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邦第四特區

撣邦第四特區

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位於緬甸,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與寮國相鄰,西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相連。總面積4952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轄勐拉(小勐拉)、南板(南邦)、薩洛(色勒)三個地區,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緬甸撣邦第四特區
  • 外文名稱:The Special Region NO.4 ESS
  • 別名:四特
  • 行政區類別:特區
  • 所屬地區:緬甸北部
  • 下轄地區:勐拉、南邦、色勒
  • 政府駐地:勐拉地區
  • 地理位置:中國緬甸寮國交界
  • 面積:4952平方公里
  • 人口:10.8萬人(2016)
  • 方言:漢語(西南官話)、緬語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金塔、臥佛景區、和平塔
歷史沿革,位置境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發展現狀,政治,軍事,

歷史沿革

1989年4月19日,林明賢組成“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6月30日,緬政府批准成立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下轄勐拉、南板、薩洛3個行政區,林明賢擔任特區軍政委員會主席。
1991年,特區開始實施禁毒計畫。
1997年4月,經檢查,緬甸中央政府向世界宣布:撣邦東部勐拉地區已完全清除了毒品。
1998年8月26日,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政法部頒布《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博彩業試行管理辦法》。

位置境域

撣邦第四特區位於緬甸撣邦高原東北部邊陲,東北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西雙版納州和思茅地區毗鄰,東面隔湄公河與寮國民主共和國相望,東南面與泰王國相鄰,面積4952平方公里。勐拉市是第四特區首府,與緬甸撣邦東部重要城市景棟、大其力有等級公路相通,距景棟88公里;與聞名世界的“金三角”緊鄰的緬甸邊境城市大其力和泰國邊境城市相距僅270公里。

行政區劃

撣邦第四特區為原緬共815軍區,轄9個行政區、500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撣邦第四特區總面積4952平方公里,總人口74022人,愛伲族(中國境內稱為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等13個民族世世代代在此居住。

發展現狀

第四特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原緬共的各支獨立武裝中是相對較快的一支。勐拉是湄公河次區域的著名旅遊度假城市。
撣邦第四特區
全區先後共建設公路15條,總計634公里。80%屬於等級公路,分別鋪築了瀝青或混凝土路面,新建橋樑20多座。1993年開始,特區先後在南板、色勒、勐拉建立水電站和火電廠,全區共完成110千伏輸電線路160公里,35千伏輸電線路130公里。總容量6.6萬kw的勐瓦電站3個機組均已正式投入運行,全區有4所醫院(其中中央政府派駐醫院2所)、診治點19個(其中中央政府派駐4個),緬中友誼醫院已投入使用。

政治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撣邦第四特區主要黨政軍領導如下表所示:
職務姓名
特區軍政委員會主席和團會主席
林明賢(吳再林)
秘書長
蔣志明
參謀長
羅長保
同盟軍總司令
林道德(吳騰林)
資料來源:

軍事

  • 撣東同盟軍
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也叫勐拉軍)為緬共武裝餘部之一。1989年6月30日脫離緬共,成立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林明賢任總司令,(現任撣邦東部同盟軍總司令林道德)與緬甸軍人政府簽署和平協定後,被劃為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
撣東同盟軍撣東同盟軍
由駐南板縣的911師(原緬共768旅)、駐色勒縣的369師(原緬共683旅)、駐勐拉市總部的中央獨立旅(現896支隊)三支部隊和總部直屬隊組成。八一五軍區司令林明賢任“主席”和同盟軍“司令”。
近年來,勐拉軍又將師旅編制改為支隊,正規部隊總兵力約3600人。另有民兵組織兵力約200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