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麵條

文化麵條是故宮神武門(北門)遊客服務區餐廳定價為30元一碗的麵條。據說這是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在故宮趕走星巴克咖啡後,此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麵條
  • 地點:故宮神武門遊客服務區餐廳
  • 定價:30元一碗
  • 制定因素: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
背景,分析,關鍵,評論,

背景

為遊客提供餐飲、休息、購物等服務的故宮遊客服務區正式落成。服務區中的“故宮餐廳”主營中式麵點和咖啡、餐飲,餐廳一碗麵條的定價為30元。故宮方面表示,該價格是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制定的。

分析

文化麵條
在故宮內開餐廳並不妥當,畢竟餐飲業太容易產生污染了,不利於故宮的保護。而且處於鬧市的故宮不開餐廳,對絕大多數遊客來說也並非不可接受。即便退一步說,故宮可以開餐廳服務遊客,但為高價格賦予所謂的“文化”理由,其可笑程度與小瀋陽所賣的“蘇格蘭情調”有一拼。
小小一碗麵條當中,能有多少“文化”因素?即便說,故宮確實是“有文化”的所在,有些人在故宮吃飯,可能確實會產生一點對歷史的感慨,比如可能想到滿漢全席的奢靡,但並不代表這樣的“文化”就能附加到一碗麵條當中,更不代表可以拿出來賣高價錢。
攆走了有“文化對抗之嫌”的星巴克,又開始賣自己的“文化麵條”,這生意經確實精。但以所謂的“文化”理由,將麵條賣到30元一碗,這很難說是正經生意。故宮賣面,“文化”打滷,這算不算是對文化的一種惡搞?
當然,時下這類做法並不少,故宮的“文化麵條”只是其中的一例。旅遊景點生造典故,硬生“文化”;某些地方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過度詮釋,以提升本地“文化底蘊”……這些或許都可以歸為“文化欺詐”之列。

關鍵

故宮賣麵條關鍵的問題有兩個:其一是麵條的文化含量。其二是故宮旁邊做餐飲是否合適。
先說麵條的文化含量問題。通常人們到知名的寺廟旅遊都喜歡“請”一串佛珠,出點香火錢讓高僧開光,這樣佛珠就有了靈性。而一位得道高僧說:開光只是一個儀式,只要我們秉承一顆虔誠的心,無論佛器開光與否,都會帶來福報的。那么,文化內涵豐厚的故宮做的麵條,在揉麵團的時候是否也揉進了故宮文化的精粹?吃故宮做的麵條真的是在吃文化嗎?套用高僧的話說道麵條,有文化的人吃哪兒的麵條都會才華橫溢;文盲就是吃了乾清宮裡御廚做的麵條照樣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升。所以說,麵條就是麵條,30元一碗就30元一碗,與文化何乾?故宮方面解釋30元定價,生拉硬扯的攪進文化因素,恰恰說明對定價30元一碗的不自信。
其次是故宮旁邊做餐飲業是否合適。“故宮餐廳”緊鄰珍寶館北出口,與文物近在咫尺。雖然廚房全部用電操作,但也只是減少了油煙污染。而餐飲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油以及生活垃圾如果處理不及時,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都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故宮此舉被眾多網友批為“打著文化的幌子斂錢”,“糟蹋文物,銅臭味十足”是不無道理的。因為文物一旦被破壞,不是賣多少碗面能挽回的。

評論

文化麵條
一碗麵條放在街面小店裡也就幾塊錢,放在故宮身價就漲到了30元,人們好像接受不了,質疑故宮麵條咋賣得這么貴?設計者肯定會想到這樣的質疑,但人家另有想法。不要小瞧“麵條”,身價來自於身世,小店裡的麵條頂多有個“炸醬麵”“打滷面”的區分,把這麵條放到了故宮就不同了,故宮是啥地方,能讓人感覺“普通”嗎?即使是麵條也要顯得有身份,估計在選單上會寫著“文化麵條”。
其實,人們質疑故宮麵條,不在30元一碗的價錢上,用小品里話說“不差錢”,比如,機場餐廳的麵條還有50多元一碗的呢,只要有人認可買,商家就可以賣。問題是故宮30元一碗的麵條,楞把“文化”扯到裡面了,這“文化麵條”是啥滋味?難道故宮麵條,貴就貴在“文化”打滷上了。照這樣下去,接下來還不得開發百元以上的“乾隆打滷面”、“慈禧熗拌菜”。
兩年前,以“文化對抗之嫌”名義,把星巴克從故宮攆走,如今故宮自己開餐廳賣高價麵條又賦予所謂的“文化”理由,這豈止是一般地搞笑?故宮的確是文化之地,但故宮的“文化”也能附加到一碗麵條當中賣錢。賣“文化麵條”,看似故宮管理者有創意,其結果反倒令文化蒙羞,是對文化的另一種惡搞,而且這種惡搞也太沒水平了。
由故宮的“文化麵條”,讓人聯想到一些旅遊景區生造“文化”現象,戲說歷史名人故事、編造離奇的導遊詞,都想扯上“文化”,其實不過是變著法地牟取商業利益罷了,有啥“文化”內涵?所以,人們質疑故宮“文化麵條”,實質上是憤恨打著“文化”旗號行商業欺詐的醜陋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