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

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

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距雲南省宣威城區99.5公里,距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政府所在地29.5公里,國土面積21.17平方公里。遺址由第二招待所、禮堂、大寨地組成。招待所坐南朝北,面闊7間29.4米,進深10.15米,為三層木結構建築。禮堂坐西朝東,通面闊19.4米,進深11.9米,為單層木結構建築。南面設有寬約5.8米,高0.71米的半圓形主席台,可容納觀眾400餘人。大寨地分布於普立鄉攀枝嘎村委會周圍山上,總面積85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
  • 地理位置: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攀枝嘎村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
  • 適合遊玩季節:全年
簡介,過程,攀枝嘎大隊,立下愚公志,搬山不搬家,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科學種田,奪取高產,攀枝嘎精神,交通信息,自駕路線,乘車路線,

簡介

攀枝嘎農業學大寨遺址距宣威城區99.5公里,距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政府所在地29.5公里,國土面積21.17平方公里。遺址由第二招待所、禮堂、大寨地組成。招待所坐南朝北,面闊7間29.4米,進深10.15米,為三層木結構建築。禮堂坐西朝東,通面闊19.4米,進深11.9米,為單層木結構建築。南面設有寬約5.8米,高0.71米的半圓形主席台,可容納觀眾400餘人。大寨地分布於普立鄉攀枝戛村委會周圍山上,總面積850畝。
攀枝嘎農業學大寨始於1969年,攀枝嘎村全體黨員民眾以農業學大寨的革命精神在貧瘠的土地上搬山、炸石造田地譜寫了一段傳奇,奏響一曲吃苦耐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戰天鬥地的英雄讚歌,前後經過4年艱苦奮鬥,全村糧食總產量翻番,經濟收入增長83%,成為雲南省乃至全國農業學大寨典型。
遺址簡介遺址簡介
縣革委會第二招待所圖片縣革委會第二招待所圖片
禮堂圖片禮堂圖片

過程

攀枝嘎大隊

普立公社攀枝嘎大隊,位於雲貴交界的烏蒙山上。全大隊共14個生產隊,31個自然村,560戶(貧下中農496戶),2620人,總耕地面積3224畝(其中水田374畝,旱地2850畝)。這裡山高谷深,叢山峻岭,重崖疊嶂,土貴如金,水貴如油,氣候多樣,是一個山高亂石多,出門就爬坡的山區。這裡九分石頭一分土,土如珍珠水如油。交通閉塞,生產水平低,經濟收入少,每年都要靠國家供應一部分口糧和撥給救濟款。村里流傳著“不怪爹來不怪媽,只怪祖宗搬錯家,新田壩子他不在,偏偏搬到攀枝嘎”的說法。有的人想著要搬到條件好的地方去。
大山深處的攀枝嘎村大山深處的攀枝嘎村

立下愚公志,搬山不搬家

攀枝嘎大隊“農業學大寨”的民眾運動,是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激烈鬥爭中開展起來的。文化大革命前,由於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一小撮階級敵人的破壞,大隊棄農經商、副業單幹、大開自發地等資本主義自發傾向比較嚴重,糧食畝產只有三百來斤,農業學大寨開展不起來。有的黨員幹部發愁,貧下中農擔憂,有的看不清問題的實質,把貧困的原因歸結到自然條件上,對建設山區失去了信心,一心想著要搬到條件好的地方去。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廣大貧下中農對攀枝嘎的窮困落後面貌,尖銳地提出批評:“我們大隊資本主義泛濫,黨員擋不住,團員團不攏,幹部心不齊,像這樣,怎能改變落後面貌?”
1969年初,在黨的關懷下,在貧下中農的支持和鼓舞下,大隊黨支部書記馬樹逵同志,帶著貧下中農的殷切希望,到大寨大隊參觀學習。大寨大隊黨支部帶領民眾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速發展社會主義大農業的生動事跡,使他深受教育和鼓舞。回顧攀枝嘎走過的道路,對照眼前大寨的現實,憶想貧下中農的尖銳批評,馬樹逵深刻認識到:面貌要改變,根本在路線。大寨由窮變富,主要是大寨黨支部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帶領民眾戰天鬥地,苦幹實幹的結果。攀枝嘎的窮山惡水要改變,關鍵也是要有一個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黨支部。
為了儘快把農業學大寨運動開展起來,大隊黨支部首先召開了支委會,認真學習了毛主席關於“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路線以及“窮則思變,要乾、要革命”、“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等教導,宣傳大寨黨支部帶領貧下中農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馬樹逵同志深情地說:“毛主席把我們從苦海中救出來,把攀枝嘎的山山水水交給我們,不把黨建設好,怎么對得起偉大領袖毛主席,對得起人民民眾呢?”。通過學習,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支委們說:“過去我們被高山攔住了眼,被石頭壓彎了腰,沒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雄心壯志。今後,我們一定要向大寨的幹部學習,做學大寨的帶頭人。”
在黨支部會上,馬樹逵同志舉著從大寨帶回來的一塊石頭,一把土,激動的說:“大寨的土沒有我們的肥,我們的石頭也不比大寨的硬,他們能把過去的窮山惡水改造得山新地平,我們為什麼不能?關鍵是我們黨支部沒有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黨員沒有帶領民眾苦幹實幹,沒有樹立改造窮山惡水的雄心壯志。”廣大黨員深受教育和鼓舞,一致表示:“一定要學大寨,走大寨路,樹立愚公移山志,帶領民眾艱苦奮鬥,共同努力,搬山不搬家,徹底改變攀枝嘎的落後面貌。”
馬樹逵,攀枝嘎大隊黨支部書記馬樹逵,攀枝嘎大隊黨支部書記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在開展學大寨,創社會主義新業的戰鬥中,是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還是兩眼向上,依賴外援。大隊黨支部根據攀枝嘎山高坡陡,交通閉塞,每年人力運輸占全大隊勞力30%的實際情況,把農田建設作為主攻方向,把修建公路作為突破口來抓。1970年,作出了在全大隊修通公路的決定。當時,有的人認為,“在懸崖陡壁上修路,祖祖輩輩都不敢想,國家不投資,外地不支援,不知道要修到哪一年”。黨支部組織大家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教導,提高了認識。貧下中農說:“依靠外援越靠越癱瘓,自力更生學大寨,道路越走越寬廣。憑著我們一顆紅心,兩隻手,困難再大也能克服。沒有資金自己籌,不懂技術乾中學,三年不分紅也要把公路修通!”就在這年冬天,廣大貧下中農頂風雪、冒嚴寒,在懸崖陡壁上一錘一釺的鑿,一塊一塊的撬,用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在一沒有要國家投資,二沒有要國家糧食,三沒有要外地支援的情況下,經過117天的苦戰,劈開了11座山頭,填平3條深溝,搬運36萬多方土石,自投資金11萬元,在海拔1600米至2400米的深山峽谷中,修通了25華里的盤山公路。
昔日是天塹,今日變通途。幸福路的通車,變人背肩扛為汽車運輸,解放了全大隊30%的勞動力,為集中力量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加快學大寨的步伐,促進農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大隊黨支部領導成員分別深入到各生產隊,進行調查研究,本著長遠建設和當年受益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出山、水、林、田綜合治理,逐步實現荒山變綠林,坡地變梯地,瘦地變肥地,地產變高產的計畫。全大隊掀起一場誓叫“橫山樑子大改觀,石勺溝上奪高產,木竹箐老沙河變米糧川”的農田基本建設高潮。
橫山樑子是只見石頭不見土的山樑。在大寨精神鼓舞下,1968年,支部副書記浦周禮帶領二隊貧下中農在“馬到難回頭”的石坡上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經過一個冬、春的奮戰,建石埂台地30畝,當年建成,當年高產,1969年糧食總產就由1968年的14萬多斤增到22萬多斤,在全大隊樹立了樣板。遵照毛主席“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導,馬樹逵同志想:“我們攀枝嘎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要有自己的活樣板、活典型才能把大寨經驗推開。”黨支部總結推廣了二隊的經驗,在二隊的帶動下,一台台的大寨地在亂石窩中建成,1970年糧食總產159萬7千斤,1971年上升到164萬1千斤。大家說:“走大寨之路,越走越寬廣,為革命種田,越種心越甜。”
山高谷深,亂石林立,一畝地被石樁分成幾百塊甚至上千塊的石勺溝,是“一捧泥土一粒種,一個石窩一株苗”的地方,這裡“山高日照短,儘是大石頭”,是攀枝嘎隊條件最差的地方。廣大貧下中農在這裡炸石壘埂,在河溝上拱洞建地,把過去一畝千塊,只能收一、二百斤的石旮旯地,逐年建成了石埂台地264畝,1973年糧食畝產提高到500多斤。
木竹箐的大沙河,是一條“洪水暴發人憂愁,雨後一灘亂石頭”的害河。1970年冬,支部副書記晏光憲帶領貧下中農查水源,探落洞,引洪進洞,築壩淤沙,河床造地。苦戰一冬春,在5華里的河床上,築起了26道防洪淤沙石壩,建成水平台地68畝,每畝墊肥土一尺多厚,當年就獲得畝產五百多斤的好收成。廣大貧下中農高興地說:“千年害河亂石灘,如今變成米糧川。”改造河灘成功以後,木竹箐的五個生產隊連續奮戰,到1974年,一共建成石埂台地530畝。
幾年來,全大隊共建石埂台地1445畝,同時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大大得到改變。
“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
“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
“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
農業學大寨老照片農業學大寨老照片
“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
“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開山炸石造田地”的真實寫照

科學種田,奪取高產

過去,大隊水土流失嚴重,加之耕作粗放,糧食產量很低。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的基礎上,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大隊認真貫徹執行農業“八字憲法”,把實行科學種田作為“農業學大寨”的重要內容來抓。在不斷和各種守舊思想作鬥爭中,建立了有貧下中農、幹部、技術人員三結合的科技小組。針對本大隊農業生產上存在的問題,開展民眾性的科學實驗活動。
苞谷是大隊的主要糧食作物。為了奪取苞谷高產,除選用“普照”、“晉雜一號”、“金皇后”等外地優良品種外,又用普照苞谷和本地黃苞谷配置了攀枝嘎第一代雜交良種,在一畝三分地里進行了第一代雜交良種的試驗,收苞谷1392斤,畝產達1070斤。由於大面積推廣優良品種,同時改革耕作制度,種大窩塘和馬武行,狠抓了各項增產措施,使苞谷產量由原來的畝產300多斤提高到1973年的500多斤。
1971年,初次推廣水稻良種“科情三號”,由於沒有摸清品種的性能和特點,因而大部分產量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大隊總結了第二生產隊實行良種良法,堅持合理密植,增施肥料,種植“科情三號”的一塊田,獲得畝產930斤的經驗,使大家找出了“不是品種不好,而是功夫不到”的教訓。1972年,大面積推廣了“科情三號”等水稻良種,改少施底肥為多施底肥,改稀植為合理密植,同時巧施追肥,稻穀畝產由1971年的500多斤提高到700多斤,其中有5畝田共收了6077斤,平均畝產1215斤。全大隊水稻良種面積已達90%以上。
科技小組和民眾,經過調查研究,對耕作制度進行了改革試驗。1973年,第二生產隊和第十一生產隊進行小麥、包穀、洋芋、晚蕎一年四熟的種植試驗。第二生產隊的兩畝試驗地糧食畝產1450斤,十一生產隊的一畝試驗地糧食畝產1300斤。
過去,大隊有重大春,輕小春的思想,在民眾性的科學實驗中,遵照毛主席關於“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麥種好,一定要把油菜種好”的教導,狠抓小春大革命,擴大小春種植面積,增施肥料,小麥普遍實行寬幅條播,油菜實行移栽試驗,加強田間管理。小春總產量由1973年的6萬斤提高到10萬斤,比去年增長66%,小麥總產由去年的二萬七千斤提高到六萬多斤。實行移栽試驗的油菜,奪得了畝產425斤的好收成。廣大貧下中農深有體會地說:“只有認真貫徹農業‘八字憲法’,實行科學種田,才能奪取高產。”

攀枝嘎精神

“青石板上種莊稼,而今猶憶攀枝嘎”,這是人們對攀枝嘎的記憶。
在攀枝嘎這片只有石頭的土地上,造地可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首先得把石山炸平,為了貴如珍珠的土,炸石之前得先將石縫裡的土一點點刨出來收集好,再炸石,然後砌石埂,在石埂圍攏好炸出來的石地上,先在底上鋪上大一點的石頭,上面再鋪小石頭,再上面放上一層碎石,地壘平了,這時候大人孩子再一起動腳動手,背上背籮開始去四山八窪石頭縫裡找土。一捧,一堆,一點點鋪在碎石之上,直到土的厚度達到10公分左右。這樣一塊土地才算是基本完成。
當初,全大隊只有四個石匠,為了適應農田基本建設的需要,幹部、社員個個爭著在乾中學,在實踐中提高。經過四年修路造地的實踐,全大隊的560個民兵,就有340多人學會了開山炸石、砌石壘埂,還有三、四十名女青年,也成了女石匠,培養了一大批大搞農田建設的骨幹技術隊伍。
在攀枝嘎的癩石山上造地,平均每造一畝,就要花124元。全大隊一共要投資25萬多元,平均每人負擔近100元,這筆資金從哪裡來呢,他們發揚了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認真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抽出適當的勞力,開辦小煤窯和小錳礦,每年收入46000多元。孩子包穀地里套種黨參,每年又可收入12000多元,加上磚瓦窯、石、木等收入,全年副業總收入91000多元。抽出這些收入的25%作為農田基本建設資金,既解決了資金困難的問題,又保證了社員收入年年增加。
攀枝嘎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不怨天不怨地不怨祖宗,像大山一樣地巍然,堅定信念;以大山一樣的執著,紮實苦幹;如大山一樣地堅挺,勇於擔當;似大山一樣的進取,攀高不止。這是山里人骨子裡的所傳達出來的一種精神,一種大山精神。
在這種大山精神下的堅持,攀枝嘎人前後經過4年的艱苦奮鬥,劈開了11個山頭,填平了3條大溝,在海拔1600米到2400米的懸岩陡壁上,鑿通一條25華里的盤山公路;在亂石滾滾的大沙河夏,築起了27道防洪淤沙石壩,壘砌了2350多條石埂,建成1260多畝梯地,搬土、石共60萬方,墊土7萬多方,建成了“大寨地”,使“山高谷深坡陡,人多地少難耕”的攀枝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村糧食總產量翻番,經濟收入增長83%,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學大寨的典型,後來演繹成紅遍全省的“攀枝嘎精神”。從省級領導到一般民眾,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僅僅從1973年11月6日到1974年1月14日短短68天時間裡,中共宣威縣就組織了當時全縣20個公社379個大隊4565個生產隊7353人和部分縣直廠礦職工350人到攀枝嘎學習參觀。
大山精神今猶在大山精神今猶在
當年到攀枝嘎參觀學習老照片當年到攀枝嘎參觀學習老照片

交通信息

自駕路線

  1. 昆明—滬昆高速—宣威出口—普宣高速—普立/臘龍出口—普立—攀枝嘎 全程約405公里,車程約 5小時
  2. 曲靖—曲勝高速—宣威出口—普宣高速—普立/臘龍出口—普立—攀枝嘎 全程約300公里,車程約
    4小時

乘車路線

1.昆明火車站乘坐城際列車到宣威火車站,或由昆明客運站乘坐客車到宣威客運站,由宣威北部客運站乘坐客車到達普立鄉,再乘坐客車到攀枝嘎。
2. 曲靖火車站乘坐城際列車到宣威火車站,或由曲靖客運站乘坐客車到宣威客運站,由宣威北部客運站乘坐客車到達普立鄉,再乘坐客車到攀枝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