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預算

是指國家以整個社會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於維持公共需要、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秩序、發展社會公共事業的預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府公共預算
  • 預測性:政府公共預算的預測性,
  • 法律性:政府公共預算的法律
  • 綜合性:政府公共預算的綜合性
特點,預測性,法律性,綜合性,公開性,範圍,工作程式,

特點

預測性

政府公共預算的預測性,是指政府通過編制政府公共預算可以對公共預算收支規模、收入來源和支出用途做出主觀的預計和構想。政府需要對未來年度的公共預算收支做出預測,編制出公共預算收入計畫和公共預算支出計畫,並進行收支對比,以便從巨觀上掌握計畫年度收支狀況,進而採取相應對策.

法律性

政府公共預算的法律性,是指政府公共預算的編制和執行結果,都要經過國家立法機關審查批准,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說,政府公共預算是按照法定程式編制的,經過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審查批准後,就是法律性檔案。

綜合性

政府公共預算的綜合性,是指政府公共預算的收支指標以貨幣形式反映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體現政府活動的內容和方向,綜合反映社會經濟發展規模、結構和比例關係,反映公共財政收支狀況。綜合性還反映在所有的公共財政收支,都必須納入政府公共預算。

公開性

政府公共預算的公開性,是指政府公共收支計畫的制訂、執行以及決算的全過程須向公眾全面公開。公開透明是公共財政的本質要求,政府的所有開支都要由預算公共資金統一安排,向社會公布。一般是通過政府向立法機構提交預算報告的形式,闡述公共預算編制的依據、執行過程中採取的措施以及如何保證政府公共預算的實現等,同時報告上一年度政府公共預算的執行情況(即決算報告),審議通過後再通過新聞媒介向全體公眾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範圍

政府公共預算的收入和支出
從預算結構上說,政府公共預算包括公共預算收入和公共預算支出兩部分。公共預算收入是政府為滿足社會共同需要,以法定方式籌集並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收入,主要指國家以政治權力所有者身份所取得的稅收收入和其他收入。公共預算收入範圍的確定與公共商品的供給以及公共部門的活動範圍有著內在的聯繫。稅收是公共預算收入的主要來源。按照現行稅制及分稅制財政體制,稅收收入包括以下項目: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農牧業稅、企業所得稅;其他收入包括:徵收排污費收入、徵收城市水資源費收入、教育費附加收入、規費收入、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管理收入、公產收入等。政府公共預算支出是指公共預算依據政府職能所確定的資金分配使用領域,包括用於維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經費支出、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的經費支出、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等。公共預算支出按項目來劃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技、國防、行政機關等部門的公共性項目投資支出,地質勘探費支出,支援農村生產支出,支援不發達地區支出,城市維護費,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支出,工業、交通等部門的事業費支出,商業部門的事業費支出,國防支出,行政管理費收人,武裝警察部隊支出,公、檢、法支出,價格補貼支出,對外援助支出,教育費附加支出,債務利息支出,總預備費支出,兵役徵集費支出,引進國外人才專款費用支出,辦案費用補助支出,城市[土地開發建設支出,邊境建設事業補助費支出,海域開發建設支出,地方外事費支出等。我國政府的收支不僅有預算內外之分,而且還有制度內外之分。近些年來,我國的預算外收入的規模一直保持在預算內收入的50%以上,而制度外收入規模大體也與預算外收入相當,這種收入格局必然導致與之相適應的支出格局。這一狀況意味著我國有一半以上的政府收支游離於政府預算控制之外。我國政府收支管理的現狀表明我國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財政”,我國的政府預算制度離現代意義上的政府預算制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沒有統一的政府預算,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財政。所以,將預算外和制度外收支都納入預算統一進行管理是符合政府預算制度統一性的基本要求的一項舉措,也是我國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的基本前提。所以,我們要逐步將制度外、預算外收支歸併到政府預算中,實現政府預算的統一性。考慮在政府公共預算內部再建立複式預算,如前所言,即政府公共預算分為經常性項目預算和公共投資項目預算兩大部分。
經常性項目預算
公共預算中為滿足業務性活動需要的財力部分構成了經常性項目預算。這裡所說的業務性活動是相對於投資性活動而言的,指的是政府周而復始的日常性活動。經常性項目預算的支出,主要由行政、國防、事業單位的公用經費、業務費和人員經費等組成。非營利性的社會事業發展支出,包括文教科衛事業費、農林水利事業費和工交商事業費等也劃入經常預算的支出範圍。還有一些事業所需經費,無法由市場全部或者部分提供,需要財政撥入經費才能有效運轉的,也包括在經常預算的支出範圍內。與資本性預算相對應,經常性預算的支出是指只在當期(當年)受益,屬消耗性或費用性,一般不直接形成資產的支出。對小額有形動產,即低值易耗品,通常也視為經常性支出,列入經常預算。經常性項目預算的收入主要是政府依據行政權力收取的各種收入。由於經常預算的費用是具有剛性的財政支出,這類支出必須維持在一個最低的水平上,需要由穩定的收入來源來保障正常的費用供給,因此,屬於經常性項目預算的收入主要是各類稅收,包括:
一是各類流轉稅,這類稅收目前在我國的財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最為主要的稅收收入來源;
二是企業所得稅;
三是個人所得稅;
四是其他收入。
稅收由於其所固有的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特徵,是保證各種財政收入的形式中唯一能夠確保經常、穩定和大量地取得收入的形式。所以,經常預算以稅收為基本的和主要的收入形式是具有必然性的。公共財政的其他收入往往也具有因提供公共服務而收取相應費用的性質,也是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政府經常性項目預算是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國家安全、保證政府職能正常運轉和社會公共利益不斷發展的主體預算,在整個預算體系中,政府經常性項目預算作為國家預算的基礎,對各個分預算起著聯絡、協調和平衡的作用。
公共投資項目預算
公共投資項目預算的支出主要是非市場性投資,其中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及對企業的各種補貼性支出;從支出項目的財力來源看,又可分為全額由公共投資預算支出的和部分由公共投資預算支出的兩類。從固定資產投資看,只能對市場無法或難以有效配置社會資源的領域進行財政投資,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生產性基本建設投資;
二是公共工程和公用事業固定資產投資;
三是其他一些特殊行業,如航天、軍工和國家直接掌握其發展的高科技等行業的某些投資支出。
從公共投資預算的補貼支出來看,主要是用於政府的各種政策性補貼。隨著改革的發展和深化,現有的國有企業虧損補貼將逐步減少,而政府的各種政策性補貼作為政府調控市場運行的一種手段,將有較大增加。其目的主要是以參與的形式,將一些私人部門進行的投資項目的外部經濟內在化為項目本身收益,從而鼓勵私人投資。公共投資性支出是不僅體現在發生支出的當期,也在以後各期繼續發揮效用的支出,具有跨期受益的特點。在政府公共預算體系中,通常將使用期限超過1年,並且單位價值超過規定標準的支出項目列作資本性支出。對於公共投資預算支出,同樣應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主要有經常預算的結餘、各類專項建設稅類和公債。公共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既可以是具有跨期特點的收入,也可以是當期收入。噹噹期收入有結餘時,這部分結餘可全部用作當期的投資性支出,或者也可以規定全部當期收入的一定金額或一定比例用於資本性支出。

工作程式

一個完整的政府公共預算體系應該包括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審查和批准、預算的執行和執行中的調整以及預算執行的總結(決算)及其審批。從預算編制這個最初環節到決算審批這個終結環節,表明一項預算的循環過程。從時間跨度看,政府公共預算是年度性的,而某一年度的公共預算循環的終結往往是下一年度的預算循環的開始,因而預算體系是動態地運行著的。一個設計良好的政府公共預算體系對於保證政府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