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樓

《揚州城樓》是清代詩人陳沆所寫的一首詩。此詩為傷時感世之作,詩人運用用典的修辭方法,描寫詩人在揚州所見,揭露了嘉慶、道光年間在清朝封建統治下的黑暗、腐朽的社會面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揚州城樓》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出處:《簡學齋詩存》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陳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揚州城樓
濤聲寒泊一城孤,萬瓦霜中聽雁呼。
曾是綠楊千樹好,只今明月一分無
穹商日夜荒歌舞,樂歲東南困轉輪
道誼既經功利重,臨風還憶董江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揚州:清初府名,治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
②泊:迫近。
③綠楊:王士禎《浣溪沙·紅橋》詞:“綠楊城郭是揚州。”用前人詩詞,對比揚州今昔。
④只今明月一分無:翻用徐凝的《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⑤樂歲:豐收之年。
⑥轉輪:指為朝廷轉運輸送物資。
⑦道誼既經功利重:反用《漢書·董仲舒傳》語:“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⑧董江都:指董仲舒,他曾官江都王相。

白話譯文

揚州地處長江邊上,有大運河通過,好像一個孤島,棲泊在嚴冬寒冷的波濤聲中。千家萬戶的屋瓦上面,鋪滿著白霜,聽到了淒涼的雁呼之聲。
揚州曾經是一個綠楊千樹、美麗如畫的繁華都市,然而,如今揚州明月卻連一分也沒有了。
窮極奢侈的商人日夜酣歌醉舞,荒淫逸樂,東南各地年年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所困,貧不聊生。
清朝統治者重功利而輕道誼,只顧橫徵暴斂、剝削搜刮而不講仁義道德、扶持民生,臨風興嘆,思念當年的董仲舒。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嘉慶三年(公元1818年),正當中國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時候。詩人登臨揚州城樓.極目蒼茫,著眼現實,故寫下此詩,抒發自己對於民生凋敝、江河日下的感慨和擔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立足點為揚州,反映的是該地風俗奢靡、民生凋敝的社會現實。從揚州一地可推及東南,由東南也就可以想到全國。詩歌通過揚州登樓所見,實際上揭露了嘉慶時期整個社會黑暗、腐敗的實質。
首聯描寫了揚州地處長江邊上,又有大運河通過,因此好像一個孤島,棲泊在嚴冬寒冷的波濤聲中。千家萬戶的屋瓦上面,鋪滿著白霜。在這一片肅殺氣象中,詩人偏偏又聽到了淒涼的雁呼之聲。詩的首聯,就充滿了不祥的氣氛,從而為下文的展開定下了基調。
頷聯的上句說揚州曾經是一個綠楊千樹、美麗如畫的繁華都市,可是,下句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如今揚州明月卻連一分也沒有了,可見其日漸蕭條,今非昔比。大旨也是感嘆昔日之難追,好景之不再。這兩句用“曾是”、“只今”這兩個虛詞連線在一起,形式上構成流水對,宛轉跌宕;內容上形成對照,俯仰今昔,藉以抒寫感慨。
頸聯上句寫揚州風俗奢靡,說那些窮極奢侈的商人日夜酣歌醉舞,荒淫逸樂。下句說,東南各地年年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所困,民生凋敝,貧不聊生。上、下兩句,前者是“荒歌舞”,後者卻是“困轉輸”,這又是一種對照。詩歌正是通過如此這般的推進和對照,強調、深化風俗奢靡、民生凋敝的現實主題。體現詩人傷時感世的思想和高超絕妙的技藝。
尾聯兩句典出《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曾為江都王相,故稱“董江都”。他在《對賢良策》中曾說:“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詩人在這裡反用其語,指的是清朝統治者重功利而輕道誼,只顧橫徵暴斂、剝削搜刮而不講仁義道德、扶持民生,因此詩人臨風興嘆,思念當年的董仲舒。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吳嵩梁:“五、六句紀實語,非憂時者不能道出。”
清代文學家魏源:“末二句真杜。”
清代詩人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八揖:“裂笛之作。”

作者簡介

陳沆(1785—1826),清代著名詩人、文學家。亦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10歲隨父讀書,以詩賦見長。15歲應試科舉,縣試,鄉試、會試,皆名列第一名。在文學史上,陳沆被列為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河南道上·樂府四章》中的《賣兒女》、《狗食人》、《吃草根》、《逃饑荒》等。陳沆的友人魏源,稱其詩是“香山樂府之遺。”陳沆的詩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隨俗轉移,其詩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語言琢煉而達於質樸,才情流溢而氣韻沉深。
揚州城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