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祠

探花祠

位於廣東省東莞中堂鎮風沖村,是清朝探花陳伯陶的故居。

探花祠堂門前是一口幾畝地的大池塘,眺望遠處是一片開闊的農田,祠堂是典型的清代嶺南風格建築,門上的“勝起家祠”四個藍色楷體字還保存得很好。

“勝起”就是陳伯陶祖父的名諱,而四個字則出自兩名廣東探花之手,“勝起”二字,由陳伯陶手書,而“家祠”二字,則出於順德探花李文田之手。李文田是鹹豐九年的探花,官至禮部兼工部右侍郎,從家史畫冊上來看,兩人關係親密並多次合影,陳稱李文田為師,師從李學習書法,因此“勝起家祠”為兩人手書是可能的。

祠堂大門上貼著一副對聯,橫批為“探花及第”,上聯“綸索承天寵”,下聯“文章蔚國華”。踏進大門,只見左右是廂房,正中是大堂,中間懸掛著“誼睦堂”大匾,兩邊分別掛著光緒壬辰科欽點探花和旨賞藍劊兩匾,左邊的牆上掛著鹹豐二年子科鄉試中式第一名副元,光緒五年卯科鄉試中式第一名解元,光緒十二年成安宮教習,右邊牆上掛著光緒十八年壬辰科會試第七十八名進士,欽點大總裁等匾及陳伯陶頭戴藍翎,身著官袍的照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探花祠
  • 位置:廣東省東莞中堂鎮風沖村
  • 紀念人物:陳伯陶
  • 出生日期:1855年
陳伯陶簡介,簡要經歷,陳伯陶主要作品,

陳伯陶簡介

陳伯陶(1855-1930),字象華,一字子礪,中堂鎮鳳涌村人,光緒元年(1875年)考取秀才,光緒五年(1879年)考取解元,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探花。根據蘇澤東編撰的《東莞題名錄》,他是東莞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探花。

簡要經歷

說起他當年參加殿試,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陳伯陶在殿試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狀元,然而因為試卷中將“宣撫司”寫成“宣慰司”,因此被壓在第十名之外,所幸獲得鹹豐朝狀元、戶部尚書翁同和據理力爭,改列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後歷任官國史館協修、總纂。民國後,陳伯陶移居香港九龍潛心著述,號“九龍真逸”,1930年8月20日卒於九龍寓所,享年76歲,後葬於廣州郊區南崗。

陳伯陶主要作品

陳伯陶一生著作甚豐,有《孝敬說》(三卷)、《勝朝粵東遺民錄》(四卷)、《東莞縣誌》、《瓜廬文剩》、《瓜廬書剩》等,都可以在香港大學、香港大會堂圖書館及羅浮山酥·觀找到,其中以《勝朝粵東遺民錄》、《東莞縣誌》最有價值。
清朝初期,文字獄之風尤甚,晚明史料及明遺氏的著作所剩無幾。陳伯陶從方誌、史乘、族譜、專集中廣為搜羅、剔抉爬梳,蒐集明朝遺氏312人,將其生平記錄於冊,成為後人研究明朝遺民必引之書。陳伯陶還在九龍開局,用東莞明倫堂經費組織數十人歷時六載修成《東莞縣誌》(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東莞志書,以此為最,遠出鄰縣誌書之上,這也是他為東莞鄉親做出的最大貢獻。在目前的東莞市圖書館裡,還能夠見到陳伯陶版本的縣誌。
陳伯陶學識淵博,所輯史志,搜羅賅備,有功文獻,所作詩文,頗關心民間疾苦。生活於清末兵荒馬亂、水旱頻仍的中國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真是司空見慣,作為詩人的陳伯陶繼承了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以飽蘸著感情的筆觸,在一些詩作中訴說了困難百姓的辛酸:“玄穹暗慘雲四垂,喳喳老鴉繞樹飛。破屋雪深一尺厚,居人瑟縮長啼飢。貂裘公子驄馬肥,健兒俊仆紛追隨。馬蹄就冰不知冷,相約賞雪城南陂。”——《大雪後出行城南》。敢於揭露社會的黑暗,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這是陳伯陶思想光輝的一面。
綜觀陳伯陶一生,從少年勤學、師出名家到高占巍科、致身清要,兩典鄉試,再為學官,為史館總纂,成《儒林》、《文苑》兩傳。臨終前一年(1929年)替樂善堂撰寫的一副對聯扼要的表達了他畢生的哲學:樂以忘憂事由發奮,善而不伐志在安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