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村

敬德村

敬德村位於鎮海西約13公里,駱駝城鎮西邊,村委駐地在汶駱路林周停靠站,所轄自然村20個,35個生產隊,村常住人口1205戶, 2664人,黨員總數111名。敬德村村有土地2250畝,其中耕地2150畝,2010年全村可用資金53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4120元。 敬德村位於鎮海西約13公里,駱駝城鎮西邊,村委駐地在汶駱路林周停靠站,所轄自然村20個,35個生產隊,村常住人口1205戶, 2664人,黨員總數111名。敬德村村有土地2250畝,其中耕地2150畝,2010年全村可用資金53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4120元。二、農業生產 近年來經村班子和廣大村民的努力,在上級政府大力支持下,穩妥地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已逐步從傳統的水稻向草莓、葡萄、桔子、甘蔗、魚塘、蔬菜等多元化方向發展,農業產值穩步增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敬德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
  • 面積:3183畝
  • 人口:2623人
發展狀況,發展目標,古蹟,楊家墊橋大屋,風水墩,顏家橋涼亭,

發展狀況

農業以水稻為主,產業結構調整後,原勝光村農民大面積種植雪裡烘,醃製鹹菜,到鄰近市場銷售,勝光村有60%農民十幾年來從事雪裡烘種植——醃製——銷售歷史,從而使該村村民走上了種菜致富道路,勝光村鹹菜從此聞名於各地,很受市民青睞。幾年來共投資550萬元,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整理,使農用標準化達到95%,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加強,農民收入大幅提高。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為進一步搞活農村經濟,引進“肯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88家村下屬企業,積極引導農民從事第二、三產業,目前已有60%以上勞動力從事企業工作,並進一步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興建了一幢村民服務辦公大樓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村老年活動中心1000平方米和村老年活動場所2700平方米。村有黨員109個,村固定資產2500萬元,村可用收入150萬元,07年村工農業總產值8.6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8000元。曾先後獲得“鎮海區級三星級民主法制村”、“鎮海區文化建設示範村”、鎮海區“新型合作醫療先進集體經”。等榮譽稱號。
敬德村

發展目標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村三套領導班子,同心同德謀發展,進一步完善新農村建設實施規劃,盤活集體資源,發展各項事業,推進村莊綠化,美化,淨化,完善公共設施建設,最佳化村容村貌,通過若干年的紮實苦幹,把村建設成為人民安居樂業,村級經濟不斷壯大,各項事業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古蹟

楊家墊橋大屋

根據村志資料記載,楊家墊橋大屋最早建於明朝。大屋現存朝南正屋大廳三間,左右兩廂樓房五間二弄各一埭。前面都用圍牆打起來,各自成為一道小院。門前大廳檐已經被改造,但整體結構比較完整,面積大約有3000平方米。這是中大河邊上,自餘三村以西到長石橋之間惟一一幢大宅。
楊家墊橋大屋門頭楊家墊橋大屋門頭
大屋的甬道上,有的院子裡有正面的木柵欄窗,有的牆角藏著精美的石漏,有的雕花木門保存完好。

風水墩

地方政府興修水利,在楊家墊橋自然村前開挖一條南北走向的新河,即現在的邵家匯河港。北連中大河,南通邵家匯,而河道北段的出口正好位於村莊的正前方。河道開挖時,村民們在河的出口處保留了一座小島,將河流一分為二,這樣就避免了河水正面流向村莊。當地有句老話是:“河直無風水”。風水墩更像一個河道安全島,它可以引流水源,灌溉農田,同時保護水閘、橋樑等建築免受水流衝擊,作用極大。
風水墩原來有400多平方米。經過幾十年河水沖刷,泥土漸漸流失,現在面積不足300平方米。

顏家橋涼亭

顏家橋涼亭便位於顏家橋旁。這座亭子始建於清代早期,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八根方形亭柱,分上下兩層。亭柱用花岡岩製作,內柱圓形,為木結構。從遠處望來,近三米高的顏家橋涼亭似是一位飽經風雨的老人。頂上的九條屋脊已經斑駁,瓦楞間的山草綠了又黃。近觀亭內,石柱上刻有楹聯一對:風雨一亭過客停驂懷陸氏,津梁萬古小橋流水憶人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