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寺

文山寺

文山寺,位於姑蘇城西北的文丞相弄內,是蘇州市唯一的一座尼眾叢林(俗稱尼姑庵)。它雖然沒有像西園寺、寒山寺、靈岩山寺那樣令人矚目,但歷史悠久已越八百載。蘇州文山寺背枕桃花塢,面臨中市,現占地面積2206.19平方米,建築面積2889.69平方米,為南宋古寺,迄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文山寺原址為文山寺、潮音庵、雲林庵三寺共處,期間屢經興廢,歷經滄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山寺
  • 位於:蘇州市姑蘇城西北的文丞相弄
  • 占地面積:2206.19平方米
  • 時代:南宋
景區簡介,寺院歷史,寺院布局,寺院建設,

景區簡介

1958年後,文山寺改為比丘尼道場,文覺法師為首任住持,後由潤田法師接任,現任住持為照蓮法師,寺內有尼眾40餘人。文革期間,文山寺亦未能倖免,為多家廠房占用。1988年10月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後,在市、區等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文山寺古廟得以歸還、重修,1990正式經批准開放,成為蘇州古城區一座尼眾道場。
寺里的生活是嚴肅而緊張的。這些僧尼們早晨5時起床,5時半做早課,6時吃早飯,隨後是分頭各乾各的工作,晚上還要做晚課。整個寺院,環境幽靜,井井有條。安全保衛、消防器材、殿堂管理、環境衛生,還有維修等等,都是她們自己乾。文山寺從1990年開放以來,每年有不少佛教徒和遊客前往。已成為姑蘇城內一處佛教旅遊勝跡。

寺院歷史

文山寺又名文山禪寺、文山潮音禪寺,其址原為文山寺、潮音庵、雲林庵三者共處,面臨中市,背枕桃塢,乃南宋以來江南名剎。歲月悠悠,滄桑巨變,至清初已近毀頹。潮音庵為南宋古剎,清初居比丘尼,嘉慶為僧寺,禮拜華嚴。
嘉慶中高僧堅持上人始來卓錫,發宏願誓,重建大殿,重光佛剎,於是殿宇復興,得復舊觀。庚申洪楊之變,三寺庵盡遭兵燹。同治年間,鹹豐十年僧鏡如住持潮音庵,又振基業,修復佛剎並增建客堂等,“至同治戊辰始塑大士像成,逾歲地藏韋馱關帝金容重整”,鏡如圓寂後,高僧戒定相繼接任,住持日以興復為已任,然其志未遂而於民國5年圓寂。
鹹豐十年僧鏡如法師重修,添塑佛像,廣購基地,寺院日益復興。民國初年,心傳法師將三寺合併為一寺,名曰“文山潮音禪寺”,更大興土木,廟宇煥然一新。
心傳法師任住持之職,法師堅忍苦行,誓將師父遺願化宏圖,是時文山寺已日漸衰落,雲林庵亦僧徒星散,心傳出資歸併左鄰的文山寺和寺後的雲林庵。遂於寺址建造樓屋廳堂,民國十四年(1925年)翻建完成,當時有殿宇65間,宏偉壯麗。額其名曰:雲山潮音禪寺。

寺院布局

 文山寺布局嚴整,殿宇宏偉,佛像莊嚴。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法師題寫了“大雄寶殿”、“藏經閣”匾額,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性空、妙生法師分別題寫了“文山禪寺”、“淨業堂”匾額。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重塑的釋迦牟尼佛像、西方三聖像,淨業堂內供奉著一尊觀世音玉佛(立像),藏經樓內珍藏一部新修大正藏。
文山寺大雄寶殿文山寺大雄寶殿
文山寺大雄寶殿為廡殿重檐,楠木金柱,內外柱等高,脊桁下用叉手,建築技法為元代以前常見手法,斗拱為明式做法,天花上用草栿作,梁枋上彩繪二龍戲珠和唐三藏師徒西天取經以及動、植物圖案,襻間枋下有明代天順、清代道光以及1957年修建的文字記載。殿面闊五間,進深六間,瓦當、滴水上飾有龍鳳圖案。從大殿的整體風格來看,屬於明代中期風格,屋面則繼承了唐代的建築手法。廡殿重檐屋頂式樣一般用於皇宮的主要建築,以示尊崇或隆重。
文山寺主殿坐西朝東,平面呈不規則的“十”字形。原高三層,現僅存一層,其他兩層在十年浩劫時被毀。主殿為石牆,整齊美觀。主殿前面左右兩牆角上部各鑲有一尊半身木獅、齙牙咧嘴,雕刻細膩。寺外牆上還鑲有石刻佛教圖案和人物造像等。第一層主要由門廊、經堂、佛殿、迴廊等組成。
門廊有方柱2根,面積34.2平方米(南北長17.1米,東西寬2米)。壁畫有四大天王及動物鹿、象等。門廊左右兩邊還各設有一小門,這種現象甚為少見。
文山寺佛殿大門為三拱形木門,總寬6米,高5.8米。門扇中間裝有鐵絲編織網,下邊木板上繪有菩薩、四大天王像,上邊鑲有三對銅獅。門楣之上有斗栱承托房頂。圍繞佛殿有一周轉經迴廊,廊兩壁滿飾壁畫,內容以釋迦牟尼本生故事為主,千佛像次之,還有無量壽佛、供養人、觀音菩薩、獸頭四大天王、護法金剛、大鬍子魚、牛皮船等,尤以護法神像最有特色:紅臉、長白須、綰髻,袒裸上身,腰間系短裙,並系一周人頭,左弓右箭而立;左手持火團,並夾長柄法器,右手持人頭骨並抱長柄法器;兩足各踩一人,兩人右仰左覆,右邊的長法器還插入足下人的胸部。

寺院建設

1958年,文山寺改為比丘尼道場,蘇城三十餘座尼眾叢林合併於此。當時有尼師40餘人於此安居修持。十年浩劫,佛教遭殃。1966年秋,文山寺佛像被毀,法器蕩然無存,殿宇被占,尼師被遂。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如春雨滋潤萬物,黨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實,寺廟相繼恢復開放。潤田、心法、明福提議恢復文山寺。
1988年10月起,蘇州指甲鉗廠等6個單位相繼搬遷。1989年4月開始重修,歷時5年,文山寺修繕一新,現建築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比原來擴大了三分之一,新建了韋馱殿、五觀堂、尼眾生活區;整修了大雄寶殿、藏經樓雲山無恙廳、西方三聖殿;重塑了佛像,迎請了一尊玉佛,新鑄了一座15米高銅佛塔,使文山寺面貌煥然一新。文山寺修復後,蘇城內各處尼師亦漸雲集,晨鐘暮鼓,勤修不懈,續佛慧命,法輪常轉。1990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復開放文山寺為宗教活動場所。
文山寺修復後,蘇城內各處尼師亦漸雲集,晨鐘暮鼓,勤修不懈,續佛慧命,法輪常轉。現寺內共有尼師23人,年齡最大的88歲,最小的23歲。其中年輕的有5位,分別來自武漢、吉林、浙江、蘇北等地,另有一位去福建尼眾佛學院深造。
1999年11月15日,文山寺隆重舉行方丈就職典禮,恭請該寺監院照蓮法師繼任方丈一職。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蘇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明學大和尚為照蓮法師送座。江蘇省宗教事務局、省佛教協會、蘇州市各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蘇州、上海、武漢等地寺廟的諸山長老400餘人應邀參加,並表示祝賀。年僅43歲的照蓮法師自1990年到蘇州文山寺常住後,協助前任方丈潤田法師在修復文山寺做了大量的工作。
文山寺女尼文山寺女尼
照蓮法師1993年任監院以來,積極協助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尤其是在1994年潤田方丈圓寂後,承擔起了文山寺的重任,幾年來,工作任勞任怨,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她的努力,把蘇州市區的一座尼眾叢林管理得井井有條,受到了蘇州市有關部門及宗教界的好評。照蓮法師現為蘇州市、金閶區政協委員,蘇州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