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作用

《文學的作用》是現代作家巴金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學的作用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隨想錄》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巴金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文學的作用
現在我直截了當地談點有關文學的事情。我講的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常常這樣想:文學有宣傳的作用,但宣傳不能代替文學;文學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學。文學作品能產生潛移默化、塑造靈魂的效果,當然也會做出腐蝕心靈的壞事,但這二者都離不開讀者的生活經歷和他們所受的教育。經歷、環境、教育等等都是讀者身上、心上的積累,它們能抵抗作品的影響,也能充當開門揖“盜”的內應。讀者對每一本書 都是“各取所需”。塑造靈魂也好,腐蝕心靈也好,都不是一本書就辦得到的。只有日積月累、不斷接觸,才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發生變化。
我從小就愛讀小說,第一部是《說岳全傳》,接下去讀的是《施公案》,後來是《彭公案》。《彭公案》我唯讀了半部,像《楊香武三盜九龍杯》之類的故事當時十分吸引我,可是我只借到半部,後面的找不到了。我記得兩三年中間幾次夢見我借到全本《彭公案》,高興得不得了,正要翻看,就醒了。照有些人說,我一定會大中其毒,做了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了。十多年前人們批鬥我的時候的確這樣說過,但那是“童言無忌”。倘使我一生就唯讀這一部書,而且反覆地讀,可能大中其毒。“不幸”我有見書就讀的毛病,而且習慣了為消遣而讀各種各樣的書,各種人物、各種思想在我的腦子裡打架,大家放毒、彼此消毒。我既然活到七十五歲,不曾中毒死去,那么今天也不妨吹一吹牛說:我身上有了防毒性、抗毒性,用不著躲在溫室里度餘年了。
我正是讀多了小說才開始寫小說的。我的小說不像《說岳全傳》或者《彭公案》,只是因為我讀得最多的還是外國小說。一九二七年四月的夜晚我在巴黎拉丁區一家公寓的五層樓上開始寫《滅亡》的一些章節。我說過:“我有感情必須發泄,有愛憎必須傾吐,否則我這顆年輕的心就會枯死。所以我拿起筆,在一個練習本上寫下一些東西來發泄我的感情、傾吐我的愛憎。每天晚上我感到寂寞時,就攤開練習本,一面聽巴黎聖母院的鐘聲,一面揮筆,一直寫到我覺得腦筋遲鈍,才上床睡去。”
那么“我的感情”和“我的愛憎”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不用說,它們都是從我的生活里來的,從我的見聞里來的。生活的確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嚴肅的作家都是從這惟一的源泉里吸取養料,找尋材料的。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生活理解的反映。儘管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分析有對有錯,但是離開了生活總不會有好作品。作家經常把自己的親身見聞寫進作品裡面,不一定每個人物都是他自己,但也不能說作品裡就沒有作者自己。法國作家福樓拜說愛瑪·包瓦利(今通譯包法利。編者注)是他自己;郭老說蔡文姬是他。這種說法是值得深思的。《激流》里也有我自己,有時在覺慧身上,有時在覺民身上,有時在劍雲身上,或者其他的人身上。去年或前年有一位朋友要我談談對《紅樓夢》的看法。他是紅學家,我卻什麼也不是,談不出來,我只給他寫了兩三句話寄去。我沒有留底稿,不過大意我可能不曾忘記。我說:“《紅樓夢》雖然不是作者的自傳,但總有自傳的成分。倘使曹雪芹不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接觸過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他怎么寫得出這樣的小說?他到哪裡去體驗生活,怎樣深入生活?”
說到深入生活,我又想起了一些事情。我缺乏寫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的本領。解放後我想歌頌新的時代,寫新人新事,我想熟悉新的生活,自己也作了一些努力。但是努力不夠,經常浮在面上,也談不到熟悉,就像蜻蜓點水一樣,不能深入,因此也寫不出多少作品,更談不上好作品了。前年暑假前復旦大學中文系,有一些外國留學生找我去參加座談會,有人就問我:“為什麼不寫你自己熟悉的生活?”我回答:“問題就在於我想寫新的人。”結果由於自己不能充分做到“深入”與“熟悉”,雖然有真摯的感情,也只能寫些短短的散文。我現在準備寫的長篇就是關於十多年來像我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遭遇。我熟悉這種生活,用不著再去“深人”。我只從側面寫,用不著出去調查研究。
去年五月下旬我在一個會上的發言中說過:“創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這句話並不是我的“創作”,這是好些人的意見。作家下去生活,是極其尋常的事。不過去什麼地方,就不簡單了。我建議讓作家自己去選擇生活基地。一個地方不適當,可以換一個。據我看倘使基地不適合本人,再“待”多少年,也寫不出什麼來。替作家指定和安排去什麼地方,這種做法不一定妥當。至於根據題材的需要而要求創作人員去這裡那裡,這也值得慎重考慮。
話說回來,文學著作並不等於宣傳品。文學著作也並不是像“四人幫”炮製的那種朝生暮死的東西。幾百年、千把年以前的作品我們有的是。我們這一代也得有雄心壯志,讓我們自己的作品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2005年),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死亡》。1928年冬回國。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赴日本。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學月刊》。抗日戰爭期間完成長篇小說《》《》《秋》,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抗日戰爭勝利後曾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1946年創作長篇小說《寒夜》。1982年獲“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勳章;1985年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授予國外名譽院士稱號。2005年10月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巴金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