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網屏

接觸網屏

接觸網屏是一種需要與感光材料緊密接觸的網屏,與玻璃網屏不同的是接觸網屏的透明小方格的透光能力有一定的變化,即中心透光能力強,四周的透光能力依次遞減。由於原稿上表現出來的明暗差別,加之高反差的感光材料,從而也可形成大小不同的網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觸網屏
  • 外文名:contact screen
  • 所屬領域:測繪科學
  • 出現時間:20世紀50年代
  • 研發公司:Kodak公司
  • 特點:與感光材料緊密接觸的網屏
發展歷史,分類,製作方法,

發展歷史

在傳統(攝影)半色調工藝的發展歷史中,唯一影響深遠的改進是20世紀50年代引人了接觸網屏,由Kodak公司根據半影理淪首次用工業方法製造成功。當歷史的腳步跨入1953年時,Frederick Ives的玻璃刻線網屏終於為膠片網屏取代,貢獻屬於M.Hepher,成為半色調技術發展路程中的第二大里程碑式事件,歷史上稱為第二代半色調工藝。
接觸網屏的出現使照相製版過程變得更容易控制,操作也變得更方便。半色調加網操作在專門的製版照相機上進行,由膠片製作而成的接觸網屏對光線起分割作用,曝光後光強度的分布特徵與投影網屏類似。接觸網屏可以彎曲,這種網屏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投影網屏的許多麻煩問題,例如必須掌握網屏與膠片的準確距離。因此,使用接觸網屏時不再需要考慮投影網屏對幾何條件的嚴格限制,而且也消除了光線“遠”距離投影容易發生的衍接觸網屏的誕生是攝影和製版領域從業者多年努力的結果,通過旋轉多個網屏不同的角度,可以在複製彩色印刷品的同時降低莫爾條紋效應。接觸網屏是攝影和印刷業的重大發明成果,由此開始引發了一場技術革命,從此以後大量有價值的技術逐步出現,服務於攝影和印刷工業。計算機進入複製領域後,打開了通向多種工藝選擇的大門,也使攝影照片的處理邁上新的台階。

分類

接觸網屏從顏色上分為灰色、品紅、染色三種,但從點子的形態來說就多了。為了分別各種型號,常把字意的第一個字母作為代號,例如:M就代表品紅,G代表灰色,P陽性,N陰性,U單點子,R雙點子,S方點子,E鏈形,O圓點子等等,以資識別。這些不同點形的性能如下:
(1)‘‘s”方形網點,即傳統的十字線網點,和常用的玻璃網屏一樣。我們試製的就是方形網點,其印刷性能和層
次反應較好,同時比其它點形容易鑑別網點成數和便於掌握。因此多採用這個點形。
(2)“E”菱形或叫鏈形、橢圓形網點,網點的兩根對角線之一象一根鏈條狀,首尾相接。方形網屏的特性是明暗調層次比較均勻,尤其是4~6成網點區域,但在印刷中容易鋪開而“搭角”起髒,使人有不柔和的視覺感,象臉部膚色在明暗調“銜接”的交界區域更為明顯。而菱形網點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但對層次來說要比方形損失一些。目前國外照相和電子分色有許多也採用這個點形。在加網中有時因角度關係產生席紋,以採用如下角度較好。
(3)“O”圓形網點。從小到大的點子都是圓形的,這種網點印刷方便,對高速印刷更有特殊價值。
1976年在西安直接加網交流會上,提到關於四色製版的網點點形控制問題,認為在加網陰圖片五成上下的地方以圓形為好,使這一區域著墨後不致硬化。為此,我們曾作了探索,也試製了一些,把五成左右網點的角略帶圓形,基本上還是屬於方形的。經幾個廠試用,認為有其優點,但也有其缺點,有待今後進一步探討。
(4)其他點形:
①線條形網屏,是單線組成,由於這一根線條本身也是中間密度高,逐漸向邊緣降低,在加網時,以線條粗細來形成層次。單線網屏的印品,很象過去的雕刻銅版和黃洋木刻的圖象。
②波浪形單線網屏,它的線條呈波浪形。
③同心圓網屏。是單線圓圈,從中心小圓圈按比例向外擴大的圓線條。
④不規則的砂目點形,象過去的毛石砂目那樣,同樣還有象珂羅版皺紋那樣的點形,稱之謂蟲形網目。
⑤還有砌磚形、三聯點等等其他網目,以上大都是適應特殊需要,我們不大使用。

製作方法

各種接觸網屏有不同的密度分布特性,每一塊網屏的各網點應有同樣的光密度,即光密度在網點面積相應點的分配性質相同,網點核心大小相同,最大密度與最小密度及密度差相同。
接觸網屏的製造有以下幾種方法:
1.重疊套曬法:用大小不同點子的底片分次重疊套曬,要求精密度很高的機械裝置才能套準。
2.網版反曬法:用較厚玻璃做特製網線版使與感光片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後進行反曬。
3.照相加網法:在照相機上利用玻璃網版,按製版加網方法,根據網點結構要求,拍攝在感光片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