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自衛大隊

救亡自衛大隊

救亡自衛大隊是抗戰爆發後,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號召下,1938年春在淮陰城正式成立的蘇北影響最大的民眾性抗日救亡團體——蘇北抗日同盟總會(簡稱蘇北抗盟)

基本介紹

  • 名稱:蘇北抗盟
  • 地點:蘇北淮陰城
  • 時間: 1938年
  • 參戰方:蘇北抗盟
  • 主要指揮官:宋振鼎、吳覺、謝冰岩、夏如愛
簡介,經歷簡述,一,二,三,結果,

簡介

抗戰爆發後,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號召下,1938年春,蘇北影響最大的民眾性抗日救亡團體——蘇北抗日同盟總會(簡稱蘇北抗盟)在淮陰城正式成立。蘇北抗盟先後在蘇北淮陰、漣水、淮安、泗陽、鹽城、阜寧、寶應、高郵、泰州、泰興、灌雲、東台、南通、海門、啟東等廣大範圍內建立起了相應的組織體系,廣泛開展宣傳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的工作,對蘇北民眾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掀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江蘇人民抗日鬥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經歷簡述

第二次國共合作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被捕入獄的李乾成、吳覺、夏如愛、謝冰岩、趙心權、吉樂山、林士鈞等革命志士,陸續從國民黨監獄“反省院”釋放出來;當初出走避難或宣布“洗手不乾”的陳亞昌、陳書同、萬金培、謝楠、沈肇華等,這時也都從外地回到了家鄉。他們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的號召下,以不當亡國奴的共同願望和堅強決心,投入到保鄉衛土的鬥爭中去。1937年11月間,陳亞昌、李乾成、陳書同、萬金培等在漣水,吳覺、夏如愛、謝冰岩在淮陰,趙心權、吉樂山、丁七等在淮安,謝楠、沈肇華、王沛等在泗陽,與原地下黨時期的老同志取得聯繫,並積極聯絡各階層的愛國人士和青年學生,開展抗日宣傳活動。
在蘇北人民抗日情緒高漲,迫切需要進一步加以組織領導的時候,宋振鼎從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帶回了指示和任務。1937年冬,已失掉組織關係的宋振鼎找到中共駐漢口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徐烈(張愛萍)、吳緘之(吳仲超),原想解決組織問題,八路軍辦事處根據蘇北地區黨組織被破壞的情況,以及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要求他回到蘇北老家,發動民眾,組織抗日救亡團體,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民眾抗日武裝。並指示對自首的或參加過特務的,如果他們願意抗日,可以組織他們一起抗日;對一些想找黨組織的失掉關係或從監獄出來的黨員,讓他們先把工作做起來,黨以後會去找他們的。按照八路軍辦事處的指示精神,宋振鼎帶著有關抗日形勢、任務和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小冊子,回到漣水,開始發起組織抗日同盟會。兩淮及泗陽地區的許多老同志,也紛紛向他聚攏過來。宋振鼎向他們傳達了八路軍辦事處的指示,大家決定回到各自家鄉,開展籌建蘇北抗盟的宣傳組織活動。
1937年12月初,宋振鼎、吳覺、謝冰岩、夏如愛等在清江市召開了蘇北抗盟籌備會議。會議介紹了淮(陰)、淮(安)、漣(水)、泗(陽)等縣抗盟的籌組情況,分析了四縣的具體形勢,認為要有效地組織起廣大民眾必須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中心,必須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具體的行動綱領。為此,會議根據中共《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精神,草擬了蘇北抗盟的《政治綱領》、《行動綱領》、《組織工作綱領》、《宣傳工作綱領》和《蘇北抗日同盟會告蘇北人民書》等檔案。
12月20日前後,宋振鼎等召集淮、淮、漣、泗四縣的代表,在清江市正式召開成立蘇北抗盟的籌備大會。會議討論通過了預先草擬的檔案,組織抗盟籌委會,吳覺負責組織工作,謝冰岩負責宣傳工作,宋振鼎任秘書長,負責處理籌委會日常事務,夏如愛負責總務工作。同時,決定成立蘇北抗盟自己的武裝—蘇北人民抗日自衛總隊,先在淮、淮、漣、泗等縣分別成立大隊,迅速發展抗日武裝。會議確定以淮、淮、漣、泗四縣為中心,向鹽城、阜寧、東台、南通、啟東、興化、泰州、泰興、寶應、高郵、宿遷、睢寧、沭陽、灌雲等縣發展,迅速擴大其政治影響。到1938年一二月間,淮陰、漣水、淮安三縣抗日同盟會相繼正式成立,直屬蘇北抗盟籌委會領導。淮陰縣抗盟理事長張一平,副理事長夏如愛;漣水縣抗盟理事長李乾成;淮安縣抗盟理事長趙心權,其他一些縣也在積極籌備中。各縣根據蘇北抗盟籌委會的指示,尤其注重發展抗日武裝。1938年1月,淮、淮、漣、泗四縣已集中了五六百支槍,其中還有4挺輕機槍,自衛隊員約千餘人。
蘇北抗盟籌組期間,國民黨江蘇省代主席韓德勤為加強對蘇北地區的控制,成立了“江蘇省戰時特工指揮處”,整頓恢復各縣特務室,將其改名“縣戰時特工指揮站”,重新撥給活動經費,並以此積極向蘇北抗盟滲透,企圖加以控制和利用。蘇北抗盟籌委會為緩和與國民黨當局的關係,分別派萬金培、夏仲芳、沈肇華等人出任漣水、淮陰、泗陽等縣的特工指揮站站長。對抗盟組織的人民自衛軍,韓德勤和國民黨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也積極籌劃收編。由於韓德勤和李守維意在吞併,條件苛刻,談判沒有成功。李守維揚言要解散蘇北抗盟,用武力解決蘇北人民抗日自衛隊。蘇北抗盟處境相當困難。
為擺脫困境,蘇北抗盟籌委會通過著名開明士紳朱德軒的關係,派吳覺、謝冰岩到徐州,向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面呈申請報告。李宗仁隨即通過第五戰區抗日總動員委員會(簡稱總動委會)批准備案,正式下達了成立蘇北抗盟的命令。同時任命謝冰岩、吳覺、朱公亮、薛味五、萬金培、謝楠、夏松(李寄農)等抗盟骨幹分子為江蘇省和淮陰、淮安、泗陽、漣水、沭陽、鹽城、阜寧等縣動委會的委員,並頒發了委任狀。蘇北抗盟還應第五戰區的要求,派漣水縣抗盟理事林士鈞到徐州,作為蘇北抗盟的常駐代表。
1938年2月19日,蘇北抗盟在淮陰召開了各縣代表參加的成立大會,通過了蘇北抗盟的各項綱領和章程等檔案,主張:舉國一致,團結對敵,放棄一黨一派執政的企圖;要發動全民抗戰;蘇北應在統一組織、統一號召下堅持抗戰;蘇北抗盟必須廣泛地動員與組織民眾,積極組織抗日武裝力量。會議選舉了宋振鼎為理事長,謝冰岩為秘書長,宋振鼎、謝冰岩、吳覺、陳書同、夏如愛、薛漢揚等人為常務理事。

蘇北抗盟成立後,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蘇北地區的民眾抗日救亡運動出現了新的高漲形勢。
在蘇北抗盟的領導下,抗日救亡民眾運動蓬勃開展,蘇北抗盟與各縣工作的聯繫日益緊密,各地抗盟組織也有了較快發展,到1938年三四月份,除已加入抗盟的淮陰、漣水、淮安等縣外,泗陽、鹽城、阜寧、寶應、高郵、泰州、東台、泰興、南通、啟東、灌雲、沭陽、宿遷等地都成立了抗盟組織,和總會建立了密切的關係,蘇南的江陰、安徽的泗縣也和蘇北抗盟有了工作上的聯繫,抗盟組織範圍擴大到17個縣。許多熱血青年奔走相告,紛紛加入,抗盟的影響迅速擴大。
為適應組織發展和抗日救亡工作的需要,蘇北抗盟在漣水灰墩、金城庵舉辦了兩期幹部培訓班,每期學員三四十人,都是各縣抗盟選送的積極分子,有工人,有農民,也有知識青年。教員大多是從延安抗大和陝北公學學習後回原籍從事抗日救亡運動的愛國青年,如丁宕之、薛漢揚等。訓練班的課程有抗日民眾運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游擊戰術、軍事學、一般政治常識等。由於採用抗大式的教學方式,儘管每期培訓班只有兩周時間,但學員們的政治覺悟,宣傳、組織、武裝民眾的工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學員們回到各地後,大都成為本地區抗日救亡活動的骨幹。此外,蘇北抗盟還與國民黨第五十七軍第一一二師第六六七團(萬毅團)學兵隊中的中共地下支部取得聯繫,從淮、淮、漣、泗地區發動百餘名青年到學兵隊受訓,為地方抗日鬥爭培養了一批幹部。
蘇北抗盟鑒於蘇北地區抗日救亡的文化讀物十分匱缺的情況,組建了蘇北出版社,翻印了中國共產黨的一些重要文獻和宣傳文章及國內報刊上一些分析抗戰形勢和介紹游擊戰術的文章。從1938年3月開始,總會又出版了每周一期的小型油印刊物,加強對會員的輔助教育。為從思想上鞏固抗盟組織,同時加強對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蘇北抗盟經常利用討論會的方式組織抗盟人員分析政治形勢,檢討工作,總結經驗,有的縣還專門成立巡視委員會加強工作指導。抗盟還經常邀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上層非抗盟人士參加討論,向他們宣傳統戰意義,介紹抗戰形勢和工作情況,爭取他們的支持。
在農村工作方面,蘇北抗盟以農民為工作重點,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漣水縣抗盟編印了《漣水日報》和《動員朝報》,散發近萬份《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中共中央號召抗戰的宣言,以及數千冊抗日救亡單行本和抗日救亡歌曲選;漣水、淮陰、鹽城等縣抗盟還深入農村開辦識字班,出牆報,召集農民談話會等;泗陽縣抗盟到東河灘、洋河鎮、穿城等地寫標語、散傳單、教唱抗日歌曲,發動民眾抵制日貨。各縣還成立了抗日文藝宣傳隊,走村串戶,巡迴演出。演出既有《大刀進行曲》、《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歌》和《洪澤湖畔》、《武裝保衛蘇北》等廣為傳唱和自編或改編的歌曲,也有不少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報劇、雙簧、相聲、二人轉小戲。每到一處,觀眾常有千人乃至數千人之多。演出之餘,隊員們還組織當地青少年成立青少年歌詠隊,教唱抗日歌曲。廣大鄉村,隨時都可以聽到抗日救亡的歌聲。做好農民宣傳工作的同時,宣傳隊還積極向地主士紳宣傳國難當頭的政治形勢,消除他們疑慮和惶恐的情緒,號召他們同仇敵愾,各盡所能,抗日救亡,使農村上層統一戰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對城市的宣傳工作,蘇北抗盟和各縣分會也給予高度重視,都安排了專人負責。各縣的婦女救國會、學生救國會等,大都先在城鎮成立;歌詠隊骨幹、話劇演員等,都先在城鎮青年中挑選,宣傳演出也先從城鎮開始。淮陰縣抗盟骨幹張德雨、方炳文負責的營壩戰時服務團,則主要在王營、西壩和淮陰城搞宣傳活動,非常活躍。
各縣抗日文藝宣傳隊成立不久,淮、淮、漣、泗等縣又成立了“救亡劇社”、“國難劇社”、“鐵學劇社”,排演《放下你的鞭子》等劇目,和文藝宣傳隊密切配合,到處公演。漣水的文藝宣傳隊、劇社,還對駐漣水境內的東北軍官兵慰問演出,激發了東北軍官兵對故土的思念和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經過轟轟烈烈的宣傳鼓動,蘇北地區民眾的抗日情緒沸騰起來了。
在培訓骨幹、加強宣傳的同時,蘇北抗盟始終沒有放鬆發展抗日武裝工作,積極組織好各縣鄉鎮的抗日自衛隊。根據蘇北各縣民間自衛槍枝較多,發展武裝潛力較大的實際情況,蘇北抗盟要求利用好這些有利條件,加緊組織民眾武裝力量,發揮洪澤湖、鹽阜一帶湖盪的地理優勢,開展游擊戰爭。為便於開展工作,蘇北抗盟決定以特工指揮處和動委會的名義搞抗日武裝。1938年4月,淮陰縣民眾抗日自衛隊成立,夏仲芳任隊長,陳書同任參謀,下轄三個中隊。到8月,自衛隊已由50多人、20多支槍發展到80多人、四五十支槍。由於夏仲芳兼任淮陰縣特工指揮站站長,通過這一渠道,自衛隊從國民黨當局獲得了大部分經費和彈藥、服裝等補助,緩解了隊伍給養緊張的情況,各區、鄉也相繼成立了抗日自衛隊。不久,王業奎、沈肇華、馬伯揚等組建了泗陽民眾抗日自衛隊,蘇一山、朱大同組建了海州民眾抗日自衛隊。1938年4月,蘇北抗盟還派薛漢揚等到泰興、泰州協助共產黨員陳玉生、陳進覺領導的游擊隊工作。
在日軍到來之前,蘇北抗盟於1938年4月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號召各縣抗盟會員集中力量布置一縣的游擊根據地,加緊基本武裝力量的政治軍事訓練,在民眾中進行深刻的政治宣傳鼓動,為做好敵後抗日游擊戰爭作充分的準備。根據會議安排,各地隨即進行動員部署,積極投入到緊張的組織工作中去。

1938年5月,李宗仁退出徐州,日軍打通了津浦線,由西部和西北部向蘇北腹地推進,同時,由南通、如皋一帶北擾,韓德勤部一觸即潰,退至淮陰。鹽城遂陷敵手。揚州之敵也在運河一線向北壓迫,形勢十分嚴峻。
國難當頭,烽火已在蘇北大地燃起。在蘇北抗盟的組織領導下,蘇北民眾的抗日激情日趨高漲,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對此,韓德勤由於無法左右局勢,非常恐慌。之前,礙於李宗仁的支持,韓德勤不好過分干涉,現在李宗仁西撤,他決心解決蘇北抗盟,以除心頭之患。
為瓦解蘇北抗盟,韓德勤密令逮捕抗盟骨幹吳覺,宣布淮陰縣縣長鬍海泉通共、泄漏機密,給予撤職處分,逮捕同情革命,要求抗日的抗盟理事夏仲芳、張一平,並脅迫參加蘇北抗盟的國民黨人公開登報申明退出抗盟,交出翻印和傳播的延安報刊和檔案。對縣動委會的經費,指示各地不予撥付。同時,利用國民黨區鄉政權和地方頑固勢力,搗亂破壞,搞垮抗盟的基層組織。一些從外地來蘇北投入抗盟工作的人士,如陳揚、陳淦、金求真等,則被冠以種種捏造的“罪名”,下令通緝。1938年10月,韓德勤乾脆以不符合《江蘇省民眾組織條例》為由,宣布蘇北抗盟為非法組織,予以取締。
在這種情況下,蘇北抗盟的宋振鼎、李乾成、吳覺和灌雲、沭陽抗盟的部分骨幹如湯曙紅、湯化愚、孫海光等,以及中共派在國民黨第五十七軍內搞統戰工作的李欣,在沭陽湯溝召開會議,認真分析形勢並研究對策。經過討論,大家認為:應避免與國民黨當局發生正面衝突,否則會因此給韓德勤找到更多的藉口進一步扼殺民眾抗日力量。會議商定:抗盟組織不再公開領導民眾抗日鬥爭,而採取隱蔽活動方式。自此以後,蘇北各地抗盟組織都轉入了地下的分散活動。
蘇北抗盟雖然被迫解散,但抗盟骨幹尋求黨的領導,堅持抗日鬥爭的決心絲毫沒有改變。早在1938年2月,蘇北抗盟成立不久,就派陳書同到武漢向中共長江局駐武漢辦事處負責人董必武匯報情況,請求黨派幹部到蘇北領導抗日運動。抗盟解散後,根據李欣的意見,他們又派李乾成和孫海光到山東尋找黨組織,爭取黨的直接領導。1939年1月,李欣、李乾成、孫海光到達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所在地沂水王莊,受到省委組織部長程照軒的熱情接待,實現了尋找黨組織的宿願。他們回到漣水後,迅即派朱慕萍、陸亞東去蘇皖特委所在地邳縣鐵佛寺,坐等特委派人來淮陰、漣水開展重建黨的工作。2月10日,由朱慕萍、陸亞東作嚮導,蘇皖特委派出的張芳久、高興泰、戴曦三位同志順利來到漣水。從此,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淮安人民抗日鬥爭的歷史進入了嶄新一頁。

結果

總之,蘇北抗盟從籌備成立到被迫解散,前後儘管只有十個多月時間,然而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其歷史作用影響深遠。由於這個抗日同盟總會的存在和大力活動,宣傳了中共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擴大了中共的政治影響,團結了一大批願意抗日的力量,這其中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脫黨和自首的人,有胡海泉等願意抗日的國民黨官員和其他愛國人士,更多的是工人、農民和學生中的抗日積極分子,他們絕大多數在抗盟解散後不久,加入了抗日隊伍,為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準備了幹部、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