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劑(中醫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藥劑型之一,又稱“擦劑”。一種在皮膚上搽用的液體外用製劑,可分為溶液型、乳劑型及混懸液型,一般以醇或油等為分散劑。搽劑一般用於無破損的皮膚,塗後揉搽或塗於敷料上貼於患處。有鎮痛、保護和對抗刺激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搽劑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五十二病方》
概念,中醫解讀,中醫套用,一、搽劑的製備,二、搽劑在生產和貯藏,

概念

將藥材提取物、藥材細粉或揮發性藥物,用乙醇、油或適宜的溶劑製成的澄清的或混懸的外用液體製劑。

中醫解讀

搽劑最早出現於我國現存最早的出土於馬王堆漢墓的古醫方《五十二病方》,原文記載如下:“以黃枔(芩),黃枔(芩)長三寸,合盧大如豆卅,去皮而並治。㨶(搗)而煮之,令沸,而溍去其宰(滓),即以汁淒夕(下)。”由此看來,搽劑最早為天然藥物製劑,即利用自然界中常見的某種藥物不加炮製而稍作加工後直接使用,為人類早期對天然藥物的一種原生態使用方法。後又出現於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書中提到:“蔓荊子三分,附子二枚,生用並碎之,二物以酒七升和。”搽劑在晉朝已發展到用溶劑製備,後來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搽劑逐漸發展到現在的外用液體製劑,如麝香祛痛搽劑、米諾地爾搽劑等。
搽劑作為一種外用液體製劑,是一種外用的劑型,通過皮膚吸收,可用於治療水腫,如《集驗方》中提到:“右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綿內汁中以拭腫上。”它可用來治療癰腫毒瘡、癮疹風疹,如《備急千金要方》中:“蛇床子(二升) 防風(二兩) 生蒺藜(二斤) 右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拭病上,日三五遍。”它還可用來治療偏風,如《千手經》曰“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差。”還可用於治療面皰發禿等疾病。

中醫套用

一、搽劑的製備

搽劑的分散劑隨其作用不同而有所區別。用於鎮痛和對抗刺激的搽劑多用乙醇或二甲基亞碸稀釋液為溶劑,有利於藥物的穿透。保護性搽劑多用油為分散媒,具有潤滑作用,不使皮膚乾燥,並有清除鱗屑痂皮的作用。乳濁液型搽劑多用肥皂作乳化劑,有潤滑作用,並能軟化皮膚而有利於藥物穿透。
搽劑常用的溶劑有水、乙醇、甘油、植物油、液體石蠟等,搽劑的製備一般以合適的溶劑提取中藥或溶解藥物,再按其所屬的分散系統類型製備。
例:麝香祛痛搽劑
處方:麝香3.3g、紅花10g、樟腦300g、獨活10g、冰片200g、龍血竭3.3g、薄荷腦100g、地黃200g、三七3.3g。
治法:以上九味,取麝香、三七、紅花,分別用50%乙醇100ml分三次浸漬,每次7天,合併浸漬液,濾過,濾液備用;地黃用50%乙醇1000ml分三次浸漬,每次7天,合併浸漬液,濾過,濾液備用;血竭、獨活分別用乙醇100ml分三次浸漬,每次7天,合併浸漬液,濾過,濾液備用;冰片、樟腦加乙醇1000ml攪拌使溶解,再加入50%乙醇7000ml,混勻,加入上述各浸漬液,混勻;將薄荷腦用適量50%乙醇溶解,加入上述藥液中,加50%乙醇至總量為10000ml,混勻,靜置,濾過,即得。
性狀:本品為橙色的澄清液體,氣芳香。
功能與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急性軟組織扭挫傷,症見皮膚青紫瘀斑、血腫疼痛。

二、搽劑在生產和貯藏

搽劑中所含藥物有些為表皮所吸收,用時須加在絨布或其他柔軟物料上,輕輕塗裹患處,所用的絨布或其他柔軟物料須潔淨,不能有污染物的引入及微生物的生長。搽劑的容器應潔淨並進行滅菌,且須與內服製劑有顯著的區別,容器外應貼“不可內服”的標籤。搽劑常用的分散劑有水、乙醇、液狀石蠟、甘油或植物油等。搽劑應無酸敗、異臭、變色等現象,必要時可加適量防腐劑或抗氧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