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傳奇

文字傳奇

《文字傳奇》是2008年1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筱一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字傳奇
  • 作者袁筱一
  • ISBN:10位[7309058267] 13位[9787309058260]
  • 定價:¥18.00 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主要講述薩特,波伏瓦,加繆,杜拉斯,薩岡,羅蘭·巴特,羅布一格里耶,勒·克萊齊奧,還有,米蘭·昆德拉。這一批出生於二十世紀的作家,突破性地繼承了法國小說傳統,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詮釋著福樓拜、普魯斯特和紀德所奠定的現代法國小說傳統。他們開啟了法國文學史乃至思想史的一個重要時代,所謂薩特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文字顯示出它最後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續一種以性感對抗死感的法蘭西文學神話。
什麼樣的作家是法國現代經典作家? 現代經典作品的定義是什麼? 薩特,波伏瓦,加繆,杜拉斯,薩岡,羅蘭·巴特,羅布一格里耶,勒·克萊齊奧,還有,米蘭·昆德拉。這一批出生於二十世紀的作家,突破性地繼承了法國小說傳統,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詮釋著福樓拜、普魯斯特和紀德所奠定的現代法國小說傳統。他們開啟了法國文學史乃至思想史的一個重要時代,所謂薩特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文字顯示出它最後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續一種以性感對抗死感的法蘭西文學神話。
他們,建立了屬於現代的文字傳奇。

編輯推薦

他們,建立了屬於現代的文字傳奇。
該書從一個簡單讀者的角度出發,對法國二十世紀出生的九位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進行了細緻的介紹和研究。這些作家突破性地繼承了法國小說傳統,並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詮釋著福樓拜、普魯斯特和紀德所奠定的現代法國小說傳統。他們開啟了法國文學史乃至思想史的一個重要時代,建立了屬於現代的文字傳奇。
後記
這是我在2005年秋天開始,在學校講的一門公選課《當代法國文學》的講義。講義幾乎沒有怎么動過,怎樣拿到課堂去講,就怎樣拿來放進文字里。薩特、波伏瓦、加繆……按照這樣的順序講下來,講到最後時間不夠了,沒能講克萊齊奧和昆德拉,直接跳到了作為結論的最後一講。在最後一講的時候,我帶去了一張巴倫博伊姆彈奏的德彪西,畫面上,藍色的彩繪玻璃窗一扇扇地打開。陽光一點點地透進來,穿著白裙的女子在舞蹈。我在學生的眼睛裡看到很多的困惑和感動——困惑和感動在這樣的時刻,真的是最美麗的搭配。
2005年的秋天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在那個秋天,我同時開了兩門新課,一門是將近一百人的《當代法國文學》。另一門是為外語學院研究生開的翻譯理論課。我在一門課上講法國現代文學的一個個個案帶給我的歡愉、背叛、抵抗和疼痛,另一門課上講自己的歡愉、背叛、抵抗和疼痛。關閉了將近六年的記憶閘門在那個時間一點點地開啟,有的時候,因為關閉了太久,鉸鏈還是會發出刺耳的響聲,一直響到心底里。
課在冬天結束。我在寒冷里批將近一百人的試卷,看到一個學生在試卷上寫,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在等一條狗,我想跟著它去隨便什麼地方。
那一瞬間,有很複雜的心情,我突然意識到,在這個學期里,雖然我們在一起度過了總是需要投入一些情緒的一個個下午,快樂,或者悲傷,但是這些下午所讀到得的文字不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任何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原先沒有答案的,至今仍然沒有答案。甚至我的話語,和這些已經流傳的經典只能加深他們的困惑。那么,我又為什麼要說這些呢? 為什麼呢?包括我自己在內,和以前一樣,生活中仍然有太多讓我不明白的事情。或許我可以像我介紹的這九位作家,以各自絕對的方式來解決生活的問題。但是我不能夠。一年的時間裡,和過去一樣,我仍然做了很多妥協。
於是,原本定下要出的講義,被我放了半年之久。因為我不知道這些情緒,在隨風消散了之後,是不是應當以書寫的方式固定下來,走進更多人的記憶之中。
一直到2006年的這個秋天,發現自己走完了——在羅布-格里耶這一講里,我講過數字的象徵意義——一個零。十多年前都讀到的那個所謂“絕對循環”絲毫沒有喪失其“絕對”的意味。記憶中桂花的香味,秋天乍起的寒風,冷而疼的失望,心驚膽戰的等待,在一年流轉後的今天又紛紛地到來了。如果沒有這些重複,或許永遠也不能夠意識到自己是繞過了一圈。繞過了一圈,但是,在每一年裡沒有能夠學會的東西,那些自己天真地以為還有機會學會的東西,仍然沒能學會。
屬於2005年秋天的記憶其實不具有任何特別的意義。忘記一些疼痛,添一些新的疼痛,這就是這個絕對循環。一路走過去,生產的,始終是一些不能解決問題的情緒而已(巴塔耶說,總為自己情緒折磨的人是瘋子)。
但是,我們不正是在這樣的情緒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嗎?記得在上課一開始就對學生說,用文字的性感抵抗生存的死感——這句話被我投影在螢幕上,白底黑字,連自己看了也覺得驚心。我也是逃脫不了地想為自己做的事情找到意義,有時以為自己找到了,就會禁不住地興高采烈。於是把意義用我以為美麗的文字說出來,雖然它們本身在很多時候就自我矛盾著。
矛盾,用我喜歡的,矛盾的詩意表達——悖論。我以為,我們的學生所受的教育令他們不習慣這個詞:悖論。他們習慣問一切要一個答案,直接而簡單,可以略去很多痛苦。他們習慣明確的目標,習慣行動和選擇。
他們經常不能夠明白,在思辨的層面,悖論是生產性的,不直接導向一個結果,但是,可以把我們帶到我們從來不曾注意到的旁枝末節的風景里去。而這旁枝末節的風景,或許就是生活本身。
於是我沒有再等下去,也基本沒有改動半年前的文字——除了一些太口語化的東西,很好的朋友、編輯彭倫對我說,不能這樣,上來就是“我們這門課”,畢竟我們是要給課之外的讀者看的。我知道,有一些情緒已經不再是今天的情緒,有一些風景也是過去了,就永遠再不能見的風景,但是,文字的現時意義難道不是正在於此?它保留了我們或悲傷、或快樂的記憶,在和遺忘的鬥爭中,它顯現出格外的勇氣和美麗。其實,我們所閱讀的九位經典作家本身就是最好的證明。
記得在第一節課上,我曾經提到那段關於“燈光滅掉”的台詞。燈光亮起,所有的一切又恢復到以往的流程,驚異地發現一切並未曾改變,在一瞬之間。會有很多的不甘心,但是沉入記憶的那段自由呢?應當是只有從文字里找回了。它沒有以任何物質的方式存在過,無跡可尋。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像我喜歡的作家克萊齊奧一樣,能夠用文字建立起一個純美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我可以驕傲地說,就是現時,就是眼下,現時能夠在現時之所以為現時的這一瞬間,產生出超越於過去和未來之上的意義,值得我們去經歷,去體會。
哪怕所有的可能性對你關上了門,至少文字是我們用來構建真相的磚瓦。我們總是因為這個要愛的,哪怕所有的愛都要走向滅亡。
後記里,照例要說些感謝的話。感謝所有讓這本書得以產生的人,感謝所有讓我產生情緒的人,也感謝所有我在寫作這本講義的過程中,所參考的文論、小說的作者和譯者(具體請見注釋)。感謝每一次不期相逢。感謝是好的,因為它提醒我們,哪怕是在悲傷之中,也不要有所怨恨。在這個世界上,我相信,我們永遠是得到大於失去——這個道理,我也是在這一年裡明白的,感謝讓我明白這個道理的人。
最後,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它所提供的出版基金使得這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袁筱一

作者簡介

袁筱一: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法語系。主要譯作有《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盧梭著)、《杜拉斯傳》(勞拉·阿德萊爾著)、《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著)、《阿涅絲的最後一個下午》(弗朗索瓦·里卡爾著)、《法蘭西組曲》(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著)等。

目錄

緒論:法國現代經典
第一章 薩特和他的《噁心》
第一講 人在何種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講 坐在廢墟中央的羅岡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風流》
第一講 一個終身沒有擺脫薩特影響的女權主義者
第二講 雙重視角 雙重悖論 雙重幻滅
第三章 加繆和他的《局外人》
第一講 不會留下陰影的太陽
第二講 一出難以承受的社會喜劇
第四章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第一講 生命的文字遊戲
第二講 一本舍我而去的書
第五章 羅蘭·巴特和他的文論
第一講 解構中構建快樂的批評家
第二講 十八世紀的貴族睜著眼睛聽音樂 今天的資產階級 閉著眼睛聽鋼琴
第六章 薩岡和她的《你好,憂愁》
第一講 無法和解的青春
第二講 你鐫刻在天花板的縫隙 你鐫刻在我愛人的眼底
第七章 阿蘭·羅布-格里耶和他的《橡皮》
第一講 零度寫作的典範
第二講 走出虛假主體的“新”小說家
第八章 勒·克萊齊奧和他的《流浪的星星
第一講 我找到了我的永恆
第二講 看見疼痛,不再流浪
第九章 米蘭·昆德拉和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第一講 小說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第二講 行至半程的堂吉訶德
第十章 自由與理性之後的當代法國文學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