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監督學(吳丕著2007版本圖書)

政治監督學(吳丕著2007版本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政治監督學》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丕

基本介紹

  • 書名:政治監督學
  • 作者吳丕
  • ISBN:10位[7301124066]13位[9787301124062]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1-1
概述,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概述

長期以來,對公共權力的監督作為人類政治生活中的特有現象,一直是學者關心和研究的課題。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學術界對監督現象的研究出現了一個高潮,這是因為改革開放以後,腐敗與反腐敗的鬥爭擺在了黨和政府面前,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監督與監察工作。經過學術界的長期努力,政治監督學在我國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學術研究專業領域。本書作為教材,旨在向學生提供政治監督學的基本知識,使他們可以較為容易地進入這一專業研究領域,並能從較高的起點思考與研究有關政治監督的問題。
本書內容包括:政治監督學導論、權力與監督、中國監察制度史、蘇聯的經驗教圳、西方政治監督理論及相關制度、現代監督與監察機關、我國當前監督與監察體制、腐敗與反腐敗。

編輯推薦

政治監督學是研究政治領域內監督現象的一門學問。所謂監督,意為監視與制約,監督現象是指對公共權力的控制和約束。公共權力即國家權力,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所有國家機關,還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機構。本書正是一本關於詳細介紹“政治監督學”的教材,書中內容包括:政治監督學導論、權力與監督、中國監察制度史、蘇聯的經驗教圳、西方政治監督理論及相關制度等。

作者簡介

吳丕,政治學博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政治發展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政治監督學。

目錄

第一章 政治監督學導論
第一節 監督與監察界說
一、監督:從廣義到狹義
二、監督是對政府權力的運行加以控制和約束
三、監督與監察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繫
四、如何對監督與監察進行研究
第二節 監督與監察制度的形成
一、監督與監察是歷史形成的制度
二、原始社會的民主制度及其對公共權力的監督
三、國家產生後的早期民主政治及中世紀英國議會的產生
四、早期民主的中西比較
第三節 監督與監察的要素與分類
一、監督與監察的五要素
二、按主體分類
三、按客體分類
四、按內容分類
五、按標準分類
第四節 監督與監察的方式
一、對立法機關的監督方式
二、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方式
三、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方式
四、對政黨的監督方式
第二章 權力與監督
第一節 權力是什麼
一、權力的各種定義
二、什麼是政治權力
第二節 權力的要素與特性
一、權力的要素
二、權力的特性
三、關於權力的進一步思考
第三節 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一、權力來源與監督主體的聯繫
二、權力自身的監督與監察
三、如何對權力進行監督與監察
第三章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
第一節 古代監察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一、監察制度的淵源
二、秦漢監察制度
三、唐宋監察制度
四、元明清監察制度
第二節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和監察制度分析
一、官僚政治和貪污腐敗
二、古代監察體制的特點及局限
第四章 近代中國憲政改革和監察制度
第一節 清末民初的憲政改革
一、清末憲政改革及其失敗
二、民國初年憲政實踐及其教訓
第二節 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和權力監督思想
一、批判君主專制官僚政治
二、五權憲法和權能分開
三、孫中山監督學說的缺陷和在實踐中變形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的監察制度
一、蔣介石專制獨裁和監察院形同虛設
二、監察院的制度條規
第五章 蘇聯黨政監督體制反思
第一節 蘇聯黨政監督模式
一、列寧的建黨學說和民主集中制
二、蘇聯黨政監督體系和列寧遺囑
第二節 史達林模式的教訓和蘇聯解體
一、史達林個人獨裁和肅反擴大化
二、反對個人迷信和蘇聯改革治標不治本
三、蘇聯解體的歷史反思
第六章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前的監督與監察
第七章 西方國家的政治監督理論
第八章 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監督與監察制度
第九章 現代監督與監察機關
第十章 我國當前的監督與監察體制
第十一章 腐敗與反腐敗
名詞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