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刺繡

撒拉族刺繡

撒拉族刺繡藝術是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一般是以花鳥魚蝶等圖案為主,構圖樸實、細膩生動,色彩鮮艷,明亮做工精細而著稱;撒拉族刺繡具有針法細膩、工藝精湛、立體感強等特點,所繡花鳥魚蝶形象栩栩如生,其刺繡工藝能與蘇繡、湘繡相媲美,撒拉族刺繡有民間刺繡與現代刺繡兩種。

撒拉族刺繡源遠流長,以針法細膩、工藝精湛、立體感強、手法獨特而著稱。長期以來,撒拉族刺繡保留和完善了自己的原始風貌,集傳統文化、風俗、地域特徵於一身,所繡花卉、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刺繡工藝精湛能與蘇繡、湘繡想媲美 。尤其是花鳥繡品,色澤艷麗、做工精細,富有立體感,表現活潑有趣,令人愛不釋手,具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撒拉族喜歡在枕頭、襪底、襪後根和女鞋的兩幫精心繡上各種圖案和花卉,有乾枝梅、牡丹、月季、菊花、芍藥、馬蓮花等,繡得精巧秀麗多姿多彩。她們還喜歡在年青小伙子所系的圍肚上繡上花朵和鳥類,那些鳥類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婦女們還在自己貼身帶的荷包上繡上她們喜愛的花卉,所繡圖案,小巧玲瓏,細緻勻稱,色彩或淡雅或鮮明,方法獨具一格。青年男女結親的日子,要擺出新娘的針線活,視其刺繡手藝的高低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會繡花繡鳥的姑娘,格外受到小伙子喜歡和追求。哪箇中老年女子會刺繡,遠近的婦女們便會常去向她學藝,或讓她為自己繡個東西,並逢年過節時去探望她,她們格外受到尊重。

藝術特色,技藝傳承,

藝術特色

民間刺繡品主要有枕頭、腰帶、針線荷包、襪底、襪後跟和女人鞋面,精繡各種花、鳥等圖案。如鴛鴦戲水、魚水合歡等。撒拉族、回族婦女更喜歡在腰帶上刺繡栩栩如生的百花異鳥,所繡圖案樸素大方,花紋細緻勻稱鮮明,獨具一格,但不繡人像。
現代刺繡一般分為挑、扎、盤3種。挑也叫啄,專門有啄針,色線不穿透,圖案只顯在一面。扎是用普通小針,線針穿透,根據花卉枝葉調配色線。盤用兩根線,一根扎、一根盤。每盤兩三下扎一針,具有立體感。刺繡花卉多繡牡丹、石榴、梅、蘭、菊、竹,贈獻給公婆。寓意久經風霜、節操、高潔;樹木多繡松柏,意寓延年長壽,也可以點綴飛禽走獸;動物多繡蝴蝶、喜鵲、鴛鴦、鶴、魚、貓、獅、虎等,生動活潑,充滿生活氣息。

技藝傳承

撒拉族刺繡源遠流長,集傳統文化、風俗、地域特徵於一身,是一種民間習俗,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技巧。在過去,撒拉族不論家境貧富,大姑娘、小媳婦們都要學習掌握刺繡、學習家裡各種針線活兒的刺繡技能,她們在閒著時,三個一堆,五個一群,或坐在樹下,或坐在熱炕頭,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她們在每一件生活用品上都施之以智慧,傾注著感情,巧手繡出一件件精美的刺繡作品,為的是繡上漂亮的新裝過門,因為,在當時,一個好女子只有必備了縫紉、刺繡才有資格出嫁,或討的男方的歡喜,所以,大多數女孩從十歲左右就開始學習各種刺繡技藝,當然,她們的這種學習是沒有專門的老師,主要是通過家傳(從母親或奶奶熟練的針線刺繡中)或互相之間的交流而得到啟發和培養的,並得以延續下來的,女孩子就在少年時就受到了家庭的薰陶,要從國小習刺繡,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技能,從簡單的牡丹花、荷包開始,漸漸將花鳥蟲魚、山水人物一一練習得熟透,直到十六七歲出嫁時(撒拉族早期有出嫁早的風俗)就掌握了一定的刺繡方法和技巧,在不同的底布上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刺繡各種自己所喜歡的圖象,特別是給新郎做的枕套、布鞋、鞋墊、圍裙等就更加細心,都是用自己的手精心設計和刺出來的,五彩線刺出的一朵朵嬌艷的花朵,一片片青翠的綠葉,在姑娘媳婦們簡單的重複、對稱中體現出古樸、美觀、大方的風格,其中,枕頭頂最為重要,最為精彩,而且更吸引人了,成為人們的搶手貨,擺在家裡賞心悅目,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和風土人情的特色,這又令她們光彩照人。
在過去,撒拉族婦女主要通過家傳或民間交流獲得刺繡技能,用於裝飾服裝、枕頭、鞋帽等生活用品。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在撒拉族的故鄉,刺繡再度受到格外的關注,針對撒拉族觀念傳統,婦女外出困難,就業率低的實際和我縣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契機,就業部門不斷挖掘、整理其廣泛的刺繡基礎以及深厚的人文積澱,將刺繡工藝列入“陽光工程”培訓內容,將撒拉族刺繡開發成為民族民間工藝品和特色旅遊產品,變文化資源為經濟資源,從2004年開始,利用“陽光工程”項目培訓培養819名刺繡能手,在幫助撒拉族姑娘學到一技之長的同時,還成功地挽救了循化瀕臨絕跡的刺繡技藝,使之煥發出驕人的光彩。2006年縣就業局將“撒拉艷姑”刺繡品牌在國家商標局正式註冊,自此,撒拉族刺繡不僅成為拓寬撒拉族婦女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也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市場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