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是指文化內容和結構在量上的緩慢變化過程。可分為自然變遷與計畫變遷兩類。自然變遷是無意識的文化自然發展或積累的過程,很難控制。從原始社會到早期資本主義社會,人類文化史的變遷多屬於這種變遷。計畫變遷是人們自覺地、有計畫地發展或改革文化的過程,例如社會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文化變遷與社會變遷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前者指文化環境諸現象,如文化特質、文化模式、文化風格的演變等;後者指社會環境諸現象,如社會關係、社會群體及社會生活的演變等。一般而言, 社會變遷將引起文化變遷;從文化變遷中也可看出社會變遷。文化變遷是局部的、緩慢的變化,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變遷
  • 外文名:Cultural change
定義種類,基本模式,機制結果,影響原因,變遷動力,發展歷程,涵化,涵化過程,文化特質的傳遞,文化的結合,替代,融合和同化,隔離或孤立,

定義種類

1.文化變遷就是指由於族群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而引起的一個族群文化的改變。
2.文化變遷可以分為無意識的變遷和有意識的變遷,後者又包括主動變遷、指導性變遷和強制變遷三種類型。

基本模式

一個社會內部和外部的變動都會促使其文化系統發生適應性變化,從而引發新的需要。創新、傳播、涵化是文化變遷的過程和途徑。文化變遷的模式的各個環節之間並非是單向的因果關係,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種關係。

機制結果

文化變遷的主要機制為創新、傳播和涵化
1.創新,通常包括發現和發明兩種。
文化變遷文化變遷
2.傳播。對傳播的界定;依傳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傳播、間接傳播和刺激傳播三類;采借時的選擇;文化傳播的整合過程。
3.涵化。涵化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接受、適應(同化或融合)、抗拒。
4.文化變遷與進化。"一般進化"和"特殊進化"。社會人類學家能夠親歷和體驗的文化變遷結果通常是涵化,而不是屬於抽象層次上的或"長時段"的"一般進化"。
文化的變遷是隨社會的變遷而變遷的。從文化內部因素來看,文化的接觸和傳播、新的發明和發現、價值觀的衝突等是變遷的主要原因。從文化的外部條件來看,社會關係和結構的變動、人口和自然環境的變化等是變遷的主要原因。所謂文化變遷,指的是文化的跳躍性發展,或文化的突發性變化。
從總的歷史發展趨勢來講,文化變遷是一個漸行不息的長程,既有對傳統的粹取與擯棄,又有對外來文化的批判與吸收。

影響原因

促使文化變遷的原因,—是內部的,由社會內部的變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遷徙、與其他民族的接觸、政治制度的改變等而引起。當環境發生變化,社會成員以新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時,便開始發生變遷,而這種方式被這一民族的有足夠數量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它的特點以後,就可以認為文化已發生了變遷。
文化變遷的借用具有選擇性。人們並不是完全接受他們面前的所有東西,對接受一方來說能用的;適應性較強的。有意義的內容更容易被接受,否則可能會被拒斥。由於其相對優越性、適應性、複雜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見性,某些創新可能會比其他創新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否則可能即使不完全阻止、也會延緩人們對創新的接受。
一些人對於創新比其他人可能更迅速一些。在同一群體中,創新者對外部世界有很強烈的探索欲、喜歡冒險、具有理解新的技術知識的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創新所需資源;早期採納者注往是群體中受人尊敬的人。他們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過較好的教育,比較創新者能夠從創新中獲取更大既得利益。
借用是否能夠實現及其可能的範圍也取決於民族或族群之間的關係,即彼此之間的接觸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不斷直接接觸者借用更容易發生,而且,借用往往是雙向的,有選擇的互相接納對方的特質和叢體,
人們也發現,變遷具有連續性。文化整合較好的系統更難於發生借用。但那些文化整合程度已經受到動搖的系統則容易發生借用。文化系統中某一部分的變遷往往會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懷特認為,意識形態的變遷源於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則是由技術進步導致的。技術變遷會引起一系列的連續變遷;生態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引起文化變遷。

變遷動力

博厄斯提出應研究文化變遷的動力條件,認為“現存社會的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的互相關係;另一方面是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他在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時,認為這一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一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但在談社會動力時卻不講社會內部發展的動力。1954年的涵化備忘錄提出,“可以把對價值系統的選擇的適應、整合和分化的過程、發展次序的世代、決定因素和個人因素的作用看作涵化變遷的動力。”有些人類學家把變遷過程當做動力,有的把變遷的原因當做動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響,而忽視社會內部的發展。
功能學派把功能、結構看作社會文化系統的核心。社會是一個整體系統,由各個相關部分組成,它們有自己的功能,作用於整體,一處失調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調整,因而無論社會文化怎樣 變遷,社會最終總是趨於均衡、穩定狀態。前述馬林諾夫斯基曾指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由於獨立進化,這也只是說明社會內部發生文化變遷的原因而沒有涉及獨立進化的動力問題。
早期進化論者將進化論用於社會文化各個領域,認為文化和社會的 進化導致文化和社會的複雜化和進步。摩爾根提出生存技術的革新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家族、政治和財產制度與之並進。但總 的說來。進化論者主張進化是漸變的,沒有質的飛躍,不了解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現代進化論者則強調技術、經濟、人口、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決定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探討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生產方式是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馬克思指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起決定的作用。而物質生產本身,又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這對矛盾和另外一對矛盾即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都是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些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變遷的動力。恩格斯強調在社會發展中各種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強調的是經濟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
社會發展的合力是—個動力系統,這一動力系統有縱向的運動和橫向運動。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使人類社會內部的發展表現為不同社會形態的更替;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使社會內部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內部各要素之間也相互作用。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推動著縱向運動,橫向運動所引起的社會文化變化匯入縱向運動所引起的變化之中。研究社會文化變遷,要研究社會內部的變化即縱向的變化,這是各種合力形成的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所促成的。文化接觸涵化接受來自外部的影響,文化系統互相接觸,文化作用網互相連線,對外來文化特質的選擇和適應,整合和分化,群體之間的涵化,這些都是橫向運動的動力。由於各種合力的情況不同,所引起的文化變遷和文化接觸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發展歷程

從人類學誕生以來,各個學派都講社會文化變遷。  早期進化學派用文化進化理論來說明文化發展的普遍性,認為人類文化普遍地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複雜發展進化,形成一個發展順序。涉及的主要是歷史上的文化變遷,當然重建人類的過去也是為了了解如今的情況,但他們不大重視民族之間的文化接觸,以及正在發生的文化變遷過程。
傳播學派側重於進化論所忽視的文化的地理、空間和地方性變異,著重研究文化的橫向散布,認為文化的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文化主要在傳播過程中發生變遷。但是,他們忽視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對文化變遷的過程或傳播時間順序的解釋就缺乏說服力。
功能學派雖著重於社會文化的功能、結構的研究,講文化現象的變化著重講它的功能的變化、消失與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調查中所發現的文化變遷。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論述了文化接觸產生的相互作用,認為研究文化變遷的過程,共時性研究優於歷時性研究,但同時也必須進行歷時性研究,才能發現文化變遷的規律。馬林諾夫斯基寫了《文化變遷的動力》,對文化變遷作了具體的論述。
美國歷史學家博厄斯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認為這種特殊性—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這既考慮到獨立發明,也考慮到傳播的作用。他們強調傳播,也反對極端傳播論。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國學者開始對文化變遷的動態現象感興趣,1932年在《人類學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說,“人類學必須研究文化現象的相互依賴,必須通過對現存社會的研究取得資料”,“我們不僅要知道現存社會的動力,還要知道它們如何變成這樣”,他認為應研究不同文化接觸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會文化變遷則不完全,“總之,我們試圖開展的方法建立在現時可以觀察得到的社會動態變化的研究上。他強調要作詳盡的描述性的民族學調查,雖因其忽視理論的傾向而受到批評,但細緻的調查可以使研究者從中觀察到文化變遷的過程。
赫斯科維茨等從30 年代開始便把文化變遷作為專門的研究課題。美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赫斯科維茨說文化的變遷的研究起源於美國歷史學派。與此同時,英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二次大戰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人類學家更多地研究文化變遷。文化變遷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熱門課題。
巴尼特(H.G.Barnett)的《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1953年被認為是研究文化變遷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創新是所有文化變遷的基礎的結論,指出“創新應被界定為任何在實質上不同於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為和新事物。嚴格說來,每一個創新是一種或一群觀念;但有些創新僅存於心理組織中,而有些則有明顯的和有形表現形式。”。創新包括進化、發明和發現、傳播或借用。
進化、發明、發現、傳播或借用,是文化變遷的過程或途徑。進化是社會內部發展引起的,如生產技術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社會組織由簡單發展到複雜。文化的進化自然地引起文化變遷,進化的過程就是變遷的過程。發現是使某些已存在的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變得為人所知。發明是對先前的材料、條件進行新的綜合,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有些發現和發明是無意識的、偶然的,如古人發現用火燒陶土可使之堅硬從而發明制陶;有些發現和發明是有意識的革新,如紡紗機、蒸汽機的發明。當社會接受了發現和發明並有規律地加以運用時就引起文化變遷,比如歐洲工業革命、當代的科技革命。發現和發明可以在—個社會內部產生,也可以在外部產生而被—個社會所接受。傳播是文化變遷過程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普遍形式。早期進化論者不僅強調發明和發現。也指出了傳播的作用,摩爾根說“所有的重大發明和發現都會自行向四方傳播”,泰勒也講“文化的傳播法則”。馬林諾夫斯基認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是由於獨立進化,不同文化接觸產生的文化變遷則由於傳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與其他的文化創新形式一樣具有創造性。
傳播和借用有幾個特點:
1.傳播是一選擇的過程 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被接受或抗拒,視其對接受—方的效用和適應性而異。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羅傑斯等認為,對某一特定的 創新所採用的速度,決定於創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對優越性、適應性、複雜性、可行性和可鑑性。即新的文化特質與舊特質 相比的優越程度,與現存的價值觀念、經驗和需要的適應程度,被 理解和套用的難易程度,能夠進行試驗的範圍大小,其結果的可 見程度等。
2、 傳播是互相的、雙向進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觸,文化的傳播一般是相互的、雙向進行的,他們選擇地互相採納對方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
3、 文化傳播的範圍或借用的程度決定於兩個民族之間接觸的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體容易相互適應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體,由於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比較容易互相適應,文化的互相借用數量大。
5. 重新解釋(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對新引進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在形式、功能和意義上的改變,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6.變遷的主要原因   人類學家們對於哪一個領域更易於引起變遷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技術先於意識形態;一說意識形態更為根本;米德等則認為越早學到的東西越難改變。第二種觀點以L.A.懷特為代表,認為在整個文化系統中,技術系統引起社會系統的變化。而技術社會系統又引起意識形態系統的變化。這個看法符合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7、文化系統的變遷  文化系統中其一部分的變遷,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巴尼特稱為連鎖反應效應。因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的一個部分發生變遷,必然引起整體中互相關聯的部分的反應,最先改變的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涵化

涵化是文化變遷的一個主要內容。涵化是文化變遷理論中的概念,美國人類學家稱之為acculturation。英國及受其影響的亞、非、大洋洲的人類學家使用文化接觸(culture contact)一詞,與涵化概念相當。對acculturation一詞有人主張譯為“文化移入”或“文化觸動”。“文化接觸”一詞明白易懂,卻又未能表達由於接觸外文化而產生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類似這一含義。
什麼是涵化?  赫斯科維茨在《涵化——文化接觸的研究 》(1938)一書中,重申了他和R.雷德菲爾德及R.林頓在《涵化研究備忘錄》(1936)中對涵化所下的定義:“由個別分子所組成 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體,發生持續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的變化現象。”這一定義也引起一些人提出疑問,但它畢竟將文化接觸與文化變遷的其它形式區分出來了。也就是說,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觸引起原有文化的變遷,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觸而產生的文化變遷過程及其結果的。 最早使用“涵化”一詞的是美國民族學局首任局長鮑威爾(J.W.Powell),他在l880 年寫的《印第安語言研究導論》中談到在百萬文明人的壓倒之勢的情況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變遷。在美國,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民族學的辭彙中已經可以看到“涵化”一詞在德國,本世紀初已有人使用“涵化”這個詞。
有些人類學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便致力於涵化研究。最早的研究成果都在1932年出版。一是比爾斯(L.Beals)的《馬約文化中的土著遺存》,著重討論文化接觸的問題;二是特恩窩爾德(R,Thurnwald)的《涵化的心理學》,第一次提出涵化心理學問題並對其概念和過程作了系統的分析;三是米德的《印第安部落的變遷中的文化》,描述一個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與白人的文化接觸從開始到最終的結果。
關於涵化定義,l954年的備忘錄對涵化所下的定義寬一些,簡潔一些,認為涵化“是由兩個或多個自立的文化系統相連線而發生的文化變遷”,“一個自立的文化系統就是人類學文獻上一般所說的‘一個文化’。”自立( autonomous)的系統指的是完全的、在結構上獨立的系統,不是其他某個大系統的一部分或須有賴於另一個大系統而生存。它不需要其他系統而能延續自己的功能。備忘錄明確地把涵化看作傳播的結果,因而著重描述傳播的結果而不是傳播本身,更多地直接說明文化特質的整合問題。
比(R.L.Bee)在《模式與過程》一書中提出,涵化的定義有幾個特點:第一,涵化是文化變遷的一種,當兩個自立的文化相遇時發生的變遷。第二,涵化是有別於傳播過程、創新、發明、發現的一種變遷過程。凡是發生涵化情況的都發生傳播,文化特質和思想通過傳播的各種渠道被傳遞到接受文化的一方,產生影響,發生涵化。但傳播只是涵化過程的一個方面或一步。創新或新思想的出現,是不同於涵化的一個過程。第三,涵化概念涵化和傳播是密切相關的。但是涵化和傳播又不是一回事,應該把這兩個概念區分清楚。一個文化不經過任何涵化過程,也可以從另一個文化那裡借用其文化特質。赫斯科維茨將傳播看作已經成功的文化傳遞,涵化則是在過程中的文化傳遞。
1954年備忘錄總結了研究涵化必須研究互相區別而又互相聯繫的方面:文化系統;接觸情況;文化間的連線關係;由系統的連線產生的文化過程
1.文化系統
文化接觸中各個文化系統作為一個獨立單位而存在,有賴於某些因素,即保持界限機制、內部結構的靈活性和自我完善機制。保持界限機制在一些封閉的社會執行很嚴格。 內部結構的靈活性,指文化系統內各種社會組織在功能上的相互聯繫,以至個人間的關係,其靈活或嚴格的程度如何。自我完善機制,是指一個社會總是包括有衝突的力量和凝聚力量。它的平衡力有助於社會的自我完善。一般說來,具有較多的保持界限機制、嚴格的內部結構和有自我改善機制的文化系統,在涵化中變化最小;而那些很少 保持界限、內部結構靈活、缺乏有效的自我改善機制的文化系統,在涵化中最易變化。
2、接觸情況
涵化的變化可能是直接的文化傳遞的結果,也可能由非文化的原因所引起,後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生態和人口的制約,這些因此產生著影響。
3、文化間的連線關係
文化間的連線說明不同文化接觸時發生什麼事情。接觸事實上發生在文化之間,而是在互相建立聯繫的集團之間和個人之間。這些聯繫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結構的,或者稱為文化間作用系統,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業的、軍事的)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是成對的、相互的關係。第二是成對關係的元素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可能僅僅 限於兩個系統的一些成員之間;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傳播、影響著大批的人。確切地說是人而不是文化進行互相接觸,但沒有—個人或群體能夠向別個群體的成員顯示出他們的文化的整體,也沒有一個文化系統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能夠全面地處於涵化狀態之中。
4.涵化過程
任何一個自立的文化系統本身都處在持續變遷的過程之中。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並不是從靜態到動態,而是從—種變化到另—種變化,因接觸的刺激使變遷比原有的內部力量加快。對文化系 統內部產生的變化和接觸刺激變化之間的區別,應進行比較分析。
根據1954年備忘備錄和R.E.比的《模式和過程》以及其他研究者如斯派塞(E.H.Spicer)等的論述,認為涵化過程可包括下述幾個方面。通過涵化的過程,新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使被整合到接受一方文化系統之中。

涵化過程

文化特質的傳遞

這種傳遞可以小至一個鋼斧和皮毛的交換,也可以大至整個 教信仰的傳播。接受文化一方的成員可以選擇接受或是拒絕。結果一般都是接受了一些特質而拒絕了另一些特質。那些被傳遞的特質在被傳遞過程中,經歷了文化間作用系統中接受—方的估價和轉換,這些估價和轉換與接受一方文化的價值系統有密切關係。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決定取捨。

文化的結合

涵化不是被動的吸收,而是一個文化接受的過程。特別是在沒有壓力時,涵化在本質上是創造性的。一個文化系統可能自願或被拋棄一些原有的特質,又由於傳入新的特質而得到補償。在這一過程中除了產生許多變化之外,還有創造的過程,這就是本文化系統中的特質與外來的特質相結合,或者說新的文化特質加入原有的體系中。文化變遷的重新解釋,也就是說明這個問題。

替代

結合是新元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東西。但實際上是新的文化特質經若干世代一一地替代接受一方舊的文化特質,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代替了舊的。

融合和同化

融合是指兩個不同文化系統的特質融合在一個模式中,成為不同於原來的兩個文化的第三種文化系統。先前的兩個系統已不存在;但可以從這個新的系統看到它源於前兩個系統。這個新系 統既是一個整合系統,也是一個新的社會文化體。這種情況出現在兩個系統同在一個區城內,融合以後,原有的兩個系統便消失。如果兩個文化系統的地域不是相連而是分隔的,融合在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又沒有基本的地域,則原有的任何一方的文化載體在理論上說仍然可以繼續存在。同化是文化接觸後一個群體的原有文化完全被另—種文化所代替。同化是進步現象,一般表現為,兩個文化系統接觸時,比較落後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進文體的文化持質和文化叢體,以至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文化,而這一群體既已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徵,結果也就變成了另一個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實際上就是自然同化。強制同化是利用暴力、特權等強制手段迫使別的民族放棄自己的文化而成為它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民族壓迫的形式。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往往採取強制同化政策。

隔離或孤立

這是一種非整合的模式。外來的文化強加給接受者,後者並不情願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當外力撤退,那種被迫接受的新特質也隨之而去。這種現象在殖民情況下是常見的。 反應運動在一個民族侵略、統治另一個民族的情況下,前者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強加於後者,當壓力還未達到壓倒之勢時。反涵化的活動就會產生。被統治者試圖恢復自己的生活方式、某些傳統文化和儀式,人類學家稱之為“復興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