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演出

搖滾演出是搖滾樂手通過演出的形式把自己的藝術作品表演給大家觀看。

搖滾演出有有大型搖演、小型演出。大型搖滾演出指一些大型音樂節,其觀看人數幾萬到幾十幾萬不定。小型演出指地下樂隊在酒吧底下室等一些小場所的表演,觀看人數僅幾十人到幾百人不定。

一種音樂風格,大多是多人多樂器的樂隊性演出。
伍德斯托克:
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被公認為是一個文化革命的年代,歷史學家把1968年震驚世界的法國“五月風暴”
伍德斯托克以及其後的一系列青年反叛文化視作“新時代人類文化革命的母體”,認為其影響波及了歐美國家的整個人文風氣,包括風俗活動、休閒方式、個性表達、價值取向和都市商業文化潮流。在巴黎“五月革命”以後的一年零三個月,美國有45萬年輕人於8月15日至8月17日聚集在美國東部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舉行了一次極富有歷史意義,幾乎是空前絕後的音樂節,從此,伍德斯托克精神與“五月風暴”一樣,成了反抗性青年亞文化的代名詞。
搖滾演出搖滾演出
據說,天才搖滾樂手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Hendrix)是本屆音樂節的壓軸者,他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唱腔,在舞台上充滿激情又獨樹一幟地演唱著美國國歌時,音樂會達到了高潮。瘋狂反戰的觀眾,合著國歌那熟悉的音樂節奏,瘋狂地將星條旗撕得粉碎,他們還試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尋求他們自己理解的人類之愛與和平。那種瘋狂的舉動和高漲的情緒,沒有任何一個音樂節可以比擬,那真是一個足以載入搖滾樂史冊的時刻!
“要做愛,不要作戰”的反越戰口號響徹整個會場,青年們多數蓄著長發,身穿著粗布印染襯衫、印染工裝褲,發瘋般地隨著刺耳的音樂搖晃、吶喊。他們還毫無節制地在音樂節會場吸食毒品,在露天睡袋中性交……為期三天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結束後,富有反叛意味的搖滾樂、毒品與性,構成了伍德斯托克精神的要素,它們從此變成了整個60年代青年人追求的生活時尚和基本生活方式。
伍德斯托克本是美國東北部一個人口不過一萬的小鎮,就像紐約的西村一樣,也是個文化的發源地,早在1902年,那裡就已經成為藝術家們喜歡的聚居地了。1969年8月,隨著一陣急促、躁動的召喚,人們便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大家都以“和平”和“音樂”的名義在此地聯歡。音樂節為期三天,免票入場(原先按發起人的意願是要憑票入場的,但實際情景是當時情況太混亂,根本沒法賣票,因此使主辦者損失了二百萬美元,而以名垂千古作為補償)。前來參加音樂節的年輕人其主要特徵是反習俗的服裝與行為、自由戀愛、毒品,以及在泥漿中盡情打滾兒,並因此載入史冊。與法國的“五月風暴”相比,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完全可以稱為美國的“音樂風暴”。
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1967年1月14日,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擁進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公園,參加一場名叫“HumanBe-in”的聚會,據當年曾參加過聚會的一位婦女回憶說,當時的感受是“我們覺得這一代年輕人都已慢慢覺醒,但仍有許多人蝸居在國內的各個小鎮裡,不知道跟他們一樣的一些年輕人在做什麼。因此,我們覺得自己有責任站出來,製造一種風潮,對他們說,嗨,我們在這裡,你一點兒也不孤單,不要害怕,站出來做你自己,做真正的你!”
當時,年輕人強烈地向父輩的權威、向社會價值觀挑戰,他們用機車族、迷幻藥文化、公社運動、嬉皮士、反戰遊行使60年代成為綻放青春的見證。這群青年人的叛逆運動不斷積蓄著力量,發展到頂峰便是1969年8月在伍德斯托克舉行的音樂節。當時,兩場意外的特大暴雨好像是一個天意,給瘋狂的年輕人更多發揮的空間和表演的道具。他們脫光了衣服或穿著長裙西服躍進了泥水裡,擁抱自己和同伴們的激情與青春,再加上45萬雙狂舞的腳,將音樂會現場踏成了一片泥沼。那三天,在巨大的演出平台上,音樂演唱、詩歌朗誦通宵達旦,高音量震耳欲聾。那樣一個所在,那樣一種氛圍,音樂讓人們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地位、職業、財富,甚至是名字,在音樂面前人人平等,個個瘋狂。
難怪有人說,30多年前,這群青年人走過越戰士兵的屍體,走過約翰·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的屍體,走過琴痕·曼斯菲爾德和瑪麗蓮·夢露的屍體,走過《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花花公子》雜誌,走過披頭士、鮑勃·迪倫和艾倫·金斯堡,走過白宮和五角大樓,走過黑人和少數民族聚居地,走過舊金山櫸樹嶺的嬉皮士部落,走過紐約中央公園的“愛的夏天”……這支美利堅夜幕下的大軍,這戰後生育高峰的一代,可口可樂的一代,人造衛星的一代,電視的一代,越戰的一代,嬉皮士的一代,花童的一代,搖滾的一代,性解放的一代,迷幻的一代……在1969年8月15日那天抵達紐約市西北郊的山鎮後,便匯成伍德斯托克的一代。那三天,似乎整整一代人都去那兒相互問好了。那45萬人,後來被稱做“伍德斯托克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