦新學制高等國小堂,地點在文山五子祠(今群藝館)。
文山州一中誕生地——五子祠文山州一中誕生地——五子祠
民國五年(1916年),雲南省教育廳訓令,創辦文山等四縣(文山西疇馬關屏邊)聯合中學校名為“四縣聯合中學”省參議員陳子鑒(德厚人)任校長,校址仍在五子祠。是為文山地區第一所中學。
1925年,因兵災匪禍,經費不濟,學校停辦。1929年,與文山師範合併,僅上課一學期,又因兵亂而停辦。
1931年,奉省教育廳令,成立“雲南省立第四中學”。校長鬍占一,校舍以“四縣聯合中學”舊址為基礎,修繕擴大。“九一八”事變發生後,10月31日,學校通電成立義勇軍,全校師生員工全部參軍,正式編為“雲南小學生義勇軍第一獨立大隊,校長鬍占一任大隊長。
義勇軍積極參加抗日宣傳,出壁報、講演、抵制日貨、排演話劇,先後演出了《愛國男女》《中華兒女》《安南亡國恨》等新劇,喚醒民眾參加抗日。
1932年,省教育廳省劃為十一個學區,每一個學區設一所中心校。省立四中被指定為開化學區中心校,更名為“雲南省立開化中學”,包含文山、邱北、馬關、西疇、廣南富寧麻栗坡、河口、靖邊猛丁等10個縣區,校長仍為胡占一。
1933年9月,學校更名為“雲南立開化簡易師範學校”;1937rh,奉命增設“省立文山初級中學”;1939年,“簡易師範”與“初級中學”合併成“省立開廣中學”,分設國中部、高中部和師範部,成為文山地區的第一所完全中學。
1944年,學校奉命增設“開廣師範學校”,1946年“開廣師範”停辦,學校更名為“雲南省立開廣中學”,一直到解放。
從1933年開始,教育廳實行全省中等學校畢業會考制、統一命題、制卷、監考和評卷,一科不及格者不予畢業。直到1938年,歷屆簡師畢業生均參加會考,畢業生中服務教育者居多,成為文山地區教育事業的骨幹。其間,還有不少同學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場。
其間,經楚圖南先生介紹,曾聘得北大畢業的蔡超塵到校任教。蔡先生博學多才,在教學中介始進步書刊,宣傳革命思想,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提倡學生要讀活書,要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疾苦。當局所不容,被迫離開文山。
1947年8月,文山地下黨負責人岳世華(化名岳維嵩)經人介紹到本校高中部任教。他在進步學生中組織青年讀書會“拓荒社”,創辦《拓荒》《黎明》等周刊(壁報),並指導演出《又喜臨門》等話劇,抨擊反動統治,在學生中灌輸革命道理,對學生影響很大,不少學生走上革命道路,為雲南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解放後

1949年底,雲南和平解放,開廣中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50年春人發政府將原“國立西南師範學校”、“文山縣立中學”、“開廣中學”三校合併,更名為“雲南省文山中學”。
文山州一中六十年代學校門文山州一中六十年代學校門
從1950年到1957年,根據全國教育工會提出的“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必須向工農開門”的指導方針,大批工農子弟得以入學,學生數從371人增加到1146人,教職工從42人增加到93人。
解放初期,學校在堅持正常教學的同時師生還參加了鎮反、抗美援朝、減租退押、三反五反、土地改革等運動。為配合當時的減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學校文工隊排練了《白毛女》《赤葉河》等大型歌劇在社會上公演,影響很大。
1955年,師範部從文山中學分出去,成立文山師範學校。1959年,學校更名為“文山州第一中學”。1960年,由於班級、生額猛增,原五子祠校址滿足不了需要,決定搬遷校址。由州政府劃給西山原文山軍分區械修所和原籌辦“文山大學”(未辦成)的地域共140餘畝,經專業隊施工和師生勞動,新校址於8月竣工,9月,全校搬到新校址上課。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初期,批判“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許多教師被批鬥,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後來,“武鬥”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外出大串聯,師生組織“戰鬥隊”,斗“走資派”,打內戰,無政府主義思想泛濫。學校秩序大亂,日常工作停頓。1969年複課後,遵照毛澤東主席“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的指示,學校組織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工、學農、學軍,參加生產勞動,自己動手建設校園。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撥亂反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落實知識分於政策,教職工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校端正了教育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全面發展的教有方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迅速發展。
文山州一中八十年代學校大門文山州一中八十年代學校大門
1950至今,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國中畢業生15829多人,高中畢業生12046人。其中,5489人升入大、中專院校深造(1950年以前281人,1977至2004年5208人升入),其中不少同學分別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重點院校錄取,部分學生大學畢業後到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烏拉圭、韓國國等國家留學。
1990年以來,我校先後受國家部級以上表彰的教師8人,受省級表彰的12人,受州級表彰的數十人、教師利用業餘時間開展教學科研,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分別在省內外報刊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學校被團中央評為“學習雷鋒先進集體”、“社會實踐合格單位”。多次受到省、州的表彰和獎勵。
1980年,我校被列為省重點中學。
1994年,學校躋身省一級完中行列。
2003年,被列為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2005年,晉升為省一級二等完中。

校名更迭

1916年文山等四縣聯合中學
1931年雲南省立第四中學
1932年雲南省立開化中學
1933年省立開化簡易師範學校
1937年省立開化簡易師範學校文山初級中學
1939年雲南省立開廣中學
1950年雲南省文山中學
1959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學

學校介紹

文山州一中全稱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學,是雲南省首批重點中學,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雲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學校占地245畝,共有78個教學班,學生4500餘人,在職教職工321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21人,省、州骨幹教師51人。學校自教育改革以來,高考成績逐年提高,總上線人數從2003年的58%提高到2012年的99.8%,年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在文山地區起到了示範性的作用。
學校經過教育綜合改革,校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匠心獨運的建築,園林情趣和彰顯特色的環境布局,形成了“現代化、書卷氣、花園式”的學校。學校配有計算機網路系統、廣播系統、安保系統、網路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學術報告廳、藝術教室、心理諮詢室,所有教室都裝配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平台。學校建有藏書豐富的大型圖書館和可承擔省級以上比賽的8道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以及氣勢恢宏的體育館和環境優雅、設施齊全的教師別墅區和學生公寓區。
文山州一中文山州一中
先進的辦學理念,濃郁的人文氛圍,優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理想之地。一流的師資隊伍,精細的管理,先進的教學設施和錯落有致、綠樹成蔭、和諧統一的校園,是莘莘學子求學成才的樂園。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視察學校後欣然題詞:“教育改革發展的榜樣,邊疆民族團結的楷模。”

發展歷程

文山州第一中學始建於1916年,是文山地區歷史上第一所中學,時稱"四縣聯合中學",後隨著歷史的變革多次變更校名,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命名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學"至今。1978年被確定為雲南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1994年被確定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完全中學,2005年晉升為雲南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文山州第一中學坐落於滇東南文山縣城,學校占地245畝。現有在校生78個班4400人,是全地區規模最的中學。有在崗教師340人,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85人,國家級骨幹教師5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州級骨幹教46人,受國家表彰教師20餘人次,省級表彰110人次,州級表彰300餘人次,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8%。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州教育先進單位、文明單位、文明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合格單位、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交通安全先進集體等。

文化傳統

校徽

文山州一中校徽
文山州第一中學

校訓

志存高遠、尚德篤學
文山州第一中學在"志存高遠、尚德篤學"的校訓指引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上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學生。經過幾代教師的辛勤耕耘和歷屆學生的成長,文山州一中在教育事業上取得了累累碩果並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優秀傳統,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家長的信賴和學生的熱愛,成為“英才輩出的搖籃、名師成長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6年文山州一中高考,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線23人,實際錄取清華大學1人,北京大學3人,飛行員4人。理科2人進入全省前50名,實考最高分706分,重點大學(一本)上線人數突破600大關,達613人,繼續囊括全州文、理科狀元,本科上線率達93.3%。
校園考試校園考試
2015年文山州一中高考,共有21人,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線,實際錄取清華大學3人,北京大學9人,繼續獲取全州文、理科狀元,理科實考分704分,文科實考分660分。重點大學(一本)共523人,繼續超過全州八縣市總和本科上線率繼續達90%,總上線率達100%。
2014年文山州一中高考,15人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線,實際錄取清華大學3人,北京大學9人,理科2人總分突破700分,文科實考總分名列全省第三名,囊括全省12個貧困地州文科、理科狀元。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達543人,超過全州八縣(市)總和本科上線率達91%。
2013年文山州一中高考取得歷史性輝煌成績,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線10人,實際有3人被清華大學錄取,9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人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1人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錄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人數占全省的1/7。600分以上達76人,是2012年的四倍,500多名考生成績達到國家重點大學,被"985"、"211"等名校錄取。囊括文山州文、理科狀元所有單科第一名。根據高考總分達到600分以上人數和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人數排名,州一中躋身雲南省2013年高考成績總排名前三甲,僅次於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和曲靖市第一中學。
階梯教室階梯教室
2012年文山州一中高考再創佳績,1450人參加高考1447人上限上線率高達99.8%。其中,5人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線,最高分668分,名列全省第六名,繼續囊括了文山州文、理科狀元,高分段人數占全州的80%,重點大學上線學生數等於全州八縣(市)總和,整體辦學水平名列全省前茅。

學校榮譽

● 雲南省重點中學
● 雲南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
● 國家體育人才後備力量籃球試點校
● 雲南省現代教育技術試點校
● 雲南省科研聯合體成員單位
● 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
● 全國交通安全先進集體
● 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
● 全國社會實踐合格單位
● 雲南省文明單位
● 雲南省文明學校
● 雲南省教育先進集體

教育綜合改革

改革試點單位
2003年10月,文山州第一中學被確定為全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旨在進行辦學體制和機制改革等方面探索,為全省教育改革提供新經驗。在改革中,省、州領導給予了的高度關注,多次親臨文山州一中調研,為文山州一中的改革出謀劃策,親自描繪州一中的發展藍圖。
2005年4月1日,全省教育綜合改革現場會議在文山召開,文山州一中較好地展示了全省教育綜合改革文山試點校工作,向全省教育改革提供了較好經驗,得到了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肯定。
按照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安排部署,文山州一中將建成全州示範性優質高級中學,三年內迅速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辦學規模擴大到高中80個班3600人,國中30個班1500人;高考升學率達到95%以上,重點大學升學率達50%以上,達到省一級一等完全中學辦學水平。通過加速建設,文山州一中將做到,以優美的環境鼓舞人,以嚴格的機制鞭策人,以優厚的待遇激勵人,以寬鬆的環境成就人。
人事制度改革
公開招聘州一中校長,開聘任制之先河。
學校面向社會自主招聘教師,破人才流動之壁壘,實現了教師的能進能出。
教師全員競聘上崗,教師崗位通過競爭最佳化調整,調動了積極性,實現了崗位的能高能低。
管理幹部競爭上崗,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打破終身制,實現了幹部的能上能下。
分配製度改革
“核編不定員實行工資總額包乾”,增強學校調控能力,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實現了工資待遇的能增能減。
探索多元化辦學路子
“財政貼息,學校還本,”銀校合作,拓寬了學校融資渠道。
後勤服務社會化,社會資金投入學校建設,學校生活設施提高了檔次,為提高辦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校企聯合辦學,社會投資、學校管理,大同中學的興建,實現了資源的最佳化整合。
校企聯合建網路,社會投入、學校管理,實現雙贏,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校企聯合裝備圖書館,實現圖書裝備上檔次。
我們改革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了各級領導的大量心血。一年來,令我們感慨的日子數不勝數,令我們激動的場面太多太多,我們不會忘記以下的日子:
2004年6月16日,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丹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曉青來到學校視察工作;
2004年9月16日,中共雲南省常委、宣傳部長晏友瓊來到學校視察工作;
2005年3月7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新華來到學校視察工作;
2005年3月15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鄒綱仁來到學校視察工作。
這段歷史,對於州一中來說是不平凡的,是我們應該永遠記住的。
由於時間倉促,手頭資料有限,本次陳列僅能顧及展示學校的歷史沿革和一定時代的精神風貌,內容如有疏漏或錯誤,敬請校友批評指出,我們將逐步進行修改訂正。

學校地址

地址: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秀峰路158號
交通:乘坐1路公車可到達
郵政編碼:663000

組織機構

文山州一中組織機構、工作職責及崗位設定
黨委辦公室 、行政辦公室、 紀委辦公室
發展規劃科、德育科、教務科、教科室
總務科、財務科、學生科、組織科
體衛科、宣傳科、信息中心
教學管理一科、教學管理二科、年級分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