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人

排灣人

排灣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約5.5萬多,居住於160個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帶,後移住山地。其分布區域,北起大武山,南達恆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線,東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區,分別散居於屏東縣的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和台東縣的金峰、達仁、大麻里、大武等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灣人
  • 分類:排灣和塔羅塔羅兩個亞族
  • 人口:約5.5萬多
  • 居住於:160個村落
介紹,排灣之意,百步蛇後裔,歷史傳說,文化藝術,

介紹

排灣人分為排灣和塔羅塔羅兩個亞族,前者居於該族分布區的中央部分,有濃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脈為界,又分為東本兩個小族;後者居於東海岸一帶,也分為東海岸和巴里拉利奧兩個小族。該族群有平民、貴族等階級之分。子女中居長者繼承權力。手工藝較發達。

排灣之意

排灣人的“排灣”一語,其意為“祖先開闢之地”。排灣人大約於十七世紀初,在北起大武山,南迄恆春,西起枋寮,東到太麻里以南的海岸線三角地帶定居下來。排灣人的居地包括屏東縣的三地、霧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等鄉,台東縣的金峰、達仁兩鄉,是高山族居於台灣本島最南部的一支族群。排灣人現今約有八萬餘人,為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

百步蛇後裔

排灣人的社會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層,相傳貴族乃太陽的子孫,平民則是百步蛇的後裔,其身份是世襲制。大頭目是排灣社會最高權力的領導者,排灣人的土地為貴族所有,佃戶在地里勞作、溪河捕魚或山林狩獵都要交納租稅。

歷史傳說

在排灣人中,流傳著不少關於靈蛇產卵化生排灣始祖的神話傳說。牡丹社的一則傳說為:“昔日,大武山上一根竹子裂開,裡面生出許多蛇。蛇成長後化成人,是我們的祖先。”另外,佳平社也有類似的傳說:“當年洪水襲來,淹死所有人畜。那時,有一神靈入山,看蛇卵,後來蛋破出現人,是我們排灣人的祖先。”儘管在他人看來這種傳說情趣天真、想像奇誕,但對於排灣人來說,他們則相信自己與蛇有血緣關係,蛇是自己的祖先,就像我們相信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和雞有血緣關係一樣。同時,他們還認為繁衍祖先的蛇還是排灣人的保護神,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保護排灣人,為排灣人排憂解難、降神消災。因此,蛇成為他們生活中敬畏與尊崇的對象,成為他們精神信仰——圖騰崇拜的物象。在排灣人不僅不食蛇、不傷害蛇,而且還有雕繪等方法使蛇的形象留存於屋宇、祖靈柱、祭器、武器及酒杯、匙、勺、筒、壺、罐等各種器物之上。因此,排灣人的蛇圖騰雕刻藝術非常發達,雕繪有蛇形之物甚至被視為神器或聖物,面對或使用之時,不能有行何褻瀆之行為或不恭之言語。公元二○○○年,在台北市舉辦巨型木石雕刻展期間,有人說:“排灣人的百步蛇圖騰會讓人害怕,而且蛇不吉祥。”對此,使排灣人十分不滿,並由此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議和風波。

文化藝術

排灣人除雕刻藝術外,還以石板屋、刺繡藝術著稱。石板屋以地處屏東縣北部邊陲的射鹿部落保存最為完好。射鹿部落四周山重水複,層巒疊嶂,景色自然天成,加以其部落房舍屋頂,皆以石板片蓋成,景觀十分奇特。石板屋所用的石板,均系當地出產的黑灰板岩和頁岩,順著岩石之紋路,錘鑿成規則的片狀石板,再堆砌而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屋。其中,頭目的住房,裝飾更為講究,門楣刻有圖紋,最具文化藝術價值。排灣婦女大都會刺繡之術。其傳統的做法是在黑色或白色十字布上,以黃、紅、綠等鮮艷的色線繡出百步蛇、陶瓮、舞蹈人形等吉祥圖案。今天,排灣婦女將繡品改制成手機袋、眼睛套等,深受旅遊者青睞。陶瓮只有頭目和貴族可以擁有。瓮本身又有公瓮(飾有百步蛇圖)、母瓮(飾有乳房)之別,當女兒出嫁時,便將家中最珍貴瓮的瓶口剝下一片陶,以作為貴族出身的憑證。另外,因家中人口繁衍而有分家需要時,也帶走一片陶,作為日後認祖歸宗和避免近親結婚的證明。陶瓮在現代已演化為藝術裝飾用品,如陶墜子、陶畫和裝飾陶盆等富有現代感的藝術品,賦予舊陶瓮以新的欣賞價值。
排灣人的傳統婚禮,充滿詩意。適婚男子會在晚上成群結隊相約前去中意的女子家,其男主角身穿盛裝,肩上掛著披肩,由男伴帶著象徵富貴、敬重和友情的檳榔及零食一起前往。在女方家的屋外,男方先以口琴和著情歌讓悠揚的歌聲敲擊少女的耳鼓。不多久,女方的母親出來把大家迎進屋裡。男方在獻上禮物後,大夥在屋內兩側或在窗下的石凳上坐下,接著還是歌唱,直到次日清晨。如男女雙方都合意,即由雙方監護人出面到所屬頭目家議婚,主要目的是排除雙方有否近親、仇家等婚姻障礙,假如無障礙,雙方即可商定成婚日期。結婚時,貴族家庭要比平民家庭禮儀複雜的多。光下聘禮一項,貴族家庭須從領地、獵場、族人到小的裝飾品等包羅萬象,不但聘禮多,而且歌舞時間亦長。平民就簡略多了,歌舞時間亦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