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第一視窗:南通

揚子第一視窗:南通

《揚子第一視窗:南通》主要詮釋了江蘇南通市的現代經濟建設發展的卓越成就,南通市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南通現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9個省級開發區、1個市級開發區。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南通開放型經濟發展態勢喜人。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2002年,南通人民在中共南通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大會議精神,積極應對入世後國際形勢的新變化。此外,南通市是我省沿江開發最早的城市之一,招商引資連續了5年,有了長足的飛躍性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子第一視窗:南通
  • 作者南通日報社 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1日
  • 頁數:21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068430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揚子第一視窗:南通》:英雄中國大型系列叢書。

圖書目錄

序 從會種田到會發展/周世康
引子
第一章 神奇的土地
20世紀70年代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將南通地區的成陸史和人類活動的歷史一下子上推了3000餘年
滄海桑田,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南通這片既古老又年輕的神奇土地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千里沃土,依江傍海,旱能灌,澇能排,自古以來這裡就被譽為“崇川福地”
20世紀初葉,因為一個人在這裡進行的一個偉大的實踐,這裡曾被譽為“中國最進步的城市”和“模範縣”
第二章 江海潮起
迅速實現工作中心的轉移,全市上下一心一意抓經濟建設,南通在改革開放初期一躍成為全國“明星城市”
全力爭取,終於被國家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趕上了改革堆開放的頭班車
第三章 走出家園闖天下
最早走出家園闖天下的南通農民不怕吃苦,鑽研技術,乾起了別人不願乾的泥瓦匠和木匠活,離鄉不離土,掘得了第一桶金
從躲在國營的夾肢窩下,到集體,到民營、股份制,南通鐵軍如今已擁有60萬精兵強將,從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建築業如今已成為南通的支柱產業
南通各地農村通過興辦民營企業和向外轉移等途徑,共向二、二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200多萬人。走出家園闖天下,闖出了全國最大的家紡城、“中國電動工具第一城”
第四章 衝破思想上的天塹
面對南通與蘇南差距越拉越大的嚴峻形勢,南通全市上下開展了“城市的潛力在哪裡”的大討論,以求得思想的進一步解放,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兩院”院士吳良鏞提出的“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命題,使南通人為之一振,決心“弘揚先賢偉業,續寫時代輝煌”
包容會通,敢為人先,南通人民在城市精神的大討論中贏得了自尊、自信,悟出了責任、使命,獲得跨越發展的精神動力
第五章 騰飛的雙引擎
招商引資連續5年“撐桿跳”,南通2007年註冊外資實際到賬31.17億美元,總量躍居全省第二位
進入新世紀以後,南通的決策者一手抓引進外資,一手抓民營經濟,使民營經濟這個最富活力的經濟成分,在江海平原上以燎原之勢迅猛發展,撐起了半壁江山,成為南通經濟騰飛的又一個巨大引擎
第六章 大橋之夢
第七章 大港之夢
第八章 大船之夢
第九章 道德的力量
第十章 教育的魅力
第十一章 和諧的樂章
第十二章 人在畫中游

後記

改革開放30年來發生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注定要寫入人類發展史。
當初噤若寒蟬的許多話題,如今成為耳熟能詳的常識常情,當初圍堵禁止的許多做法,如今正被政府積極提倡鼓勵,當初視為天方夜譚的許多夢想,如今一一變為現實。
每一頁,都精彩輝煌,激動人心。
每一步,都歷盡艱辛,披荊斬棘。
回顧、總結30年來的歷程,不是為了陶醉,而是為了汲取經驗教訓,以勵來茲,繼續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按照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開創更加和諧的美好明天。
南通卷由南通市委宣傳部和南通日報社有關同志集體討論策劃。他們有徐仁祥、李存玉、康貽華、范計春、梁玉飛、沈玉成、劉文新、王煒、蔡雲飛、季海衛。貢獻創意的還有尤世瑋、吳聲和、成繼唐、楊中堅、吳信林等。
本書主筆、統稿是沈玉成。
參與部分章節寫作、提供資料的有朱暉斌、趙彤、裴立新、鄭建文、朱呆菊、苗蓓、朱蓓寧、楊新明、趙勇進、王敏歡、湯曉峰、沈雪梅、張健、陸軍、孫學明、成錦如、趙明遠、陳炅等。

序言

南通人很會種田。20世紀70年代末,曾聽一位資深的農業專家感嘆地說:南通,是全國少數幾個複種指數最高的地方之一。一塊田,一年之中,根據季節變化,又是輪作,又是間作,創造出數十個套種模式,能收穫好幾熟。當時,《新華日報》有位老記者曾寫過一篇頗具影響的報導《一畝田的產出有多少?》就是誇獎南通人會種田。那時曾有一個說法南通人用繡花的功夫種田。
30年過去了。會種田的南通人做出了什麼,做成了什麼呢?他們給了社會一個驚喜,也給了自己一份自豪——他們把一個即將全面小康的南通,奉獻在世人面前。他們把高樓建到了雪域高原,他們把風力發電矗立在黃海之濱+他們把跨國公司引進家鄉這塊熱土,他們在萬里之外的非洲經營自己的床上製品;一艘艘航行大洋的巨輪在他們手中下水、起錨,百年期盼的“大學、大港、大橋”在他們身旁美夢成真;他們把“中國近代第一城”打扮得美麗而宜人居,他們又將無數各種風格與色彩的居住小樓裝點在廣袤大江海平原,他們為這個社會頻送文明新風,他們又為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創造新鮮經驗;經濟轉軌他們轉出了全面協調發展,社會轉型他們轉上了現代社會階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