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旅遊資源

文學旅遊資源

文學旅遊資源是人文旅遊資源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它與著名作家、經典文學作品、大眾熟悉的文學作品故事內容以及故事發生的真實(或虛構)場所等有著直接而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學旅遊資源的具體形態表現為作家故居或紀念館、作品故事情節遊覽線、小說故事情節發生的場所遊覽點、詩人作家萍蹤所至而留下的詩文、石刻、碑記等等。這些文學旅遊景觀或獨立成景、或作為陪襯,與其它人文(或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大大地增加了旅遊地的吸引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學旅遊資源
  • 定義:人文旅遊資源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 類型:經濟術語
類型,吸引力,策略,

類型

具體說來,文學旅遊資源有以下幾種類型:
1.文學家故居
許多著名的文學家的故居已成為旅遊者參觀遊覽的聖地。通過對文學巨匠居住地的遊覽,旅遊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作家的生平、日常生活與作品內涵,了解他們真實的創作經歷與歷史文化背景,從而增添豐厚的文化內涵。河南省鞏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故里,現存有杜甫誕生窯以及清雍正年間河南府尹張漢所立的“唐工部杜甫故里”石碑,2004年設立杜甫故里紀念館,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此外還有曲阜的孔廟、成都的杜甫草堂、洛陽的白居易故居、南京的隨園都是知名文化名人的故居,都已經開發成為知名的歷史人文景點,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影響力。
2.文學描述的場景
千百年來,文學經典所描繪的場景,已經深入人tl,具有廣泛的知名度,比如《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景陽岡、《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等等,這些本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因為經典名著的敘述而名揚四海,無疑成為具有巨大價值的旅遊資源。地方政府依據故事情節中的場景修建景點,將作者虛構的藝術世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比如大觀園、三國城、花果山等景點。或者將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具體景點和建築加以擴建或修葺,使實景實物更具文化魅力,比如黃鶴樓、岳陽樓、大雁塔等。還有一些文學細節景觀,如洛陽隋唐植物園隨處可見的唐詩名句,使遊覽者在旅遊時欣賞唐詩名句的文化魅力,以提高休閒生活的知識性、精神性和趣味性。
3.文學作品的再創造
安徒生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是人們追求幸福的典型形象,表達丹麥人民期盼美好生活的渴望,如今,根據童話作品建造的美人魚銅雕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標誌,是旅遊者必去的參觀之景。讀過白居易《長恨歌》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根據作品創作的綜藝演出《長恨歌》卻成為了西安旅遊的招牌。類似的還有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以及《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神龍部落》《盛世梨園》《大河秀典》等,很好地將文學元素與民歌、舞蹈與地方戲劇結合起來,極富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了眾多遊客。
4.文學主題公園
在公園景點中融人旅遊元素,設計出有新意的公園遊覽模式,從而把豐富的人文資源轉化為遊客喜聞樂見的文化旅遊享受,是文學旅遊資源的又一種表現形式。例如《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成為北京、上海等地創造主題公園的重要景觀,根據《聊齋志異》中描寫的景象,山東淄博建造“聊齋大觀園”,還有《三國演義》中的水滸城,在武漢有“中華水滸城”,在江西撫州興建“湯顯祖文化藝術園”等。

吸引力

文學旅遊資源的吸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兒個方面。
首先,它強烈地吸引著那些對作家的生平事跡感興趣的遊人。通過觀光遊覽,遊人們可以把對作家生平事跡的認識,從書面文字或口頭語言層次上升到直觀的視覺層次,大大地提高了認識經驗質量,增加了遊興。
其次,對文學旅遊景觀的遊覽,還可以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實際場面。隨著文學旅遊景觀開發的進一步深人,真實場所與小說虛構場所截然二分的界線已逐漸消失,如人們常說的《三國演義》之真假赤壁。文學旅遊景觀本身逐漸成了象文學作品一樣的一種“文本”,結合對原作品的閱讀經驗,遊客給這種特殊的“文本”賦予意義和解釋,促使動態與靜態的結合,加深理解。也正是這種創造性的、對“文本”賦予意義的遊覽活動,吸引著源源不斷的探索者和興趣者。
文學旅遊資源的第三個吸引力則表現在對文學作品主人公懷古幽思,愛國激情、處世品格、哲學態度等等情感的認同和再認識上。在這方面,文學旅遊景觀成了直接溝通作品主人公與讀者(遊客)、作家與文學價值(或文化意義)的另一種(文學作品之外的)渠道。觀岳飛廟、游狠牙山時一遊客(讀者)與原作家或原作品的距離相對拉大了,相反,與景觀開發設計者、景觀文本及其新賦予的意義的距離則相對縮短了。
最後,文學旅遊景觀的吸引力還體現在旅遊景觀本身。這些景觀往往風光旖旎,自然旅遊資源以及其它人文旅遊資源異常豐富,即使沒有這份文學旅遊資源,也同樣具有很大吸引力。這便是旅遊資源開發中常說的“多吸引力資源”。

策略

首先,文學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以文學作品情節、故事內容與作家思想為根本依託,在此基礎上根據地域文化與民俗風情為文化背景,賦予自然景觀深厚的文化意蘊和新的藝術內涵,針對文學旅遊景觀的具體形式、位置選擇和分布、運用現代化的商業行銷與產品包裝,充分考慮旅遊主體的文化需求、興趣,進行文學旅遊消費市場的調研,開發出高品位的文學旅遊景點。
再次,提高旅遊者的文學意識和文化素質,如導遊必須對有關文學旅遊資源的作家作品有所了解、具有較高的鑑賞能力,能夠為遊客講解景觀內在的文化意義。開發文學旅遊資源市場,定位應面對中老年齡階段具有較深厚的文學基礎的顧客群,組團旅遊要重點宣傳旅遊景觀的文學特色,儘量向學校學生、教師與文化層次較高的顧客宣傳展示文學旅遊景觀的特點。
第三,遵從市場導向原則。文學旅遊資源應以市場為行銷導向,將消費市場與旅遊資源形成良性互動,使文學旅遊資源的優勢很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並實現其經濟價值。應該針對特殊顧客群有側重地開發文學旅遊資源,儘量凸顯自身特色,才能牢固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文學旅遊市場還應瞄準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文化素質較高的遊客,例如大學教師、記者、律師、大學生、作家等群體,這類遊客屬於文學旅遊開發的主流消費群體,占據中、高端的文化旅遊消費市場。
第四,加大旅遊產品的宣傳和行銷力度。以河南文學旅遊資源的開發為例,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文化悠久,文學底蘊深厚,孕育出燦若晨星的文學作家。近年來,河南省旅遊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少林武術節、洛陽牡丹節、開封菊花展和河南博物院的建成並對外開放。對文學旅遊資源的宣傳一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全面系統地宣傳文學旅遊景點的歷史文化遺蹟、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二是有計畫地組織作家、藝術家用歌曲、電影、電視劇、文學作品等文藝形式反映中原歷史文化和旅遊文化。三是出版部門應有計畫地出版一批權威的、質量上乘的圖書、圖片和音像製品,系統地介紹河南省的歷史和旅遊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