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粳9號

撫粳9號

撫粳9號是撫順市農業科學院1999年以98省抗131為母本、撫粳4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採用混合系譜法經過6代選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種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地區,

特徵特性

撫粳9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5月末插秧,8月初抽穗,9 月20日左右成熟,出苗至成熟149天左右,生育期與沈農315相仿,需活動積溫2750℃左右,屬中早熟品種。苗期生長健壯,株型緊湊,植株清秀,抽穗整齊,葉片上舉且寬度適中,劍葉內卷,光能利用率高,莖稈粗壯堅韌,高抗倒伏、分櫱力強。株高97.4厘米,每穴14.4穗,每穗粒數118個,結實率82.2%,千粒重25.5克;穗型鬆散,穎殼、穎尖黃白,無芒。苗期耐寒性強,生長健壯,田間表現活稈成熟,不早衰,耐肥性強,高抗倒伏。經瀋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鑑定,對稻瘟病的抗性表現為苗瘟3MR、穗頸瘟R,綜合評價抗。經國家監測中心(杭州)測定糙米率82.8%,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0.6%,粒長5毫米,長寬比1.7,堊白粒率17,堊白度1.6,透明度1級,鹼消值7級,膠稠度72毫米,直鏈澱粉17.8,蛋白質含量8.3,品質性狀均達到國家優質2 級米標準,米質優。

產量表現

2008年參加遼寧省區試平均畝產553.7公斤,比對照沈農315畝產527.9公斤增產4.9;2009 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5.3公斤,比對照沈農315畝產493.4公斤增產10.5;兩年平均畝產549.5公斤,比對照沈農315畝產510.7公斤增產7.6。2009年參加省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0.3公斤,比對照沈農315畝產492.4公斤增產9.7。

栽培技術要點

旱育稀播育壯秧,採用營養土保溫旱育苗,套用床土調製劑或壯秧劑,一般4月上旬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150~175 克。5月下旬插秧,插秧密度30厘米×16.8厘米,每穴插3苗,保證插秧質量。因地制宜平衡施肥,畝施標氮55~60公斤,配合施用磷鉀肥及農家肥,其中底肥占45%,返青肥占25%,櫱肥占20%,穗粒肥占10%。節水灌溉,管水要淺、濕、乾相結合,切勿連續深水灌溉,淺水插秧,深水活根,淺水分櫱,適時曬田,曬田後及時灌水,後期間歇灌溉。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秧田用封閉1號或丁草胺等進行土壤封閉,本田用丁草胺、農得時等,並輔以人工拔草,分櫱期及抽穗前用殺蟲劑防治各種蟲害。

適宜地區

適宜在遼寧省中早熟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