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性散文

敘事性散文

敘事性散文指以記人敘事為主,又洋溢著濃厚抒情氣氛的散文。以對人和事物的具體敘述和描繪為其突出特色,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它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它在表現手法上與小說相似,但不象小說那樣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魯迅的《藤野先生》和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是優秀的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敘事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敘事性散文
  • 外文名:narrative prose
  • 文章形式:短小精悍、語言精闢、文辭優美
  • 文體特徵:形散神聚
  • 別名:敘述類散文
散文介紹,取材,表達技巧,寫作特點,意境創設方法,閱讀,發展沿革,寫法總結,佳作例說解析,幾種寫作方法,文體爭議,

散文介紹

用人抒發作者主觀,感情的散文。文體特點:形散神聚。
散文的一大類,主要是敘事,抒情。與記敘文不同的是,敘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沒有結果,沒有議論部分,而多一個抒情部分,讓結構更加明了,敘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歡迎。敘事性散文比抒情性散文多一個敘事部分,從頭到尾是敘事部分,沒有記敘文那種鮮明的開頭。
另外,敘事性散文多寫多個人或多件事情,這一點與記敘文相區別。
敘事散文之所以稱為散文,是因為它具有構成散文的兩個要素:描寫和感悟。只有有描寫和感悟的文章才稱為散文。因此,如果缺少了這兩者的任何一樣,則多是一篇文體不明的文章,而不是散文。
與小說不同的是,敘事散文寫的是真人真事;與說理散文不同的是,敘事散文所寫的事情全部都來源於自己的生活。符合散文概念和具有散文要素的文章,如果有一些虛構成分,但整體架構是真實的,並且來源於自己的真實生活的話,這篇文章才算是敘事散文。
不同於抒情散文,敘事散文的抒情雖不如抒情散文細膩,但更有藝術感染力,也更為簡潔凝練,且抒情多服務於敘事,敘事部分仍占主要地位。
與論述類散文相反,敘事散文的敘事部分多達4/5,多於論述類散文的1/5。敘事散文議論的目的是為了有所感悟,令文章更為深刻,以更好地服務於敘事塑人,而議論散文的立意高遠廣闊、見解獨到經典和分析細緻深入是主要目的。
敘事散文又分為五類,一類叫寫人狀貌類敘事散文,一類叫敘述情節類敘事散文,一類叫闡發道理類敘事散文,一種是詠物類敘事散文,一種是心理歷程類敘事散文。
寫人狀貌類敘事散文主要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與現代小說類似。
敘述情節類敘事散文重在情節的細節,與記敘文不同,不講究情節一波三折,但重視結構。
闡發道理類敘事散文借敘事來說明某個道理,但敘事依然是主要目的。
詠物類敘事散文專寫一種物品與自己發生的故事,或自況某物,來歌頌美好人性,達到敘事目的。
心理歷程類敘事散文顧名思義主要寫自己的心路歷程,多描寫多個事情,時間跨度大,感情不一,但服務於同一主旨,多寫自己感情的變化,來達到敘事目的。
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裡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敘事散文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朱德的《母親的回憶》。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另外,無論寫人寫事,都要塑造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這一點與小說有差別:小說不可能有完全立體的人物形象,而敘事散文大多有。由於發源於生活,因此人物形象更為豐滿、有血有肉。

取材

一般地講,敘事散文的取材有三類:
1.取材於歷史故事,學生在塵封的歷史深處追尋那些能夠體現文化底蘊、彰顯人文精神的歷史人物,捕捉那些曠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翻作新聲,發掘其嶄新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2.來源於現實生活的那些極能夠觸動人靈魂核心的動人故事,它們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有的動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發人深思,啟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
3.取材是文山探寶,書海尋珍,於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間故事之中尋找創作源泉,釋放才情,張揚文采。或從中採擷一段動人故事;或乾脆對書中人物直接點評;或故事新編,花樣翻新……不一而足。
註:敘事散文中有選材也有剪材,剪裁的標準就是刪去或略寫與主題思想相關性不大的過程、內容,或乾脆不寫與情節發展無關的細節。

表達技巧

一、象徵: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富有哲理。
二、結構方面:
⑴狹義的結構手法如 鋪墊:顯示事物發生的原因或基礎,顯示其發展的必然。伏筆:即不明顯的鋪墊,一般很少用於敘事散文
⑵廣義的結構手法如 總領全文,製造懸念,線索分明,前後呼應,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先抑後揚,卒章明志等。
三、虛實結合:通過描寫自己想像或夢中的場景,來服務於真實的事情的敘寫。
四、表現手法:烘托、渲染、聯想、想像、浪漫色彩、寫實手法、正反對比、以小見大等。
五、表達方式
1.描寫:
(1)正面描寫
①渲染:採用濃墨重彩的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
②白描: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手法。
(2)側面襯托(烘托、烘雲托月)
①正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徵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一般也可就稱之為襯托)
②反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徵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
⑶細節描寫
運用生動細緻而傳神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文章情節。
⑷其他描寫
如神態、動作、語言、景物描寫。
2.記敘: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四種。
順敘也稱正敘,敘事的手法之一。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先發生的先說,後發生的後說,很講究“先來後到”的原則。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使用順敘法,必須特別注意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常用的敘述方式。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電影及小說創作中常用。敘事學中,倒敘是一種逆時序。這種時序容易產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注意:倒敘必須有目的,否則在敘事散文中很少使用倒敘。)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
補敘,也叫追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
3.議論:一般議論的文字很少。
4.說明:當敘事散文中出現陌生概念時,往往會對該事物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5.抒情:這種手法在敘事散文中廣泛運用。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六、修辭
常見修辭方法有:比擬、比喻、排比、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反覆、襯托、用典、化用、對比、反語等。這些修辭主要表達效果是更形象生動地展現事情的原貌。

寫作特點

表達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
著名作家毛姆說過:“要把散文寫好,有賴於好的教養。散文和詩不同,原是一種文雅的藝術。有人說過,好的散文應該像斯文人的談吐。
敘事散文中,那些隱藏於文字後面的情與思,越厚重越真摯,就越能打動讀者,越能呈現出驗和事實的力量教養”、“文雅”和“斯文人的談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經驗作為支撐的,它必定暗含著對生活和存在的獨特發現,同時,它也一定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否則就不會是“文雅的藝術”了
真情
敘事散文的素材應該來源於我們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應該是曾經使你產生過心靈震顫或者讓你記憶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時候有具體細節上的修飾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來面目。
國學大師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一文中說:“在一切文體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
在寫敘事散文的時候,用情虛假,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頌德,就是情緒低落,盲目的貶低。其實這是敘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蘇聯劇作家維o羅佐夫談自己寫作的經驗,他這樣說:“按照自己心靈的吩咐”。我的理解是敘事散文應該注重個人內心情感的真實抒發和自然流露。
細節
細節是事物的細部特徵,在敘事散文寫作中尤其要注重細節描寫。因為細節不但是你形象思維的一個展現,而且往往會成為文章中的一個亮點,對刻畫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細節包含很多種,像人物的動作刻畫,人物的神態刻畫,個性化語言的刻畫,當時環境的刻畫,人物內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
在敘事散文中,對人物的動作描寫的要求,就是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表現人物的心理。這裡就涉及到了細節的典型性的話題。其實人物的舉手投足都是細節,但並不是這些舉手投足的動作都能讓我們印象深刻。真正打動人心的細節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寫一個經濟條件不允而被迫輟學的女孩子,全班同學為了這個女生送行,吃飯的時候,作者描寫了這個女生夾豆腐的細節,她怎么努力都無法把豆腐夾進嘴裡。這就是一個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夾豆腐的神態和對生活無能為力的趕上描寫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細節是刻畫人物的有力武器,通過細節刻畫人物,才能讓人物鮮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見。
細節一般採取白描的手法,魯迅在談到白描時這樣說:“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在《故鄉》中描繪楊二嫂的形貌時,魯迅這樣寫道:“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洗腳伶仃的圓規。” 簡單的幾筆勾畫就把楊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盡致。
“她一面忿忿的迴轉身,一面絮絮地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幅手套塞在褲腰,出去了。” 將楊二嫂的自私,貪小便宜的性格刻畫的神形兼備。這就是細節描寫的魅力。這裡的細節描寫,已經不再是客觀地對某一場景或特徵的敘述,而是作者內心情感的外在體現了。
細節如雕塑,面無表情的塑像雖然威嚴但生硬。要是在塑像上雕出這人微微翹起的嘴角,這個雕塑馬上便生動活潑起來。好的細節描寫,往往可以打動考官並會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細節一定要運用有度,並不是越多越好,整篇文章都是細節,便成了流水賬,不但沒有妙用,反而顯得累贅。

意境創設方法

現代散文創設意境,大多不同於古代詩文。而敘事散文中,創設意境的方法眾多,主要有三種:
  1. 通過描繪室內環境,以及在這個環境下的人物對話,以及在這間房屋內發生的事情,來寫出室內的意境。
  2. 通過描寫夢境中遊玩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的風景,但這種手法必須給人以真實感和靈動感,否則會毀掉這篇文章。
  3. 通過景物描寫,繪聲繪色地描繪畫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優美之感,讓人流連。此種方法可能會與詩歌的方法搞混,詩歌描寫的景物多為意象,而敘事散文中只描寫不是意象的景物。

閱讀

敘事性散文以敘事為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裡行間。所以,閱讀敘事性散文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 理清線索。敘事性散文的情節雖不完整,但很有條理。閱讀時,我們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怎樣敘述的。二. 巧借聯想。充分展開聯想是散文敘事抒情的重要表現手法,為此,我們閱讀敘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聯想的結合點,形與神的結合點,更好地體味散文的感情,領悟散文的意境美。

發展沿革

民國時期的的敘事散文百家爭鳴,是中國文學史上較為鼎盛的時代,朱自清的《背影》、甘永柏《黃昏之憶》、李廣田《回聲》,都是比較有時代特點的文學作品。
建國初期,由於高考只考記敘文,很少有人寫散文,而這一時期也缺乏散文大家,多數名家都跟隨國民黨去了台灣,因此這一段時期大陸文壇出的敘事散文很少。
80年代以前的敘事散文大多是有時代背景的,也多與其政治背景相關。而80年代以後,敘事散文開始走向多元化,開始注重表達個人感情。敘事散文名篇《鞋的故事》、《昆明的雨》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時至今天,敘事散文越來越多元化,情感的宣洩也越發真實充沛。百花齊放的方針,以及後來的改革開放,延伸了敘事散文的主題,拓寬了敘事散文的視野,豐富了敘事散文的意境,展示出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敘事散文逐漸勃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上世紀90年代,曾經主題單一的敘事散文,發展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期,散文隨筆化進程較為迅速。
進入21世紀以來,敘事散文逐漸開始成為一種時尚,而描寫個人生活、個人感情的敘事散文成為主流。敘事散文《高原名城——大理》讚揚了大自然和當地淳樸的人民,體現了人文主義內涵,是敘事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一時期,人們張揚個性、解放自我的主張,融入到了敘事散文中,成為敘事散文繁盛的一大原因。

寫法總結

敘事散文的寫法眾多,其表達主旨、表現內容的方法各異,以下來從佳作例說的角度中看敘事散文的幾種寫作方法:

佳作例說解析

例文一:燕子作者:席慕蓉
(文章詳細介紹及原文內容見內鏈)
這篇文章是典型的敘事散文,內容主旨深刻,情感細膩。而敘事散文大多都有深刻的主旨,或細膩的情感,當然也有的敘事散文具有豪情壯志。
例文二:秋天的懷念作者:史鐵生
(文章詳細介紹及原文內容見內鏈)
這一篇敘事散文情感真摯感人,是除了前一篇文章分析中以外的另一種優秀敘事散文,即感情豐富真摯,催人淚下的敘事散文。這種散文往往主旨並不深刻,所講的觀點大家都很認同,但由於其感情不講究力度,而講究純度,讀來真實,讓人震撼。
這兩篇都是敘事性散文。

幾種寫作方法

先說說這兩篇文章所用的寫作方法:
第一篇是一篇典型的描寫多件事但主旨單一深刻的敘事散文。它通過“燕子”一個具體事物的線索,表明了一個深刻道理,運用的敘事散文的一線串珠技巧。
第二篇很像是寫了幾件事,而且仔細分析其實是同一事情,但由於這一件事情又又有著幾個階段和過程,因此不同於第一篇,它採用的敘事散文結構方法叫情節貫穿法。
而這兩種方法,是最典型的兩種敘事散文的寫法。
敘事散文的這兩種寫法,常用於各大散文家的名篇當中。敘事散文的寫法很多,但基本上都可以歸結於這兩種寫法。比如某些議論文表面上是沒有線索的,但內中含有同一個情感,或有同一個人物,或服務於同一主題,則是一種變式的一線串珠法。而有些敘事散文情節表面上看很朦朧,或似乎情節沒有前後的因果關係,但仔細閱讀會發現前後的情節有著微妙的聯繫,那么它也屬於情節貫穿法。
所謂敘事散文,基本上都在使用這兩種方法。
那么,敘事散文還有沒有其他寫作方法呢?
其他一些敘事散文類型,也有很多佳作,這裡不再舉例。其中有一種叫事物象徵法,不太常見。其主要技巧就是運用一件事,來象徵一個領域。另外還有一種叫今昔對比法,主要通過今昔的對比,表現現今生活的幸福。除此以外,片段鏡頭法、語言貫穿法、懸念增疑法都是敘事散文的學寫作手法。
但這幾種方法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感情真實,有的雖然對事情有一些加工,但充滿真實感,這也是一篇好的敘事散文必須具有的一個特點。

文體爭議

由於敘事散文當中會存在一些筆法拙劣或言之無物的作品,市場上、網路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散文集,不少文化人對此深感憂慮。甚至有人開始懷疑敘事散文的重要性。
然而,敘事散文的良莠不齊未必是件壞事。首先,它反映了敘事散文正在普及和市場化,文學藝術固然不該有過度市場化,但適當的市場化,是有利於其本身的發展的。
因此,我們因為一些不好的散文而否定這個文體,會導致文化的凋零。努力改進它、促進它發展才能夠保證文化的長時間繁榮、多元和穩定。文學家若妄自菲薄,文化界可能會受到更多的批駁,文化也不會是真正的文化。只有自信起來,並發力改善文章的文筆和技法,力求文字內容新穎、表達得當準確、表情達意深刻,竭力推動敘事文學的發展,才能夠創作出好的敘事散文作品,並讓它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