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龍入海

放龍入海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後欲治之,其可得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龍入海
  • 外文名:潛龍出淵
  • 使用頻率: 常用
  • 發 音: fànɡ lónɡ rù hǎi
  • 釋 義: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基本信息,成語典故,

基本信息

【詞 目】 放龍入海
【近義詞】放虎歸山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典故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國仗著自己國力強大,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員大將出師討伐鄭國。在回師的途中,經過崤山時,被晉國大將先軫率軍打敗並俘虜。
晉襄公打算將孟明視三人殺死。這件事被晉襄公的後母文贏聽到了,她決定救出她娘家秦國的大將,便對晉襄公說:“秦國晉國的王室有姻親,兩國相交很厚,不如把他們放回秦國,讓秦穆公去處理他們,這樣也不會傷了兩國的和氣。”晉襄公不聽,文贏便繼續勸道:“當年楚國的成得臣打了敗仗,回國後就被楚王殺了。秦國自然也有處置敗將的軍法,再說當年我們的先君惠公也被秦國逮住過,秦國的國君不但沒有殺他,反而以禮相待,把他放回晉國。秦國對我們這么有禮,我們如果一定要殺死這三個人,不是顯得太無情無義了嗎”
晉襄公對後母很孝順,又聽她說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視三人放了。聽道這個訊息時,先軫正在吃飯,他立刻放下飯碗,怒氣沖沖地去見晉襄公。見到了襄公也顧不得見禮,連連追問秦國的囚犯在哪裡,襄公回答說:“母后請求把他們放了,她說秦國自會處置他們,我就遵照母命把他們放了。”先軫聽後,氣得渾身發抖,用手指著襄公,大聲斥責說:“你這小子,怎么糊塗到這個地步,我們辛辛苦苦抓到的秦將,你竟聽從婦人的隻言片語,說放就放了。你這是‘放龍入海’,遲早要後悔的。”
晉襄公聽了先軫的一番話,頓然醒悟,立即派人去追趕孟明視三人,可惜他們已經逃遠了。
孟明視三人回國後,秦穆公非但沒有責罰他們,反而繼續重用他們。這讓他們感激泣零,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向晉國報仇雪恨的決心。過了三年,他們終於打敗了晉國,使秦國成為西方的霸主。此時,晉襄公才追悔莫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