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人類學

文化教育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亦稱“教育人類學文化學派”。教育人類學最早形成的流派之一。批判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育過程的心理學基礎和社會方面,強調根據文化背景分析教育過程和學習問題。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喬治·D.斯平德勒和索倫·K. 金博爾。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發展較快。理論上,受科學哲學家托·庫恩的影響,把文化概念作為一個“範式”引進教育領域,注重以文化的理論分析教育過程,試圖形成教育的文化理論;把教育界定為文化傳播與文化獲得過程,確認教育事實應放在文化背景上進行分析;文化與人格的形成,文化與學習,文化與學業成敗的關係為中心研究問題。

方法上,系統採用人類學的實地研究與參與觀察法,強調定性分析。美國學者休伊特為早期倡導者, 在《美國人類學家》雜誌上發表《人類學與教育》和《教育的種族因素》兩文。1928年,美國人類學家弗朗茲·博厄斯根據體質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的資料,論證學業成績的差異可歸因於文化差異,而不是生物學的或地理學的差異。英國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斯基則批駁了通常認為非洲人的智商低於歐洲人的觀點,認為學生學業失敗是由於學校教育忽視了學生的文化背景。斯平德勒 1946年在《教育雜誌》上撰文探討人類學與教育的關係;1963年發表《教育與文化:人類學的探討》一書,把“教育與文化”的關係定為研究的基本問題,標誌著學派的形成。197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人類學與教育叢書》,列入索倫·T.金博爾著的《文化與教育過程:一種人類學觀》。作者以人類學的視野和文化的範疇,系統地探討了教育學的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學習問題與文化背景的關係;社區與國家發展的教育因素問題以及教育政策問題。同年,斯平德勒主編的《教育與文化過程:教育人類學探索》及其第二版(1987)的問世,標誌著該派在理論上的成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