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創作

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創作

本書以日本文學研究中最受關注的三種文學體式——漢詩、翻案與創作——為關鍵字,力圖從“漢詩在日本的受容與新變”、“對西方文學的翻案與改寫”和“他者觀照與自我的建構”三個維度來呈現日本文學史的書寫風景。本書選擇重要日本作家和作品為案例,既有對山上憶良、菅原道真、鴨長明、夏目漱石等大家詩文的分析,也有對二葉亭四迷、尾崎紅葉、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近藤經一、安部公房、村上春樹、筒井康隆、楊逸、萬城目學等近現代名家名作的評述。該書論述問題意識明確,在作品研究的同時兼顧時代背景的影響與作家生平,將比較文學研究的影響研究因素與作家書寫過程中的自主性意識置放到平等的位置進行剖析。這是一部專題研究日本文學成長與自我生成關係的著述。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創作
  • 作者:趙海濤
  • ISBN:9787519421762
  • 類別:文學研究
  • 頁數:217
  • 定價:38.00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0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序論,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以日本文學研究中最受關注的三種文學體式——漢詩、翻案與創作——為關鍵字,力圖從“漢詩在日本的受容與新變”、“對西方文學的翻案與改寫”和“他者觀照與自我的建構”三個維度來呈現日本文學史的書寫風景。本書選擇重要日本作家和作品為案例,既有對山上憶良、菅原道真、鴨長明、夏目漱石等大家詩文的分析,也有對二葉亭四迷、尾崎紅葉、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近藤經一、安部公房、村上春樹、筒井康隆、楊逸、萬城目學等近現代名家名作的評述。該書論述問題意識明確,在作品研究的同時兼顧時代背景的影響與作家生平,將比較文學研究的影響研究因素與作家書寫過程中的自主性意識置放到平等的位置進行剖析。這是一部專題研究日本文學成長與自我生成關係的著述。

目錄


引論
前編 漢詩在日本的受容與流變
第一章 菅原道真的隱逸漢詩
第二章 菅原道真漢詩的藝術特色
第三章 山上憶良《貧窮問答歌》的文儒形象
第四章 鴨長鳴《方丈記》論:從“隱身”到“隱心”
第五章 中國古代文學觀照下的夏目漱石漢詩考釋
第六章 樋口一葉《大年夜》中婢女形象
中編 文學的翻案與改寫
第一章 尾崎紅葉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
第二章 尾崎紅葉戲劇翻案與小說創作的關係
第三章 原型小說《受傷的人魚》中的真實與虛構
第四章 《拈花微笑》與明治社會的戀愛風潮
第五章 芥川龍之介小說《舞會》與鹿鳴館外交
第六章 傳統日本與奇幻青春間的雙重書寫
後編:他者觀照與自我的建構
第一章 二葉亭四迷《浮雲》的敘事藝術
第二章 《心的陰翳》主體內涵新論
第三章 《古都》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第四章 安部公房《詩人的生涯》的自我意識
第五章 筒井康隆的文學世界
第六章 旅日華裔作家楊逸的日語文學創作
第七章 村上春樹《1973年的彈子球》主題新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論

文學觀景者眼中的東瀛書寫
——序趙海濤的《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創作》
傅修延
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東瀛鄰居,如今成了國人出境游的一個熱點,我的親友中有不少人多次東渡扶桑,有人甚至專門在春天去那邊看櫻花。但我認為若不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特別是文學,光是觀風弄景只能得到一點浮光掠影的印象。換句話說,只有事先做足功課,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之類的方式獲得對所去之處風土人情的了解,才有可能在旅途中時時發出“不虛此行”的讚嘆。不僅如此,當小說詩歌中描寫的對象真的呈現在自己面前時,也會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所以,對於現在許多人推崇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是抱有一絲懷疑態度的。
趙海濤的《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創作》,在我看來是一部呈現日本文學史景觀的力作,全書按“漢詩在日本的受容與新變”“對西方文學的翻案與改寫”和“他者觀照與自我的建構”這樣的次序展開,其中既有對山上憶良、菅原道真、鴨長明、夏目漱石等詩文大家的分析,也有對二葉亭四迷、尾崎紅葉、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近藤經一、安部公房、村上春樹、筒井康隆、楊逸、萬城目學等近現代名家名作的評述。如果說這些作家的作品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座長長的日本文學畫廊,那么本書的內容就是這座畫廊的精粹說明,讀者若能仔細閱讀本書,相信一定能對日本文學“成長”與“自我生成”的關係留下深刻印象,胸中有了這樣一幅“文學書寫的風景”,再去實地遊歷時一定會有許多感觸。
用“書寫”一詞來指代日本文學風景的生產,應該是海濤潛心思考後作出的慎重抉擇,我認為這一饒富深意的表達方式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點與亮點。書寫的本義為寫或抄寫,如果把寫作一詞理解為“寫”與“作”的結合,那么書寫無疑稍偏於前者——我們這邊有些人說自己不是“作家”而是“寫家”,有人甚至將寫作稱為“碼字”,這些都是刻意在書寫與創作之間劃出界限。通讀本書之後我獲得的一個重要印象,就是作者把日本文學的成長當成一個從模仿到創造的進步過程,這點可從本書的副題“漢詩·翻案·創作”中看出:本書前編“漢詩在日本的受容與流變”介紹漢文學對日本的影響,中編“文學的翻案與改寫”敘述日本作家如何通過中西文學作品的“翻案”與“改寫”增進自己的寫作能力,後編“他者觀照與自我的建構”則指出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等人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在這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之中,“他者”的影響、引領與映照作用始終存在,而“自我”的建構也在不斷進行,因此用“書寫”來囊括全書是非常合適的。歐文·白璧德在論創新時說:‘真正的創新是艱苦的生髮過程,並且常常以深深紮根以往文學的方式來獲得。”[1]日本由於自身文學傳統的土壤不夠深厚,因此採取的策略是從其他民族的文學中汲取營養。日本文學是日本文化的縮影,日本文化的一大長處是通過模仿他人取得發展與進步,同時又未喪失自己固有的民族特性,這種從模仿、借鑑到創造的發展途徑值得我們學習。羅蘭·巴特把書寫看作是一種“銘刻”(scription),[2]我覺得這對於認識書寫的意義也有幫助,從“銘刻”而不是“抄寫”的角度理解書寫,我們會對作家的書寫懷有更高的敬意——現實世界的風景轉瞬即逝,好在還有作家的書寫將其永久地保存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對日本文學史風景的書寫也形成了一種“銘刻”,文學史也是史,所有的修史者都是為後人留下前行的印記。
我對日本文學所知甚少,但也許是因為先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有近十年時間負笈東京,加上家中多位長輩有留日經歷,日本文化和文學對我來說始終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和影響。前年我招了一位日本國的博士生上田五月,她的博士論文準備寫起源於豫章地區的羽衣仙女故事在日本的傳播,在指導過程中我獲得了不少日本民間文學的知識。去年海濤來贛工作後要我做他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我當即欣然從命,因為我知道這種合作一定能使自己增進對日本文學的了解。這次他出書要我作序,我也就不揣冒昧,繼續率爾操觚。我和海濤雖然接觸時間不算長,但感覺到他為人熱情大方,謙遜厚道,是個一心向學奮發有為的青年才俊。這段時間海濤可謂捷報頻傳,除了本書即將出版之外,前不久他申請到日本創價大學的中日友好學術研究資助,近日又拿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尾崎紅葉小說改寫與創作研究”的立項資助,這些接踵而來的喜事都像是為他的學術研究加油鼓勁。學術著作的出版是一個人學術道路上繼往開來的重要里程碑,我祝賀海濤收穫自己的勞動果實,也希望他繼續保持這種勇猛精進的奮鬥精神。
是為序。
2016年6月20日
[1]白璧德:《論創新》,載白璧德:《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張沛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48頁。
[2]《羅蘭·巴特訪談錄》,劉森堯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頁。

後記

松雨復滴,芳草綠遮。我決定來南昌工作也正是這樣的時節。單位的同事陪我登滕王閣,那日天青水藍,江煙裊裊。站上閣樓面北眺望,暖風從水面升起,腳底下如同塞滿了輕雲,瑰瑋相映,極為絕特。這是南昌一年中最美麗的風景。
在現實工作中,我研究的則是日本文學的風景。九年前,虔誠地捧著發表在小報上的書寫川端康成文學風景的短文一路北上,我順利地在當年的研究生複試中突出重圍,成為國內日本文學研究界前輩級專家劉春英教授的門生。劉老師學術成果豐富,研究細膩深入,是劉老師將我引導進入日本文學研究園地,花紅葉綠,爭奇鬥妍,美不勝收的氣象自此開啟了我邁向日本文學景觀“見物”的開始。兩年後,在劍拔弩張的碩士論文答辯中,我以八言詩的體式完成碩士論文《菅原道真隱逸漢詩研究》的答辯。這個花絮直到時隔多年後,我在日本名古屋大學撰寫博士論文期間的一次課後討論中,突然被日方合作導師日比嘉高教授特意提及。我至今依舊記得日比嘉高老師當時眼中流露出來的驚喜與讚許。記得幾年前報考博士時候,我還將自己觀看到的數百頁的日本文學風景呈示給導師組,此舉成為讓導師王志松教授擢選我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日語系培養的開門博士的重要契機。三年後,我博士畢業的時候,我試著詢問王老師緣由。導師王志松教授告訴我,他其實也有時候去讀我的新浪部落格。相識以來,我一直以為王老師只關注學術,我的粗陋之習作居然也能得到王老師青眼有加,至今想來那幕仍覺得誠惶誠恐。當時看到我驚訝的表情,王老師直視我的眼睛,肯定地對我說:很好!
非常幸運,我去年又獲得寶貴的機會,在傅修延教授的指導下從事博士後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學研究傳統,半個多世紀中大師雲集。傅老師更是國內敘事學領域屈指可數的頂尖專家。在老師主持的各種學術會議和讀書會的研習中,我獲得啟發從敘事學的角度去重新審視和梳理自己以往的日本文學研究。於是乎,在本書的寫作和架構中,我還借鑑引用了敘事學中“書寫”這一概念,結合自己的已有研究基礎,分別從漢詩、翻案和小說創作三個層面進行論述。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這本書的寫作既是我對以往研究的梳理,也是我重新學習的開始。當然,由於時間倉促,加之本人學養和筆力之不逮,很多地方的表述還顯得心大力弱,留下了一些遺憾,惴惴然完成這本小書,唯能乞請學界各位同仁多多批評與教正了。
最後要感謝我的博士後導師傅修延教授不憚我屢屢打擾,欣然答應為我的拙著寫序,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同時我要感謝我的碩士導師劉春英教授、我的博士導師王志松教授和日方合作導師日比嘉高教授,這么多年我學術上進步得益於恩師們的悉心指導,書中很多章節也汲取了四位恩師學術研究的思路和營養。本書的即將出版也給了我向老師們表達謝意的機會。另外,本書的研究主要得到日本創價大學2015年度中日友好學術研究課題“文學書寫的風景:漢詩、翻案和創作”的出版資助,之外也得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WGW1511)、江西師範大學博士啟動金項目、博士後科研啟動金項目等的部分資助,特此予以說明。當然,我也要感謝自始至終鼎力相助和各方協調,才使得拙著早日面世的編輯王海紅女士,在此請接受我衷心的謝忱!
趙海濤
2016年6月於南昌瑤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