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示蹤探測

也稱經絡同位素示蹤。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輻射電離效應研究經絡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在醫學上的套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我國學者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將這項技術用於經絡研究。其方法是: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種類選用一定的無傷害劑量,於穴位的一定深度注射入體內。用測量儀器定時定點進行探測,觀察其所在部位及強度。目前,最常用的測定方法是通過輻射的電離效應來測定,在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射的輻射中,α、β粒子通過氣體時能使氣體電離,因而氣體具有導電性。在經絡同位素示蹤中用的較多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磷(32P),還有得(99mTc),碘(131I)等。穴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磷後,其行蹤軌跡與十二經脈線路基本一致,並與體表穴位(尤其肘膝以下穴位)的吻合率較高。放射性同位素在體內的分布反映出大椎、三陰交、腹中等穴位的交會特性及表里兩經關係。據此認為人的表皮下有著經絡樣的空間循行分布。山羊實驗表明,放射性同位素磷在體內循行傳導是雙向的、波浪式的,並由此觀察到經線的循行分布有深入淺出現象。這在穴位的輸注性質、經氣流注方向等方面給人以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