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柶戲

擲柶戲

柶戲或擲柶戲(朝鮮語:사희、 적사희、或윷놀이),又音譯為尤茨,古中國稱四維、四維戲,是漢朝、晉朝時就有記載的傳統局戲,如今則是朝鮮民族的傳統遊戲。通常有兩名以上參加者,通過擲出四塊特製的木板,來決定各自在棋盤上所走的步數。

雖然柶戲的起源尚沒有定論,不過一些研究根據在《太平御覽》中曾提到百濟有人玩一種與起源於印度十字戲很相似的西印度十字戲的類似遊戲,因此他們認為,至少在三國時代的朝鮮半島就開始玩這種遊戲了。柶戲在民間,特別是在山區或農村常被用作算命,不過現在已不多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擲柶戲
  • 別名:柶戲、尤茨
  • 誕生年代:約公元3世紀
  • 遊戲人數:2-4人
  • 遊戲時間:15-30分鐘
基本信息,棋具,博法,

基本信息

擲柶戲是吉林市朝鮮族同胞歡慶元宵佳節的重要民俗活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十五一大早,吉林市的朝鮮族民眾就會自由組隊參加此項活動。因為朝鮮族視元宵節為一年勞作的開始,做這個遊戲是為了預測一下今年的收成。如今,擲柶戲已被列入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擲柶戲融文化、體育、遊戲於一體,由甲乙雙方輪流向棋盤投擲4根約20厘米長、塗成紅白兩色的刻有標記的短木棒——尤茨,決定行走步數,然後通過路徑的選擇,以最短時間到達目的地的一方獲勝。

棋具

棋盤通常為畫有兩對角線的正方形,四角之間的邊線再劃分四個棋點;中心點與四角的之間對角線再劃分四個棋點。共二十九個棋點。也有呈圓型的棋盤,有些會在棋點書寫“漢沛公西入定關中 … 楚霸王南出潰圍中”等漢字。
朝鮮族“柶戲”朝鮮族“柶戲”
棋子每方四枚,可堆疊,以顏色區分,稱作“馬”。
擲具用四塊特製的木棒,有兩種:長斫和bam,長斫用木頭製成,有四根,長約15厘米,直徑約2至3厘米,被從中間劈成兩半。最常使用的是栗木,其次是樺木,因為這些木頭比較沉,投擲時的聲音比較清脆。Bam是木製的長約3厘米,直徑約一厘米的木棒,同樣被劈成兩半。有點類似在埃及遊戲塞尼特棋中所使用的木棒。

博法

● 起點與終點為先行者的右下角點。
● 棋子先置於一旁。
● 輪流擲木棒,然後依據采數選擇以下三種行動之一:
對一枚在場的己棋作行棋。
放一枚己棋在起點並立刻行棋。
將在終點的一枚己棋收回。
● 行棋依采數移動,以順時鐘方向移動,途中可穿過任何棋子,經過角點時,逆時針方向轉90度;經過中心點時,沿該對角線路徑。棋子若出發位已在角點,則改逆時針方向轉45度;若出發位已在中心點,則改沿離終點的最近路徑前進。必須擲出正好的采數才能回到終點。
● 若行至敵棋處,將該些敵棋打回給原擁有者。並再擲來一次。終點的棋子依舊會被敵棋打回。
● 若行至己棋處,可疊在該些己棋上成為棋疊,之後一同移動,視為一枚棋子。
● 獲得再擲一次時,先不行棋,而是先擲,直到沒有獎采時再對任意一到N枚的己棋行棋,並且不必照所擲出的采數順序走。N等於這回合的擲木棍的次數。
● 先收回在終點的四枚己棋為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