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

李仕瓊所著《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將一萬年以來地球氣候、地質等方面的研究果,與我國歷史文化中的神話、傳說、習俗、規範甚至社會管理思想等進行比對,在地質變遷中尋找文化傳承的根源,在文化傳承中尋找地質災變的證據,試圖通過二者的相互印證拼接出遠古歷史發展的脈絡。 本書內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氣象、地質、民族等學科,立意新穎,語言引人入勝,建立了豐富的知識點,有助於社會公眾的科學普及。

基本介紹

  • 書名: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
  • 頁數:250頁
  • 開本:16
  • 作者:李仕瓊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6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211777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氣候與環境變遷關乎人類當今的發展與未來的生存,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李仕瓊所著《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是作者集十多年來對氣候變遷與文化適應的系統思考,作者將文化和科學兩個相對獨立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思想進行綜合與比對,是一本極具特色的作品。

作者簡介

李仕瓊,深圳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深圳市氣象減災學會會員。曾獲武漢大學遺傳學學士、植物生殖工程碩士學位,師從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弘遠教授,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992年自南京高校調至深圳工作以來,轉入文化經營管理工作,曾參與策劃與組織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第二屆全國健康教育大會、深圳佛教文化節等多個大型文化項目;曾擔任《社會與公益》雜誌社副總編輯,併兼職《南方都市報》、《中國足球報》、深圳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評論員,發表科學論文及各類雜文近百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上下五千年,我們生活在最美好的時代
第一節 跨越五千年的中華文化
一、文字中“復活”的中國古代王朝
二、還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嗎?
三、史前遺址中的巨大問號
第二節 滅世大洪水:各民族記憶中的洪荒時代
一、女媧補天的息壤原來是水泥
二、葫蘆與腰舟:最古老、最環保的救生圈
三、彝族記憶中競有兩次滅世大洪水
第三節 振滔洪水的“兇手”是誰?
一、人神為之論
二、地球磁極倒轉說
三、太空災禍說
第二章 萬年全新世,氣溫陡升
第一節 冰川時代:地球曾經是個大雪球
一、第四紀大冰期,持續數百萬年的漫漫寒冬
二、冷暖交替,忽冷忽暖的冰期旋迴
三、遠古人類頑強的堅守
第二節 “該死的溫柔”
一、全新世大暖期,氣溫比現在高3~5℃
二、融冰:貌似“溫柔”的超級殺手
三、氣溫升高,冰川融化出驚人水量
第三節 是什麼打破了大冰期的“僵局”?
一、超新星爆發,不是新生而是暴死
二、船帆座超新星的爆發
第三章 超級大地震的憂思
第一節 羅布泊“大耳朵”的秘密
一、衛星照片上一隻奇怪的“大耳朵”
二、羅布泊,捕魚者曾經的天堂
三、 “大耳朵”會不會是遠古大地震的產物?
第二節 地震引發的憂思
一、汶川大地震引發的憂思
二、上下五千年,地震成為歷史的強音
三、20世紀令人驚悚的三次大地震
第三節 喜馬拉雅抬升,牽動的不僅是中華大地
一、板塊運動:地震頻發的真實原因
二、衛星地圖上的驚人發現:被“撕裂”的大地
三、日本與汶川: “斷崖”旁的兩個重災區
第四章 黃河與黃土源自何處?
第一節 河源之爭:黃河之水哪裡來?
一、現代河源之爭:誰才是真正的黃河之源?
二、古代河源之爭:“河出崑崙”是個大烏龍?
三、全新世以來黃河歷經滄桑
第二節 黃土成因之謎:大冰期致黃土堆積?
一、神奇且神秘的黃土地
二、黃土成因之謎:風吹還是水成?
三、大冰期致黃土堆積真相
第三節 滔土下的秘密
一、水洞溝遺址:洪水來襲不得不放棄的天堂
二、喇家遺址:被土石流埋葬的“龐貝古城”
三、雅丹地貌:黃土高原明天的模樣?
第五章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記憶
第一節 盤古開天闢地真相
一、 “開天闢地”實乃開創一種全新的社會管理模式
二、天國為何在西天?
三、藏地原來正是坤地
第二節 三皇時代:智者為王
一、燧人時代:早期的山頂洞人與用火者
二、伏羲,經天緯地的木匠
三、神農,農耕時代的新霸主
第三節 炎黃子孫,維天有漢
一、維天有漢,漢就是河?
二、彝文佐證漢乃河也
第六章 陰陽八卦與九五至尊
第一節 陰陽八卦與乾坤大挪移真相
一、陰陽太極圖:天下第一圖
二、先、後天八卦與乾坤大挪移真相
三、神奇的印加八卦
第二節 九五至尊:王權治理之道
一、九、五何以至尊?
二、九州之治
三、五行之說與古代宇宙觀
第三節 中華民族四方圖騰淵源探究
一、朱雀,帝王頻出的南方
二、白虎,西部多民族之祖
三、青龍,東方的鱷魚?
四、玄武,北方的狼與天之驕子
第七章 解讀《山海經》
第一節 靠譜的《山海經》
一、峚山正是岷山
二、鐘山、鼓山、泰器山就是鐘鼓旗山
第二節 解密《山海經》第一山
一、《南次一經》的奇珍異獸
二、“招搖之山”當為今越城嶺
三、“招搖”本義為帝車?
第三節 曾經的四海今安在?
一、南海之謎:陸事寡水事眾
二、西海之謎:歷史上有幾個西海?
三、北海之謎:真有北方之海嗎?
四、東海之謎:滄海桑田的古老傳說
第八章 人神巫鬼玉探源
第一節 我們都是“人”
一、姓、名與氏
二、人種、民族、部落與宗親
三、 “自私的基因”是人的本質
第二節 神、鬼、巫真相
一、神的真相
二、巫的真相
三、鬼的真相
第三節 玉文化與永生之夢
一、瘋狂的石頭
二、玉石中寄託的永生夢
第九章 人類文明,路在何方?
第一節 氣候變化一點點,後果很嚴重
一、聖嬰和小女孩
二、溫室效應:海平面升高將淹沒誰?
三、PM2.5,比病毒還要可怕的空氣污染
四、未來的氣溫到底是會升高還是降低?
第二節 發展不當也可能是慢性自殺
一、汽車還能開多久?
二、荒漠正在逼近我們的家園
三、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放心食用的?
四、公共安全成為新的隱患
第三節 新杞人憂天
一、大地震還會發生嗎?
二、宇宙大周期,到底有沒有?
三、如果地球毀滅,我們可能逃生何方?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黃河於我中華民族而言,非常神聖,有母親河之稱。
這並非空穴來風。考古發現,黃河是我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已發現的黃河流域古代文明遺址數不勝數,特別是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黃河文明發展更是達到一個高峰時期。黃河流域先後出現了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隨後,那裡又成為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文明中心。歷史文明先後承繼,源遠流長,最終匯成我中華民族包容並蓄、蓬勃發展的主體文明。
在古籍中,黃河直接稱為“河”,彰顯出她大哥般的地位與親切。
今天的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全長5460多千米,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千米,幹流貫穿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在山東東營流人渤海。從高空俯瞰,這條我國第二、世界第五的長河,猶如一條巨龍,橫臥中華大地,日夜經流、奔騰不息,象徵著我中華民族蓬勃發展、永不停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然而,對於我華夏民族如此神聖的母親之河,卻有一個流傳了2000多年的說法——“河出崑崙”,認為黃河的發源地遠在帕米爾高原的崑崙之巔,與今天的事實相去甚遠。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現代河源之爭:誰才是真正的黃河之源?
關於黃河源頭之爭,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大爭論。第一次大爭論的焦點是“河出崑崙”,第二次大爭論則發生在當代,即誰才是真正的黃河之源。
界定一條河流的源頭,除了艱辛的勘察,還需要甄別應當運用什麼樣的標準。
在科技發達、技術設備精良的今天,確定黃河源頭在哪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大問題。
今天來看,黃河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拉山是不爭的事實。巴顏喀拉山位於青海省中部偏南,屬於崑崙山脈中支東端,走向為西北一東南。那裡地勢高聳,群山起伏,雄嶺連綿,有許多終年積雪的高山,處處冰河垂懸。每年春天以後,在強烈的日光照耀下,高山冰雪漸漸消融,融水匯成一股股溪流,滋潤乾燥的沃土,更為長江與黃河供給水源。
雖然黃河下游氣勢磅礴,但越接近源頭地區,河水越小,不僅平緩曲折、細流涓涓,而且支流繁多、交錯縱橫。現代河源之爭的焦點,就在於要在眾多的涓涓細流中,選擇一條最能代表黃河源頭的小河。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是黃河的源區。“瑪多”在藏語裡的意思即為黃河源頭。當地藏族同胞把瑪多縣城到約古宗列盆地以西的很長一段黃河水統稱為“瑪曲”,與漢族尊黃河為“母親河”“萬河之宗”是一致的。
黃河進入河源地區,不再是一枝獨秀,而是湖泊與細流阡陌縱橫,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河道。由瑪曲至巴顏喀拉山前地帶,地勢和緩,山前遍布大小沼澤和湖泊,最著名的是鄂棱湖和扎棱湖。由扎棱湖再往西,就進入著名的星宿海。星宿海還不是真正的河源,其上尚有3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3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是一條水量甚小的小溪。南部支流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比約古宗列曲長25千米。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人星宿海。
現代河源之爭,就在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兩條小河之間。爭論的焦點,並不是不了解這些河流,而是應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確定河源。對於河流的源頭,通行的標準是“河源唯長”,即最長的就是河源,按照這個標準,卡日曲當屬河源無疑,這也是部分學者堅持的觀點。但是,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再加上水流量變化等原因,人們已經先人為主,把並不是最長的約古宗列曲定為河源,因此,關於河源之爭曾引起我國地理學界的一場廣泛討論。最終,具有官方背景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在綜合歷史、地理、民族情感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上,確定卡日曲為約古宗列曲的支流,把黃河源的牌子定在了約古宗列曲之上。
約古宗列曲,一條藏語意為“炒青稞的鍋”的小河渠。源頭之處,僅有一個泉眼,泉眼裡源源不斷涌冒出來的清清泉水,漸漸延展為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流,緩緩流淌的溪水一路匯人股股細微的清泉,漫過一片片沙礫野草的溫林荒灘,和千百條溪流一道,最終匯集成我華夏民族綿長、博大的母親河——黃河。
P85-87

後記

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明顯分界的今天,如果需要我們站到巨觀的高度來綜合思考與比較兩個系統的學術成果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所掌握的學識是多么的單薄與貧乏。
自己是多么的單薄與貧乏,這也正是我寫作本書最深刻、最痛楚的體驗。
十分幸運同時又十分不幸的是,我們生活的網際網路時代,給了寫作最大的便利,也給寫作者帶來更多的困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對資料信息的查詢不再像以往那樣艱難複雜,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都被好心人傳至網上共享,很多東西都可以在網上找到,這是我最終得以完成本書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我生為當代人之大幸。不幸的是,由於網路是如此方便,特別是上傳與轉載如此之方便,許多信息經多手轉載後已面目全非,更何況不少東西本來就可能是不正確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對我造成兩個嚴重的影響:一是資料的真實性很難甄別,錯漏也龐雜不堪,對不明真相的學習者來說,很容易接受了引用的錯誤知識;二是許多資料經多次轉載,原作者署名不全或沒有署名甚至有人假冒,而要查到原作者又十分不易,所以本書在引用中很可能會出現這種不能標註出原作者或者標錯原作者的情況。若發現這類情形,尚望原作者予以諒解,並望來郵件澄清,以便日後糾正。
需要說明的是,我的許多觀點和看法都是在大量閱讀與查閱中,汲取諸多前輩寶貴的思想後形成的。當然,本書中我自以為新的觀點,也有可能是前人早已提出過的,只是由於我才疏學淺,查閱有限不知道罷了。若有此類疏漏,我先行致歉並盼來郵件指正。
我衷心感謝本書涉及領域裡所有前輩專家學者和愛好者,正是他們的思想、認識和研究成果,給予了我諸多啟迪。可以說,如果本書能對讀者有所裨益,全是因為這些巨人給了我有力的肩膀!本書中未註明出處或作者的圖片均引自網路,因無法查清原始出處和原作者,謹此向原作者致歉和致謝,並盼來郵件說明以便更正。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得到了諸多良師、益友、親人的關心和支持。感謝中國氣象局研究員肖子牛先生,氣象學正高級編審、氣象出版社總編輯陳雲峰先生,地質學專家徐善修先生,一級作家、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相南翔教授等,感謝他們給予我最真誠的指導與評閱。感謝出版社趙石定、王韜老師,是他們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感謝汪彌、劉靜、杜小陸、康寧、張利、楊鴻雁、安小冰、楊傑、董紅、石瑤冰、孫伯簫、王璞、龔宇、趙晉、譚友蒂、劉淑瓊、袁侃、黃鶴等多位良師益友對本書的寫作與出版給予的關心和幫助。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是我的先生莫永勝博士給了我撰寫這本書的勇氣與決心,是他幫助我完成了很多修改與校對的工作,沒有他,這本書不可能寫成,更不可能順利交付出版。我還要感謝我的母親和我的兒子,在我埋頭著書的許多日子,是他們的理解、關懷與體貼使我能順利地完成這本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作品。
最後,歡迎有興趣把本書譯成英文的朋友與我聯繫。為了有更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我希望能出版本書的英文版。謝謝!
李仕瓊
2013年12月30日於深圳紅樹林畔

序言

中國教育文理科涇渭分明,理科學生少有大眾化的溝通,而文科學生由於理科知識背景的單薄,也不願涉獵自然科學的話題,極大阻礙了中國大眾科普的發展。每當看到《後天》、《達文西密碼》等將科學概念和現代文藝的融合之作,就只能扼腕而嘆。真希望這樣的作品也能出現在中國。這時候我遇到了雲南曲靖一中的校友李仕瓊,謙和端莊中帶著灑脫和桀驁,不乏嫵媚的氣質里透著執著與剛毅。她本科和碩士就讀於武漢大學,學的是遺傳學和植物生殖生物學,畢業之後在深圳從事社會組織工作。二十多年中,她利用業餘時間涉獵了氣候變遷、歷史、考古、地理、生物進化、宗教等眾多學科和領域,並多次前往有關古蹟考察、蒐集資料,與業內專家討教,致力於科學、歷史和文化知識的思考和融合,不知道她是怎樣在現實生活和理想追尋中一路走來,但她將理想和現實優美的結合,將文理科渾然一體的探索,令我油然而生敬意,並欣然寫下姑且為序的文字。
氣候與環境變遷關乎人類當今的發展與未來的生存,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李仕瓊所著《探索古文明的地理密碼》,是作者集十多年來對氣候變遷與文化適應的系統思考,作者將文化和科學兩個相對獨立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思想進行綜合與比對,是一本極具特色的作品。1961年,英國物理學家、文學家C.P.斯諾提出了“第三種文化”的概念,並且樂觀地預言“這種文化將在人文學者和科學家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他將人類文化的承載者歸結為兩類:第一類以人文學家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會學家;另一類以科學家為代表,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正是這樣的承載者以通俗易懂、豐富多彩的形式將科普深入人心,達到傳播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目的。本書作者正是做了這樣的努力,將自然科學領域關於一萬多年以來地球自然、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多方面探索成果,與我國歷史文化中的神話、傳說、習俗、規範甚至社會管理思想等進行比對,從地理變遷中尋找文化適應的證據,從文化傳承中尋找地質災變的真相。將一萬多年以來,特別是我國史前文明發展這一階段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一些家喻戶曉的傳統文化碎片,拼接出一萬多年以來地球危機中形成的人類生存智慧的脈絡,啟發我們對生活的這個星球的過去、未來進行新的認識與思考。
本書內容涉及多個科學概念和文化內涵,立意新穎,語言引人入勝,建立了豐富的知識點,有助於社會公眾的科學普及。從中我既看到了作者邏輯嚴謹和豐富浪漫的思想脈絡,也看到那個俠骨義氣和柔美娟秀的身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