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對賭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收視對賭”是個非常陌生的辭彙;而在專業人士眼中,這卻是造成收視率數據造假越來越猖狂的禍根之一。在“收視對賭”的巨大利益牽扯之下,螢屏背後收視污染甚至發生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荒唐事。

所謂“收視對賭”,一般發生在電視劇交易的過程中,電視台與製片方會在約定保底價的基礎上,協商一個收視率目標。以一部單集價格為50萬元的電視劇為例,電視台會先給出5萬元左右的購劇款,剩餘的45萬元則成了“收視對賭”的“賭資”。如果電視劇收視率達到了約定的目標,製片方就可以得到剩下的款項;可如果收視率不如預期,剩餘款項可能會被扣除,製片方甚至可能血本無歸。
知名劇評人、自媒體“影視獨舌”負責人李星文透露,電視劇製作方一旦簽訂了對賭協定,其資金投入能否回收,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收視率。“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下,會導致一些劇方鋌而走險。”他表示,劇方為保證資金正常回籠,會通過不正當渠道去搞小動作,收買收視率調查樣本觀眾,進而形成“收視率污染”。
據了解,北京地區是貢獻收視率的“主力”,這裡的收視成績向來被造假者“重點關注”。為了提高某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北京地面頻道的收視率經常會被連帶打壓,甚至一度出現過北京地面頻道在北京地區收視率為0的情況。
和一線衛視頻道相比,二三線衛視頻道和地面頻道才是“收視對賭”的主要“賭場”。當前我國電視劇行業的最大問題是供過於求,大量由中小製作公司出品的中低成本電視劇無法在央視和八大衛視播出,這部分劇集占到了電視劇市場總量的五分之四左右,它們大多需要在二三線衛視和地面頻道播出,因此收視率污染的現象也大多集中在那些頻道。
“收視對賭”其實是電視台將收視壓力轉嫁給製片方,由此倒逼出一部分從業人員違規操作,因此這種做法正是當前收視率頻頻被污染的源頭問題。這種做法給行業帶來的只能是死路一條,亟須被遏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