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婦

戴良(1317—1383),字叔能,號九靈山人,浦江(今浙江金華)人。曾任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儒學提舉,後至吳中,依張士誠。又攜家泛海至登萊,擬歸元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插秧婦
  • 創作年代:元代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戴良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插 秧 婦
青袱蒙頭作野妝[1],輕移蓮步水雲鄉[2]。
裙翻蛺蝶隨風舞,手學蜻蜓點水忙。
緊束暖煙青滿地[3],細分春雨綠成行[4]。
村歌欲和聲難調[5],羞殺揚鞭馬上郎[6]。

作品注釋

[1]青袱:青色頭巾。野妝:指村婦勞作時的裝扮。
[2]蓮步:舊指美女的腳步。水雲鄉:水田。
[3]緊束:指扎束秧把。暖煙:玉的代稱。此指柔嫩秧苗翠綠如玉。
[4]細分:精心細緻地分秧栽插。
[5]村歌:指秧歌。和(hè):跟著唱。
[6]馬上郎:指騎馬的富家公子哥兒。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格調輕快、形象鮮明、富有民歌情調的作品,詩以極浪漫生動的筆觸,描繪出一個美麗的鄉村少婦,邊插秧邊唱歌的動人景象。詩中“野妝”的少婦如山野的春花,有一種素樸、自然的美感,而插秧這種辛苦的勞動被主人公表現成既象舞蹈,又如刺繡一般的藝術創造活動,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結尾兩句,少婦的歌聲“難和”進一步哄托出其容貌美麗和歌聲的優美,“馬上郎”所以被“羞殺”,不僅是難和村婦歌聲,更重要的是村婦無論是外貌妝扮,還是插秧的勞動、婉轉的歌喉都是那么完美,有一種勞動者才可能有的美感和活力,這使遊手好閒的公子哥不能不自慚形穢。
作品語言清麗、聲調流轉,繼承了《採蓮曲》、《陌上桑》等南朝民歌的傳統。

作者簡介

元亡,變名姓隱居四明山。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召至京師,欲與之官,以老病固辭。太祖怒,羈留京師,次年四月卒於寓舍,傳為自盡而死。
戴良詩文俱有名,內容多頌揚留戀元朝統治,詆毀農民起義。有《九靈山房集》三十卷,《補編》二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