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該國北鄰摩洛哥,東、南接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900千米。境內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西部沿海地勢低平。東部為海拔約300米的高原,地表波狀起伏,有孤丘散布。高原中間有深谷,以薩基亞哈姆拉乾河谷為最大,又稱薩基亞哈姆拉盆地。向西呈階梯狀逐級低降;沿海低地多沙丘。境內無長年性河流。屬熱帶沙漠氣候;西部沿海氣候濕潤,多霧。東部乾燥。降水量極小,植物稀少,多為不毛之地。多沙暴塵暴。人口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多數居民從事遊牧業,主要放牧羊,牧牛和駱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 人口數量:19萬
  • 國土面積:27萬3千平方公里
  •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西部沿海氣候濕潤
簡介,自然環境,歷史沿革,貨幣形式,

簡介

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簡稱“西撒哈拉”,首都阿尤恩,人口19萬,面積27萬3千平方公里。顧名思義,其國土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西。

自然環境

東部高原中間有深谷,以薩基亞哈姆拉乾河谷為最大,又稱薩基亞哈姆拉盆地。境內無長年性河流。屬熱帶沙漠氣候;西部沿海氣候濕潤,東部乾燥。降水量極小,植物稀少,多為不毛之地。

歷史沿革

這塊貧瘠的不毛之地在其遠古時期就是多災多難。7世紀時即有阿拉伯人進入該地。15世紀中葉葡萄牙西班牙人侵入。1885年西班牙將布朗角到博賈多爾角一帶劃為它的保護地。1934年,西撒哈拉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為西班牙的海外省。1973年5月,薩基亞阿姆拉和里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或波利薩里奧)宣布成立,決定通過武裝鬥爭爭取西撒哈拉獨立。其鄰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反對西班牙對西撒哈拉的統治。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簽訂《馬德里協定》,規定西班牙於1976年2月26日撤離西撒哈拉。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隨即簽訂分治西撒哈拉協定,摩占領北部17萬平方千米,毛占領南部9萬多平方千米。阿爾及利亞譴責摩 、毛瓜分西撒哈拉。1976年2月27日,西撒人陣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摩、毛軍隊與西撒入陣的武裝力量不斷發生衝突。1979年8月,茅利塔尼亞同西撒人陣簽訂和平規定,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要求,退出西撒戰爭,摩洛哥乘機占領了茅利塔尼亞退出的地區。
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出面斡旋。1979年第十六屆非統首腦會議建議在西撒哈拉全面停火,並組織公民投票,以決定獨立或維持現狀。1981年6月,第十八屆非統首腦會議通過決議,要求在西撒哈拉舉行公民投票,並成立西撒哈拉問題實施委員會。1983年6月第十九屆非統首腦會議通過決議,要求衝突雙方直接談判,以實現停火和公民投票 。1984年11月,西撒哈拉首次作為非統成員國出席第二十屆非統首腦會議。
自1975年以來,聯合國大會多次通過關於西撒哈拉問題的決議,重申西撒哈拉人民有不可剝奪的自決和獨立的權利。1986年4~5月,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在紐約舉行兩輪間接談判,各自闡述了對西撒問題的一貫立場。1987年7月,雙方在日內瓦舉行第三輪會談,討論了聯合國派遣技術小組去西撒哈拉進行實地考察。經考察後,1988年8月15日,德奎利亞爾會見兩國外交代表,向他們各交一份解決西撒問題的和平建議,摩洛哥表示原則同意、西撒人陣表示有條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亞爾訪問了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西撒地區,並組成西撒和平計畫實施技術小組。1990年6月19日,德奎利亞爾發表西撒局勢調查報告,提出了和平計畫的執行計畫。1991年4月29日聯合國一致通過690號決議,批准秘書長關於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的修正案。9月6日宣布正式停火,結束了長達16年之久的軍事衝突。

貨幣形式

西撒哈拉在宣布獨立的當年就發行了這個國家的首套硬幣,很可惜的是,此國從未發行過任何形式的紙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