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娥君

敬娥君

敬娥君,女,1946年10月生。1965年畢業於成都市第一中學,同年參加教育工作。曾獲1986-1987年度市勞動模範稱號;1991年9月被省政府授予國小特級教師榮譽稱號;1992年獲“金牛區拔尖人才”稱號,同年7月被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7月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並獲中學高級教師職稱;2000年被評為成都市首屆中國小教育教學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敬娥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6年10月
  • 畢業院校:成都市第一中學
  • 主要成就: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性別:女
主要成就,個人生平,點點滴滴:摯愛真情染青天,言傳身教:百花齊放春滿園,忠於職守:只為學校上課,

主要成就

多篇論文發表於全國、省、市教育刊物上,並在全國、省、市、區級教學研討會上發言交流、上示範課、製作錄像等。編寫了《國小目標導學研究》、《國小數學德育目標》、《怎樣幫助孩子學好數學》等十餘冊教學書籍。
教學格言:事業心、愛心是教學成功的根基。
教學風格:激趣啟思,注重結構,關注學生,啟迪創新。
人生目標:自信、堅毅、不懈、超越。
追求卓越:把課堂變成“娛樂堂”

個人生平

40年的風風雨雨,敬娥君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情還是沒有一點變化,雖然歲月流逝,她的頭髮已經斑白,但只要一走進教室,站在神聖的講台上,她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會忘卻年齡,把數學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匯成涓涓細流,澆灌孩子們的心靈。在許多人看來是抽象、枯燥的數學課堂,在敬娥君神奇的演繹中變成了孩子們樂學、愛學、勤學、巧學的“娛樂堂”;繁瑣的數字、習題等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小事,在她的編排下竟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遊戲。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思、思中做,拿著一把把神奇的金鑰匙打開一扇扇數學的大門,自信而好奇。這是什麼?也許這就是老師們追求的教學的最高境界吧!藝術與創新。
數學的嚴謹,邏輯的嚴密,讓敬娥君的創新成果更加難能可貴。“以人格魅力去感染,智慧的活力去啟迪,情感動力去溫暖,呵護一顆顆稚嫩的心。”這是敬娥君告誡那些青年教師的話。一直跟隨敬老師學習的一位年輕老師則這樣評價敬娥君的課:“課伊始趣亦生,課愈深趣亦濃,課已盡趣無窮。”
一說起敬娥君和她的數學課,孩子們就激動不已。
“敬老師的數學課充滿樂趣,充滿挑戰,經常是在數學遊戲中就獲得了知識,在思維訓練中迎接挑戰。我們喜歡數學課,做數學題就像是一種享受。”一個去年才升入初一的女孩激動地說。
“敬老師和別的老師最大的區別就是,她總是教我們如何思考,重視思維過程。另外,敬老師不僅讓成績好的、認真聽講的同學回答問題,還經常向一些成績不太好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發問,實際上也就是換了一種方式幫助學生,提醒我們認真聽課。”另一個同樣是去年才升上國中的男孩說。

點點滴滴:摯愛真情染青天

40年的教師生涯,敬娥君始終信守著自己的教育格言“敬業、勤業、精業”。短短的六個字,敬娥君用自己堅強的信念、紮實的行動、卓越的成就讓它豐滿而靈動起來,真正讀懂它的人只有滿心的感動。
敬娥君的學生中有一個模樣俊俏叫小欣的女孩,來自一個平凡的家庭。小欣的母親是下崗工人,在家操持家務;父親在一家大型工廠上班,每天騎著腳踏車來回兩個多小時的路程。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家庭生活勉強能夠維持。小欣自然是這個家庭的希望,都希望她能夠成才。
一般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小欣應該努力學習,給父母以慰藉,偏偏這孩子一點兒也不懂事,上課不用心聽講,甚至根本不願意完成作業,對父母苦口婆心的勸告以及老師耐心細緻的幫助都置之不理,並報之以無數次的撒謊,逃避。小欣的父母似乎都絕望了,無可奈何地認為孩子已經無藥可救。敬娥君卻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找到孩子的家長,耐心地告訴家長不能放棄,因為孩子是希望,教育幫助是責任。敬娥君更是特別關心小欣,很長一段時間都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為小欣補課,時時給她以關懷。那段時間的每天中午,在石筍街國小的數學辦公室里都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師正在義務給小女孩耐心地講題,能聽到一位智者輕言細語的聲音,像那涓涓細流輕輕地匯入孩子的心田。小欣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敬娥君感到欣慰。我們相信,當小欣長大後,她的腦海中抹不去敬娥君為自己輔導的一幕幕情景,那時她也許會明白“師德如山巍巍摩天,師恩似海浩瀚無邊”的真正含義!

言傳身教:百花齊放春滿園

敬娥君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想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營造濃厚的教育教學科研氛圍,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青年教師能夠早日脫穎而出,她受金牛區教育局的委託,承擔起了培養骨幹、打造名師的責任。多年來,敬娥君一直在默默地做著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她既注意言傳,更重視身教,對年輕老師的需求有求必應。
敬娥君堅持開放教學,她曾公開告訴年輕的同事們:“我上課教室的後門永遠是不會關閉的,歡迎你們隨時來聽!”無論是數學課堂還是在奧數訓練課堂,經常都能看到年輕教師們求知若渴的身影,漸漸地,其它學科的老師來了,外校的青年教師來了,甚至區外、市外的一些教師也聞訊前來聽課學習。在金牛區教育局的安排下,區內很多教師都受到過她的指點。
百忙之中,敬娥君還經常走進青年教師的課堂,帶領他們鑽研教材,改進教法。學校青年教師上研究課,都會得到敬娥君的悉心指導,說課、聽課、評課,一次、兩次、三次……敬娥君不知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耗費了多少心血。
2002年11月,青年教師趙婷婷承擔了金牛區新課程改革的片區研究課《左右》,作為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第一次接受如此重要的任務,難免有些緊張。敬娥君給了趙婷婷極大的支持和幫助。聽過第一次試講後,敬娥君對教學《左右》的相對性這一難點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她認為,採用兩人遊戲的方式,能更淺顯易懂地讓學生體驗到“方向不同,左右相反”這一道理,而且,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遵循了低年級兒童以形象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趙婷婷豁然開朗,根據敬娥君的建議調整了自己的教學方案,將幾個教學板塊融入到遊戲活動中,使整堂課都充滿了知識性、活動性與趣味性,在第二次試講中,成功地突破了教材中的難點。課後,敬娥君又給趙婷婷指出了不足:練習形式太單一,難度不夠。通過研討,趙婷婷把原來“指出某物品的左右”這一練習,改為了在教室里任意選擇一個位置,生生互動,相互介紹四周的物體。這樣,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了,真正實現了現代課堂教學所提倡的互動原則。經過多次修改,趙婷婷的這節課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不僅在全區賽課中獲得一等獎,其教學案例還榮獲了“2004年全國國小教學設計大賽”一等獎。

忠於職守:只為學校上課

敬娥君上奧數課在全市都是聞名的,但她只在校內承擔訓練任務,而拒絕去社會上為那些以盈利為目的的培訓機構上課。
敬娥君訓練的學生參加奧數競賽和“華賽”的成績出奇的好:1996年,她為石筍街國小培訓的16名學生中,有12人在國小“奧賽”中獲獎;1998年,她教的兩個畢業班的學生有29人獲獎,其中2人還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特等獎;去年,她教的學生僅獲得“華賽”、“奧賽”一等獎的就有18人,而且李飛雨還在“華羅庚國小數學邀請賽”中獲得了我市惟一一個全國金牌。這些成績自然使她成了各種培訓學校的焦點。
一個培訓學校的老總近兩年來不斷地給敬娥君打電話,邀請已經退休的敬娥君前去任教,並許以高薪,但敬娥君始終不為所動。一些學校的校長知道敬娥君不可能答應“轉會”到別的學校去,退而求其次,希望她能答應“走穴”,利用業餘時間過去任課,但敬娥君還是沒有答應,始終堅持著自己“只為學校上課”的信條。前不久,一家培訓機構居然公開打出招牌宣稱“特聘石筍街國小特級教師敬娥君”為其奧數班招生,招到了不少慕名上門的學生。這些“受騙”學生家長還問:“敬老師,你不是要出去上奧數嗎?怎么不去了?我們可是衝著你的名字去報名的。”一頭霧水的敬娥君哪裡想到,她已經被別人用作“招牌”招生了!敬娥君表示,只要學校需要,她會一直為學校上課的,至於“出去”則“考都沒有考慮過”。
以慈愛和善良面對童心
聽敬娥君講述教育教學故事
觀點
尊重、熱愛、關懷孩子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實質所在。在我們的教育對象中,總有所謂的“小調皮”、“小搗蛋”,甚至還有看似“沒有希望”的“釘子生”,他們的心靈深處也有點滴的優點,教師不僅要確信,而且要善於捕捉住這些閃光點,千方百計地挖掘和發展兒童自身的積極因素,喚起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藉助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樹立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故事
1990年,我首次接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這個班聚集了被稱為“小橫牛”、“小霸王”、“小狂人”和“兒皇帝”的“四大金剛”,還有一些學習、品行欠佳的學生。我組織了一系列隊會活動———“我心中的集體”、“英模鼓舞我們前進”等,並根據孩子們的個性特徵、不良言行,編了快板,讓他們自己演自己,從中感悟不良影響的危害。
其中一個學生小勇(化名)幾乎可以稱為典型的“頑劣”兒童,學習成績特別差,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他的家庭幾代單傳,生父母、繼母、奶奶,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教育難度可想而知。我每天都可能面對小勇的不良行為導致的後果,但我仍然注意理性地解決問題。雖然孩子已經面對兩位母親,但我決定要想方設法讓他體驗到老師也像他的媽媽一樣愛他、關心他。後來,我知道他很喜歡我侄兒身上穿的一件“狗狗毛衣”,便利用休息時間和晚上為他編織了一件一模一樣的“狗狗毛衣”送給他,孩子自然是別提有多高興了。
後來,小勇患A肝病休了兩個月未來上課,有的同學討厭他反而幸災樂禍,我抓住這個契機,組織全班學生討論“是否該關心小勇?”達成一致意見後,孩子們拿出自己最愛吃的糖果、點心、水果去探望,並幫助他補上缺的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愛心澆得花盛開。小勇病癒上學後完全變了,後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至今仍不忘老師的關懷與教導,說要以事業上的成功來回報老師。
敬娥君讓我學會當老師
聽石筍街國小塗曄老師講敬娥君的故事
評價
敬老師的每一堂課,都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晶:嚴謹的教學作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趣、啟思、精煉”的經典思路,課堂中對每一位學生的循循善誘,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她的課堂上得到了最好的發展。和藹中閃動著童真的慈祥笑容,智慧的充滿愛的聲音,讓每一個坐在下面的人心靈和頭腦都溫暖而充實。??
故事
敬老師愛崗敬業的作風,智慧大氣的工作方法,讓每一個她身邊的人都深有感觸,備受啟迪。
我與敬老師已共事7年了!一個18歲的懵懂小女孩能夠成為今天基本上可以獨當一面的成熟老師,離不開敬老師的幫助與指點:敬老師像一位母親,給予女兒以溫情的呵護與幫助;像一位智者,在孩子最迷茫無助的時候指點迷津;又像一種無聲的力量,時時鞭策著你必須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最好。
記得那是4年前,敬娥君的先生,一位特好的叔叔,因肝癌住進了醫院,病情正在惡化。敬老師的壓力可想而知,一面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自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先生,一面又要給學生們做好迎考準備。那天下午,學生將到校接受考前輔導,我剛走到教室門口,就聽到裡面有隱約的啜泣聲,循聲望去,一個矮小的身影在窗前顯得特別無助———敬老師!平日裡堅強的敬娥君此時卻像個需要呵護的小孩子。見此情景,我已經猜到了八九。沒過一會兒,學生陸續到了,講台上的敬娥君已經恢復了平靜,又投入地給學生講解著,細心地解答著,半小時前的悲痛已經深深地被埋進了心底。
從那天起,我懂得了,老師,當你站上講台的那一刻,個人的喜怒哀樂應該為學生而裝進自己的心底。本版采寫周波
“對孩子的奉獻就是我的幸福!”這是她用自己的生命對幸福的詮釋;“博覽群書、廣采眾長,功夫在課外!”這是她艱辛攀登進程中的座右銘。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首批中國小教育教學專家……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敬娥君!在她的身上,還有一個“傳奇”———她輔導的學生參加全國奧林匹克國小數學競賽與全國華羅庚國小數學邀請賽頻頻獲得大獎。去年,我市惟一獲得“華賽”全國一等獎的李飛雨就是敬娥君門下弟子。
循著這一路的“神聖”,我們走近了共產黨員、教育專家敬娥君———她滿臉的慈祥寫滿了睿智與幸福。
一個春雨貴如油的下午,敬娥君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雖然她一再表示:“沒有什麼好說的!這個就不要再談了!”她反覆強調的是金牛區教育局和學校對自己的培養,認為沒有金牛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學校提供的條件,自己將一事無成,但我們還是從與她的交談中,感受到了這位執著於教育事業的共產黨員的魅力。
19歲從教:要讓校長看得起
如今幾乎可以說是譽滿蓉城的敬娥君其實並非科班出身,她沒有接受過師範教育。1965年,由於特殊的家庭背景,尚不足19歲的她高中畢業就被宣告了學生生涯的結束。熱愛教育事業的她只好到我市當時的東城區教育部門當了民辦教師。沒過多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也停了課,連教育教學究竟是什麼都還沒弄清楚的敬娥君也就失去了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1972年,幾乎沒有正式上過課的敬娥君被分配到我市響噹噹的名校———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國小任教。剛到學校,既沒有教學經驗又沒有受過師範培訓的敬娥君心中忐忑不安,心理壓力極大。一位老師鼓勵她:“成師附小的校長看重工作能力,看重教學效果,至於學歷,不是他最看重的。”敬娥君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校長看得起,讓老師們看得起,用畢生的精力致力於教書育人這一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她一個人帶著出生不久的女兒,放棄了所有娛樂與交際活動,潛心學習,研究教材,虛心向周圍的老師學習,利用業餘時間重新學習了國中和高中的數學課程。
付出總有回報!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敬娥君成了我市第一批通過統考“轉正”的公辦教師,並逐漸成了學校的骨幹。遺憾的是,這個對她至關重要的日子她已經記不清了!1983年,敬娥君調到了金牛區所屬的石筍街國小,在這裡她如魚得水,事業開始騰飛。
敬娥君說,初嘗成功的喜悅讓她體驗到了教育工作的美麗,並從此從心底喜歡上了這個神聖的事業。她愛教育,認為愛就是付出、奉獻,既然選擇了做教師,就要做一個好教師,做個讓學生喜歡,把學生越教越聰明的好教師,她因此40年不悔,朝著目標不斷追求卓越,挑戰自我。敬娥君愛教育,認為人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敬業精神。無論何時何地,在任何情況下,她都主動、自覺地將教育的道德責任融化在每日具體的繁瑣工作中,總是盡心盡責,一絲不苟地對待教育教學中的每一件事。
40載探索:要讓孩子學得懂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歷經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煩惱後,一種新的困惑和惶恐又襲上了敬娥君的心頭,並給她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孩子們學習這一知識點時,怎么這么難?他們的思維障礙在哪裡?”
“前不久才講的內容,怎么有的孩子就忘了?”
“唉!今天這節課,孩子們特沒勁,這又是為什麼?”
上百學生中,優、良、中、差都有,怎么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敬娥君始終在思考,在探索。在品嘗甘苦的實踐過程中,她深感加強教育科學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單憑經驗指導教學,無異於盲人騎瞎馬。此後,博覽群書,博採眾長,功夫下在課外,成為了敬娥君艱辛攀登進程中的座右銘。
在金牛區教育局和石筍街國小的大力支持下,敬娥君始終如一地自覺將教育科學理論和教學教研相結合,以主體教育思想為核心,根據人的主體性發展的需求教育,在教學中則體現出“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發展的潛能”,充分尊重、信任、關心和理解每個學生,為其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和成功的機會,力求實施特色教育,鼓勵孩子們在天賦所及的領域得到相應的發展。
平素顯得十分溫柔的敬娥君也有與人翻臉的時候!一次,她上研究課後,另一位也相當有名的教師告訴她:“你課上的操作活動太多了!”敬娥君不認同這樣的觀點,認為教學就是要讓孩子動腦動手,與那位老師在飯桌上就爭執起來,還鬧了個不歡而散。後來,那位老師承認敬娥君的觀點是正確的,只是“超前”了,因為現在素質教育就提倡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敬娥君告訴筆者,後來她倆成了好朋友,“不過學術上的問題還是要據理力爭!”
筆者手記
數學是嚴謹的,數學老師對數字本身應該是比較敏感的,但作為數學教師,而且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省特級教師、市中國小教育教學專家,她不僅記不住自己的生日,而且還記不住對自己至關重要的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日子,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一切似乎並不重要,永遠都只有學生點點滴滴的進步。
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40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獻、耕耘著。有機會去外校當領導,她放棄了,她捨不得離開教學崗位;有機會外出為培訓班上課掙錢,她放棄了,她說要對得起培養自己的黨和學校。她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師,首先就是踏踏實實做人做事。
退休已經4年了,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她心愛的教學崗位,去年又接手了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她說,只要學校需要,我願意一直教下去,與孩子們在一起總是快樂的!
她,就是金牛區石筍街國小教師敬娥君!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沒有豪言壯語,卻讓我們感動不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