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

支硎山位於蘇州市西郊,以東晉高士支遁(號支硎)得名,又名觀音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支硎山
  • 位置:蘇州市西郊
  • 海拔:147米 
  • 別名:觀音山 
地理位置,地名典故,自然地理,古蹟遺存,景觀形勝,中峰,南峰,北峰,寺院,

地理位置

支硎山位於虎丘區楓橋街道西南,南為天平山,北端為高景山。

地名典故

晉高士支遁(號支硎)曾隱居於此,故名;因山上曾有報恩寺,一名報恩山;因報恩寺原為觀音禪院,故又稱觀音山。唐《吳地記》:“支硎山在吳縣西十五里。晉支遁,字道林,嘗隱於此山,……山中有寺,號曰報恩。”北宋《吳郡圖經續記》:“報恩山,一名支硎山,在吳縣西南二十五里。昔有報恩寺,故以名雲。所謂南峰、東峰,皆其山之別峰也。今有楞伽、天峰、中峰院建其旁。樂天詩云:‘淨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即此山也。”

自然地理

走向北北東,長約2.8公里,海拔147米,山體由花崗岩構成。

古蹟遺存

山有石室寒泉,泉上刻有宋代虞廷臣所書“寒泉”兩字,字大徑丈。相傳支遁冬居石室,夏隱別峰,喜放鶴養馬,山中放鶴亭、白馬澗、馬跡石等皆因支遁得名。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

景觀形勝

支硎山分為中峰、南峰、北峰。

中峰

木瀆小志》載:“中峰在寒泉上,稍西有鶴飲泉、唱獅窩、馬跡石,又西南為放鶴亭,在中南二峰間。”從支硎山整體說來,它在半山腰裡,遠遠望去,隱隱地透出山麓,極富神秘。
南北兩峰或廢或徙,唯獨中峰興旺起來,自明代萬曆年間,大德高僧蒼雪從福建來此,勵精圖治,使之振興,有南來堂、寶月堂、覃思室、冬青軒、水明樓、未明樓、放鶴亭、方池等諸勝。全盛期,水草豐茂,古木參天。殿堂之前有雙松參天,蒼秀挺拔;覃思室前古梅一枝,老乾槎枒,有200年的樹齡。冬青軒周圍的冬青,則高達一丈,雜以修竹,氣勢逼人又不失雅致;站在未明樓上,則可放眼眺望,東南遠近之山,盡收眼底;而樓下的方池,多的是碧螺,這種碧螺十分罕見,竟然沒有尾巴。
出中峰稍西,有鶴飲泉、唱獅窩、馬跡石,都因支遁而著名。而山壁上,是歷代高僧或名人志士的摩崖石刻,它們一律保持著風雨侵蝕的原生態,撥開層層荊棘,目睹千百年遺蹟,難免發思古之幽情。

南峰

南峰位支硎山南側。《木瀆小志》載:“南峰以池名,寺內有鐵杖、鐵燈籠之屬,旁有碧碧琳泉、待月嶺、馬坡、硎石。”這裡的池即“南池”,也稱“八隅泉”,另外還有新泉一脈。
南峰的南坡上有一石門,這是由三塊天然巨石組成的,花崗岩巨石落地生根,直上乾霄。清代文人李果《游支硎山中峰記》載:“坡南有石門,在峰之右腋,三石巨立,一徑斜通,如門。”而巨石的西側連著危峰,東臨絕壑,中間的巨石猶如石棖直豎,如此構架,全由大自然的神力鑄成,吳中山體絕少見得。元鄭元佑曾有《游支硎山南峰》一首:
詞客幽尋勝洞庭,神僧名跡在支硎。
馬騎仄徑猶存石,鶴放顛頂尚有亭。
岩底泉飛輕練白,峰頭龕蝕古苔青。
到來頓醒紅塵夢,萬樹松濤沸紫冥。
寺門之下,還有牛頭峰,是因為體態酷似牛頭而得。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句:“石文留馬跡,峰勢聳牛頭。”

北峰

位於支硎山北側,《木瀆小志》載:“北峰多石壁,許多史料載,北峰是支遁的蛻骨處,有古塔,上面鐫刻著永和年號。並有雙松亭。”

寺院

支硎山的最終魅力自然不因為山水,而是佛教。盧熊《蘇州府志》載:“山中有楞伽院,即古報恩寺基。吳越時觀音院也。又天峰院,即唐支山院,五代南峰也,及中峰、北峰院,皆在焉。”《姑蘇志》又載:“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間移於雞窠嶺,‘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又《百城煙水》載:“東麓有觀音寺,唐大中十二年,僧侶清贄募刺史盧簡求重建,宋乾元二年僧文謙修。”
支硎山最著名的寺院有四座:“中峰寺”、“南峰寺”、“北峰寺”、“觀音寺”。除外,還有各色小庵,“吾興庵”,舊名“善英庵”,在支硎山下,有鐘樓;“法音庵”,又名“何亭”,在支硎山東南,曾是殿屋幽邃,為山中勝境;來鶴庵,在支硎山東;寒山禪院,在支硎山西,明高士趙宧光葬父於此,便結廬住下,釜石疏泉,窮極幽邃,他去世後,便改為禪院,也稱“報恩寺”;化城庵,在支硎山西,原是趙宧光隱居處,寺內石壁峭立,水濺石上,日夜不絕聲,於是被稱為“千尺雪”;又有空空庵,也是趙宧光的隱居處,等等,可見,當年支硎山山上山下,幾乎是一峰數寺,古剎眾列,十分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