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臍法

敷臍法是選用適當藥物,製成一定的劑型(粉、糊、膏)填敷臍中,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敷臍法
  • 選用:選用適當藥物
  • 製成:製成一定的劑型
  • 類型: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基本信息,操作方法,主治病症,

基本信息

臍名神闕,自古只灸不針,到唐代逐漸發展為藥灸並用,即用藥灸來治病。晉、唐以後,隨著穴位敷藥療法的誕生,在神闕穴貼敷藥物以治病的方法即敷臍法,也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如《萬病回春》治“小兒瀉不止,五倍子、陳醋稀熬成膏,貼臍上”。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三卷、四卷中,對許多病證都記載了敷臍方藥,如治水腫尿短,以針砂“同豬苓、地龍、蔥涎貼臍”。其後,趙學敏的《串雅內編》對敷臍的方藥有更多記載。至吳尚先所編纂的《理瀹駢文》載敷臍方劑數十首,冠其它經穴、要穴之首,涉及內、外、婦、兒等科病症”。他認為“中焦之病,以藥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臍上為第一捷法”,“對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臍而上下相應”。目前,此法套用更加廣泛,敷臍方法也由單一的敷臍法,發展為填臍、貼臍、填貼混合等多種方法,成為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操作方法

根據具體病證及治療需要,選擇適當的藥物,製成一定的劑型進行敷貼。目前敷臍方法主要有填臍法、貼臍法、填貼混合法等。填臍法又有填藥末、填藥糊、填藥餅等。貼臍法有貼膏藥、貼布膏等。凡溶於水和脂的藥物成分,皆易於透皮吸收。臨床實踐也證明,藥物製成糊狀填敷,其療效要優於粉末狀。此外,用閉式敷料(如用膠布固封)可促進藥物吸收。

主治病症

一、小兒疳積
1.肥兒膏(《中醫外治法類編》) 茯苓、白朮、黃花、炙甘草、制厚朴、檳榔、山楂、麥芽、神曲、陳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藥、莪術、使君子、川楝肉、胡黃連、蕪荑各15g。上藥浸麻油內,1天后,用文火熬煎至藥枯,去渣,加硃砂3g,黃丹收膏,取藥膏貼肚臍上。功能健脾消積。主治小兒疳積。
2.梔子蔥白膏(《穴敷療法聚方鏡》) 梔子、芒硝各9g,杏仁6g,蔥白7節(1寸1節)。將前三味研末,用蔥白搗爛如泥狀,再攪白面陳醋調和成膏,貼臍部,7天后揭去。功能清熱消積。主治小兒疳積。
3.艾葉糊(《中草藥外治療法》) 艾葉、酒、胡椒末各適量。將艾葉搗爛,加酒、胡椒調成糊狀,敷於臍部。功能溫中散寒消積。主治小兒疳積屬虛寒者。
十二、小兒厭食
1.加味焦三仙糊(中醫雜誌1986;(2):31) 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個各10g,炒萊菔子6g,炒雞內金5g。加減:兼有乳食停滯者,加陳皮6g,酒大黃5g。脾濕困中者,加白扁豆lOg,苡仁10g。先天不足者,加人參3克(或黨參6g),乾薑.5g,炙甘草6g。脾胃虛弱者,加黨參lOg,山藥lOg,白朮6g。噁心嘔吐者,加半夏、藿香、枳殼各6g。大便稀溏者,加蒼朮lOg,訶子6g。將上述藥物共研細末,加澱粉1~3克,用開水調成糊狀。晚上睡前敷於患兒臍上,外用繃帶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為1療程。如不愈,間隔l周,再進行第二療程。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主治各種因素導致的小兒厭食。
2.檳榔散(河南中醫1987;(3):22) 檳榔2份,良姜1份。將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取適量藥末填充臍中,以紗布(蓋住肚臍為度)覆蓋,用膠布固定。功能溫中行氣導滯。主治中焦虛寒食滯胃腸之厭食症。
三、遺尿
硫磺大蔥糊(《中醫外治法集要》) 硫磺30g,大蔥120g。將硫磺研末,再和大蔥共搗如泥,烘熱,裝紗布袋,敷臍,外用紗布包裹,或用膠布固定。每晚1次,連敷7~10天。功能溫腎散寒。主治小兒腎氣不足,下元虛冷之遺尿。
四、小兒泄瀉
速得效小膏藥(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9;8(4):31) 肉桂、白頭翁、馬齒莧、小茴香各等份。上藥烘乾,研末,麻油煉丹後參入藥粉收膏,每張膏藥重3g,用時將膏藥用文火烘化後,貼敷於神厥穴處。3日內效果不明顯者可更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