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和大商業兼儲蓄銀行

據《揚州金融志》等資料記載,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成立,當年即在揚州設立分行,1900年揚州分行因戰亂歇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和大商業兼儲蓄銀行
  • 記載資料:《揚州金融志》
  • 成立時間: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 地點:揚州
開設,印鈔,倒閉,

開設

到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有著三品郎中頭銜的常州人莊燾邀請常熟翁順孫(帝師翁同和的侄孫)、翁庚孫兄弟,揚州包國麟、包國鳳兄弟、揚州郭增榮、鎮江趙宗堯、湯炳等人集資創設揚州和大商業兼儲蓄銀行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大洋三十萬元,首付十五萬元。宣統元年(1909年)三月三十一日,該行的註冊資本經江都縣令驗資確認無誤,並由揚州各大鹽商出面擔保,連同公司章程、董事花名冊等材料一起,由江都縣令呈報兩江總督和度支部查核。1909年5月23日,揚州歷史上第一家本土商業銀行終於正式開業,總行設在揚州左衛街(今廣陵路)。這裡銀行、錢莊、票號、當鋪林立,堪稱當時揚州的金融中心。並在外埠南京、鎮江等地開設分行。

印鈔

在晚清時期,鈔票的發行權並未統一於中央銀行,各商業銀行都可以向朝廷申請發行鈔票,按面值兌換銀元和銅元(銅板),也稱為銀元票和銅元票。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和大銀行奉準發行橫式“通用銀元票”三種,面值為一元、五元和十元,發行豎式“當十銅元票一百枚”一種。雖然後來(民國二年)交通銀行在揚州的分支機構也曾在數種面額的鈔券上加印揚州地名,但真正由揚州本土銀行發行的鈔票卻僅此一家。可以說這是歷史上唯一的“揚州鈔票”。
由於和大銀行僅僅存在了兩年,加之近百年來歷經各種戰亂災禍,存世的“揚州鈔票”可謂鳳毛麟角,收藏界曾一度認為現存的和大銀行鈔票只有五元票和銅元票兩種。直到2003年7月12日,北京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出現了兩枚宣統元年發行的揚州和大銀行鈔票,分別是壹圓、伍圓票的試色樣票(與流通正票色澤不同),均系銅版石印。估價為1.6至1.8萬元,最終以2.2萬元成交。這也是在近10年來的錢幣拍賣會上,“揚州鈔票”唯一的一次現身。
和大銀行鈔票圖樣,銅元券設計簡單,主要是套色印刷的框線加版心文字(圖1)。五元票主色為黃綠相間,正面圖案上端為雙龍戲珠,下為隸書體“揚州和大銀行”行號,正中央束腰銀錠形框內書寫“伍圓”面值,左右兩人席地而坐,兩側為開辦日期等黑色豎條戳記。下端印有“各埠本行經理處一律收兌”字樣。背面文字全部為英文,有揚州和大銀行等字樣(圖2),堪稱近代紙幣的精品之一,一元票圖案也大體上與此近似。而面額最高的十元鈔票,迄今為止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倒閉

和大銀行開業初期,由於是本土銀行,又得到朝廷認可和鹽商擔保,因此深受揚州商人和百姓信任,其存款、貸款、匯款業務均相當發達。然而誰曾料想,僅僅兩年之後這個龐然大物會被區區兩千兩銀子壓垮。
宣統三年(1911年)4月,一名鎮江客戶向揚州翠花街的復盛恆錢號提取兩千兩白銀。恰巧復盛恆錢號現銀不足,而復盛恆錢號的老闆康子南正是和大銀行的股東之一。於是便向和大銀行通融。偏巧此時和大銀行正為朝廷籌措兌付七萬兩的運庫存款,頭寸極其緊張,因此拒絕為復盛恆錢號融資。而外界因此傳言和大銀行資金不足,大客戶紛紛擠兌現款,和大銀行經理康欣伯見勢不妙,連夜攜帶家眷潛逃,大股東莊燾、包國麟等人也杳無音信。與此同時,和大銀行鎮江分行負責人楊介臣也夥同股東俞小江支取兩萬兩白銀後捲逃。在揚州聲名赫赫的和大銀行就這樣轟然倒地,存款人的資金化為泡影。事後經盤點,和大銀行合計虧欠公私存款竟達白銀二十多萬兩,其中朝廷國庫款十多萬兩。連帶之下,揚州其他錢莊、票號、鹽號的銀根也全面吃緊,成為揚州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金融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