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本與藍圖

摹本與藍圖

《摹本與藍圖》是現代周農建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摹本與藍圖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周農建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人類的文明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令人驚嘆過。人們遨遊太空,上億次運轉的計算機,巨大的工廠,自動控制的流水線,這一切都顯示了人的非凡創造力2然而這樣輝煌的文明是怎么來的?我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這就是人的創造。那么人類又是如何創造的呢Y《摹本與藍圖》為我們找到了根據。
該書首先肯定了意識在人類創造文明中的作用與地位,同時也批判了傳統意識理淪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意識理論。由於長期以來,關於人的意識的理解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意識的本質和功能被定為只是對於既存實在性的認同和複製,或者至多只是一種闡釋或一種知識性的整理。哲學家們在意識問題上的爭論只是:意識究竟是後天生成的摹本,還是先天印好的謎底,意識活動究竟是自然的刻劃,還是人為的立法。總之,意識被看成是對既存實在性的肯定與同一。而這類見解不能解釋人的創造性意識是怎么來的。如果意識就是關於既存實在的複製與闡釋,那么一切文明產品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該書立足於一個新的基點,貫穿一種新的方法論,對理論界許多至今糾纏不清的問題,如意識的功能,觀念與命題。觀念標準,邏輯,價值意識,意識的發展以及歷史意識等問題進行了新的探討,並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 ·
作者認為,意識有兩種活動,一是認識既存現實,二是設計新的現實,這兩種活動有本質的區別。從這一區別出發,人們可以進一步確定,觀念有知識與方案兩種,觀念的真假相應地也有真假與優劣兩種,邏輯命題有判斷與指令兩種,並且關於歷史的發展也應有一種新的理解。所有這些都涉及到“是什麼”和。應該怎樣”兩個領域,然而從前一個領域是怎么過渡到後一個領域去的呢?人們為什麼這樣創造新的現實,而不是那樣創造?在世界事實上是什麼和世界應當在事實上是什麼的之間;並不存在一條必然性的鏈條,並因此而引入一種新的方法論:功能—需要論。而且對人的主體性作新的審視,引出了價值範疇和價值邏輯。最後,作者得出結論:人們是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去創造的,人們總是朝著他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方向前進的,需要和價值意識是理解那種過渡的關鍵所在。同時,關於意識的成長,也必須從這個方面去理解。
本書不是介紹性的,而是與讀者一起去探討新問題,立意新穎,邏輯性強,而且還涉及到邏輯學、文藝學、心理學、歷史學、科學學和人工智慧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出版信息

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11萬字,責任編輯:劉麗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