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亦稱“運動技能”、“動作技能”。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調節、控制著操作動作的執行,是一種動作經驗而非認知經驗,同時又有別於心智技能,具有物質性、外顯性與展開性。可分為初級操作技能和高級操作技能兩類。初級操作技能指通過一定練習或模仿形成的仍帶有明顯意識控制特點的技能,高級操作技能則指經過反覆練習使其基本成分達到自動化水平的技能。操作技能的掌握要通過對操作活動方式的認識與練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操作技能
  • 外文名:Operation skills
  • 拼音:cao zuo ji neng 
  • 別稱:動作技能、運動技能
  • 獲得方式:學習
  • 性質:操作活動方式
含義,特點,分類,掌握過程,活動的定向,動作的模仿,動作的整合,活動的熟練,

含義

早期對操作技能學習的研究多是套用一般學習的理論觀點,試圖用一般的學習理論來解釋操作技能,因此缺乏針對性,難以體現操作技能的特點與本質。比如用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的學習觀點來解釋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機制時,將操作技能視為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反應方式。這種將一般的學習理論套用於操作技能的學習的做法,並不能從實質上解決問題。一些研究者為此作出了努力,提出了操作技能學習的理論,如亞當斯的閉合迴路理論、施密特的圖式理論等(參見姚梅林,1999)。雖然各種理論強調的重點及適用範圍有所不同,但都是針對操作技能學習這一具體的問題進行探討的,強調操作技能不同於本能,是通過有意識的學習與練習,並藉助於各種內外反饋和監控,來形成符合要求的運動程式。雖然操作技能是通過外在的行為反應方式表現出來的,但也需要有認知參與其中,如記憶、思維等。
一般來講,操作技能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操作技能的學習既是一個身體運動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加工的過程,只是在技能學習的不同階段,心理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操作技能的學習既要求個體進行認知上的加工與分析,也要求實際作出協調的肢體運動反應。操作技能既不同於操作知識,也不同於心智技能。

特點

通過練習而形成的順利完成某種複雜操作活動的能力。操作技能與智力技能不同,其特點在於:①操作活動的對象為具體的物質客體;②操作動作由外顯的肌體運動來實現;③操作活動的每個要素必須切實執行,不能合併或省略,其活動結構是展開的。操作活動的動作程式以及執行方式有以下特點:①動作要求精確;②動作需要定時;③動作順序必須有協調性。因此,操作活動方式熟練後,有高度的穩定性,可以達到自動化的程度。但它不同於來自遺傳的本能,而是主體通過學習得來的一種動作經驗。它的形成需經過反覆練習。

分類

按操作執行所需的肌肉運動的幅度與強度來劃分,操作技能可以區分為精細運動技能和大運動技能兩類。前者由小肌肉群的運動來實現,後者則由大肌肉群的運動來實現。按操作的連續性來分,又可分為連貫型操作技能和斷續型操作技能兩類。前者由一系列連續動作組成,後者則由一系列不連續的動作組成。按操作的執行控制機制來分,還可分為閉合型操作技能和開放型操作技能兩類。前者也可稱為內循環型操作技能,其執行靠內反饋(生物反饋)信息控制;後者也可稱為外循環型操作技能,其執行靠外反饋信息控制。

掌握過程

一般認為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通過對操作活動方式的認識與練習。目前對掌握過程的階段劃分尚無一致意見。美國心理學家J.N.華許本曾把操作技能的掌握分為7個階段,即定向、探索、精細化、接合、簡化、自動化和再定向。P.M.菲茨則把操作技能的學習分為3個階段,即初期位相、中間位相和後期位相。日本筑波大學教授松田若男則分5個階段,即動機、探索、發現原理、練習和熟練。
綜合有關研究以及教學情境,可以把操作技能的掌握過程分為下列4個階段:

活動的定向

指主體對活動結構的了解,其中包括對動作成分、動作順序以及動作執行方式的認識,知道做什麼與怎么做,使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有關活動方式的認知結構,從而確立活動的初步調節機制。蘇聯心理學家Π.Я.加爾佩林等的研究表明,活動的定向基礎不同,對活動方式形成的速度、質量及遷移有重要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活動的定向基礎往往是通過教師對活動方式的示範與講解和學生的觀察及思考來完成的。為提高活動的定向基礎水平,在活動方式的傳遞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提高學生活動定向基礎的概括性、完整性和獨立性。

動作的模仿

指在主體對動作及其執行方式的了解基礎上,檢索並重組有關的動作經驗,通過肌體運動嘗試執行符合要領的動作。這是把有關動作的認知表征轉化為實際動作表征(動覺信息)。這首先要求有關動作的經驗在主體的反應發生機構中重新編碼,使有關信息調節肌體效應器的活動作出相應的肌體運動。肌體效應器的活動狀態通過反回傳入,使主體獲得動覺信息,從而充實活動的定向基礎,確立活動的直接控制機制。動作的模仿是通過主體調節其肌體運動來實現的。一個動作的執行方式包括肌體不同部分的特殊的運動軌道、延續時間、強度、速度和頻率。動作完成的水平依賴於上述各方面執行的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動作的模仿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獨立練習實現的。在動作的模仿訓練過程中,要使主體的各個運動成分符合動作要領,注意提高主體對其動覺的自我意識水平。在掌握複雜活動方式時,動作的模仿宜於分解練習,以便提高各個運動成分的準確性。

動作的整合

指活動中各個動作成分之間的連線或組合。活動通常由相聯的一系列動作構成。為此,對於任何活動方式的掌握,不僅要學會各個動作及其合理的執行方式,而且要學會動作之間的合理連結即整合。動作整合主要要求主體確立動作系列的執行順序,從而形成動力定型,使整個活動方式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動作的整合是通過主體對活動的整體練習實現的。訓練中要注意排除多餘動作,注意動作間的合理連結,並使這種聯結定型化,形成合乎法則的順序定型。

活動的熟練

指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級階段。這時統一活動中的各個動作成分不僅協調一致,能自動進行,而且對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適應性。活動的熟練是在反覆練習的基礎上通過活動方式的概括化和系統化實現的,熟練的機制在於人腦中形成暫時神經聯繫的動力定型。為了使操作技能達到熟練水平,在練習中要不斷變更條件,改進執行方式,提高活動的速度和準確性。還要合理分配練習時間,改進練習的組織形式,以提高練習效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