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粥

攪粥

攪粥,河北省淶源縣的一種特色主食。

攪粥不是粥,而是飯。是玉米面省時又省糧的一種做法。在玉米面粥中加面攪和,稠至可用筷子夾起止,就菜食用。是最為獨特的淶源風味,它處少見。原本為艱難歲月了草度日的吃法,今日成了變換口味、改善生活的美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攪粥
  • 主要原料:棒子麵,【玉米面】
  • 是否含防腐劑:否
出現,相關介紹,

出現

彼時由於淶源縣最艱苦的歲月食物短缺而產生的一種食物,發展至今深受淶源人民喜愛。淶源的一種特色美食,台灣的美食節目曾有過報導。

相關介紹

以下是一篇部落格文章,引用一下,足可了解其發展和情懷。
緣於地質隊的工作性質,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四方遊走,足跡所到之處,也曾品嘗過不少地方的風味小吃。只可惜我實在算不上是個美食家,應了家鄉一句土話:嘴是過道,吃完忘掉。以至於愧對了那些曾經讓我饕餮果腹的食材,如果一定要搜尋舌尖上的美食記憶,那就只有家鄉淶源的攪粥了。
攪粥其實不是粥,而是一種主食,在我們家鄉尤其是過去那段艱難時期,這是家家戶戶賴以餬口的美味。它做起來省時又省糧,在先溏好的玉米面糊糊里再加上一把玉米面,燒開後順時針急速攪動,以秸草的文火攪至可以用筷子夾起。佐以家鄉的酸菜,吃來爽口而易於消化。並非是家鄉人狹隘,淶源人一向都把酸菜攪粥奉為自己當之無愧的獨特美食,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食法,除過淶源,其它地方雖然也有零散的人會做,但終究很少見。
佐食用的酸菜不同於東北和四川酸菜的做法,一般在秋後,莊稼收割完了,女人們便忙碌著醃製酸菜。白菜,芥菜,蘿蔔纓都可以利用,葉子要切碎,芥菜疙瘩要擦成絲,開水煮燙過後放在笸籮里,去村邊的泉水裡洗淨,而後回來壓進菜缸,放入清水,上面再壓上一塊壓菜石,等菜徹底發酵過後就可以食用了。在過去,誰家女子能攪好一鍋攪粥,做的一手好酸菜,都會成為出嫁時一種資本。河北詩人劉章,曾在詩歌中寫到自己的妻子要搬進城市生活,仍然固執地要帶上壓菜用的石頭,讀來十分親切。
一大缸酸菜,基本上可以吃到來年三四月。青黃不接的這一段,老天賜予了我們另一種美味—曲曲菜。這種也叫做苦菜的野菜,實為野菜中的珍品,正當玉米苗剛剛拱出地皮,漫山遍野的曲曲菜便成了我們的菜籃子,我在城市的時候有時也能見到,一塊錢只能買到很小的一把。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艱難時期賴以果腹的酸菜攪粥,曾一度淡出家鄉人的餐桌,但它做為淶源人的一種精神寄託,從來就不曾有片刻的遠離,尤其像我這樣四處流浪的遊子,更是把這來自民間最普通的吃食,看做一種文化的歸宿。無論在哪裡,只要有機會我都在嘗試著自己動手做一頓酸菜攪粥,然後靜靜地坐下來品味家鄉的味道。
可惜我的手藝總也沒有得到母親的真傳,打電話時問母親,究竟怎樣才能做出地道的家鄉風味的酸菜攪粥,母親笑了,離開家這么多年,你還願意吃這一口啊。母親告訴我現在家鄉人都把它當作改善生活時的美食。賓館飯店也都有的賣呢!精米白面吃膩了,這酸菜攪粥居然很受歡迎。
我也終於明白我為什麼做不出地道的家鄉風味了,離開了那一方水土,我的酸菜攪粥里總多了一絲淡淡的苦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