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3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3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3》是2009年3月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2772734
  • 頁數:294
  • 定價:60.00元
  • 出版時間:2009-3
內容介紹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3》主要內容:數學模型研究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定性和定量的,要定性地研究,提出的問題是:“發生了什麼?或者發生了沒有?”要定量地研究,提出的問題是“發生了多少?或者它如何發生的?”前者是對問題的動態周期、特徵和趨勢進行了定性的描述,而後者是對問題的機制、原理、起因進行了定量化的解釋。然而,生物學中有許多實驗問題與建立模型並不是直接相關的。於是,通過分析、比較、計算和套用各種數學方法,建立反映實際的且具有意義的仿真模型。
生態數學模型的特點是:
(1)綜合考慮各種生態因子的影響。
(2)定量化描述生態過程,闡明生態機制和規律。
(3)能夠動態地模擬和預測自然發展狀況。
生態數學模型的功能是:
(1)建造模型的嘗試常有助於精確判定所缺乏的知識和數據,對於生物和環境有進一步的定量了解。
(2)模型的建立過程能產生新的想法和實驗方法,並縮減實驗的數量,對選擇假設有所取捨,完善實驗設計。
(3)與傳統的方法相比,模型常能更好地使用越來越精確的數據,從生態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得出統一的概念。
模型研究要特別注意:
(1)模型的適用範圍:時間尺度、空間距離、海域大小、參數範圍。例如,不能用每月個別發生的生態現象來檢測1年跨度的調查數據所做的模型。又如用不常發生的赤潮的赤潮模型來解釋經常發生的一般生態現象。因此,模型的適用範圍一定要清楚。
(2)模型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它揭示內在的性質和本質的規律,來解釋生態現象的機制和生態環境的內在聯繫。因此,重要的是要研究模型的形式,而不是參數,參數是說明尺度、大小、範圍而已。
(3)模型的可靠性。由於模型的參數一般是從實測數據得到的,它的可靠性非常重要:趙需要通過統計學來檢測。只有可靠性得到保證,才能用模型說明實際的生態問題。
(4)解決生態問題時,所提出的觀點,不僅從數學模型支持這一觀點,還要從生態現象、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事實來支持這一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