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歌辭

唐代敦煌通俗文學中的一類作品。又通稱敦煌曲子詞,包括敦煌遺書中的“敦煌曲”、“曲子調”、“俗曲”、“小曲”、“曲子”、“詞”等。它們符合倚聲定文、由樂定辭的原則,又托於曲調,能被之管弦發聲歌唱,所以統稱為敦煌歌辭。敦煌歌辭大都源自民間,比較真切地反映社會現實,抒發下層人民的思想感情。已整理的敦煌歌辭集有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饒宗頤敦煌曲》、任二北《敦煌曲校錄》、<敦煌歌辭總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歌辭
  • 類別:唐代敦煌通俗文學
  • 通稱:敦煌曲子詞
  • 來源:民間
分類,作用,

分類

敦煌歌辭的創作時代不可詳考,只能依據敦煌藏經洞的歷史推測這些歌辭大約為唐五代期間所作,沒有晚至北宋的歌辭。其中一部分表現征人厭戰、征婦怨思和紈袴追歡、歌伎賣笑之類的歌辭,可能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指出:已知敦煌曲的調名有69個,其中45個見於崔令欽<教坊記>,“達百分之六十五”。而《教坊記》著錄的都是天寶年間流行的曲調,由此也可反映出這些歌辭創作和流傳的年代。
敦煌歌辭,僅少數留有作者姓名,如溫庭筠《更漏長》1首,唐昭宗李曄《菩薩蠻》2首,歐陽炯《更漏長》、《菩薩蠻》各1首,以及哥舒翰、岑參、沈宇、蘇、神會、法照等人的一些作品。絕大多數沒有留下作者姓名,也難以考證。王重民根據歌辭的內容推測其作者隊伍,“有邊客遊子之呻吟,忠臣義士之壯語,隱君子之怡情悅志,少年學子之熱望與失望,以及佛子之讚頌,醫生之歌訣”(《敦煌曲子詞集·敘錄》),看來作者面頗廣。
敦煌歌辭大都源自民間,比較真切地反映社會現實,抒發下層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描寫征戰的歌辭,一方面揭露了唐帝國輕啟邊釁、連年征伐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災難,如失調名一首:“十四十五上戰場,手執長槍,低頭淚落悔吃糧,步步近刀槍。昨夜馬驚轡斷,惆悵無人遮攔”;另一方面又熱情歌頌了邊塞將士馳騁疆場的英雄氣概和視死如歸的無畏精神,如《劍器詞》:“丈夫氣力全,一個擬當千。猛氣衝心出,視死亦如眠。率率不離手,恆日在陣前。譬如鶻打雁,左右悉皆穿。”
對婦女生活和愛情的描寫是敦煌歌辭的重要內容。這類作品,往往能衝破封建文人輕視婦女、玩侮女性的偏見,為各階層婦女經受的痛苦和不幸鳴不平。或直抒胸臆,或觸景傷情,傾訴征婦情思、怨婦悲恨和被侮辱被損害女性的反抗心聲,也表達了她們對於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如〔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這種率直地表示海枯石爛心不變的高尚情懷,是很摯朴動人的。
在敦煌歌辭中,還有一些作品反映商賈、旅客、僱工們各自“富不歸”、“貧不歸”、“死不歸”(《長相思》)的不同命運,表現儒生窮愁潦倒、憤世嫉俗、發誓永遠“不朝天”(《浣溪沙》的思想感情,描寫漁夫、豪俠、僧徒、道士、五陵年少、磨麵娘子等各類人物形象,以及頌馬、頌劍、譏刺戲謔、抒情寫景一類內容,題材豐富,語言通俗,大都充滿民間生活氣息。但也有部分宣揚佛理教義的佛曲歌辭,如《散花樂》、《歸去來》、《悉曇頌》等,多為點化眾生、勸善行孝、六道輪廻、因果報應等宗教說教,其中也偶有對社會貧富不均和民生疾苦的反映。作

作用

敦煌歌辭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的優良傳統。“抒情的作品,纏綿坦率,幽思洋溢;一般的作品,信口信手,出語自然,所表現的所含蘊的是何等的真實,又是何等的豐富”(陰法魯《敦煌曲子詞集序》)。歌辭比較注意藝術境界的描繪。或著意寫景抒情,讓想像在優美的意境中翔游;或運用擬人化手法,構思奇巧,造意新穎;或選取貼切自然的比喻、生動有力的誇張,以增強藝術的感染力。佛曲歌辭寫佛國世界,虛幻縹緲,寫冥間地獄,怪誕不經,也自有特色。
敦煌歌辭在中國詞曲的發展史上構成了重要的一環,它是由漢魏六朝樂府詩至宋元詞曲間的橋樑,為五代兩宋詞的興盛繁榮開闢了道路。敦煌歌辭的發現,也為探溯詞曲的起源、發展及其與音樂的關係,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