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合天下

掌合天下

掌合天下是一個快消品B2B電商平台,是掌合天下(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於2013年7月,先後獲得阿里系湖畔山南、華夏鈺生以及海航系供銷大集的A輪、A+輪和B輪投資,融資金額達十億元以上。初期下的輕資產模式讓掌合實現區域市場的快速擴張。隨著規模性地增長,同時借力海航集團供銷大集的資源優勢,逐步形成自營+撮合的平台化模式。

掌合天下旗下掌合商城、掌合雲工廠、掌合物流、掌合便利、掌合金融五大品牌相繼上線並實施落地,構建掌合快消B2B生態鏈,自成體系。

基本介紹

品牌歷史,服務內容,品牌活動,發展戰略,

品牌歷史

2015年7月,掌合天下獲得由阿里十八羅漢之一謝世煌創建的湖畔山南基金的近億元A輪融資,2016年10月,掌合天下獲得海航集團旗下海南供銷大集控股有限公司的7億元戰略投資。掌合天下創始人楊利祥表示,公司計畫將覆蓋範圍擴大到1000座城市,目標是做成國內全渠道、全網路覆蓋的快消品B2B電商平台。

服務內容

掌合天下得以與供銷大集旗下的“酷鋪”聯姻,把自身線上採購與酷鋪線下門店兩方優勢相結合,加強了線上線下的聯動及城鄉商品流通領域上的實力,在資金、資源、商品流通、市場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得到迅速發展。
“酷鋪+掌合”的結合,整合了供銷社遍布全國的實體零售網點和供應鏈資源,建立起來的線下零售網路不僅能分發商品,還能為快消品廠商提供品牌宣傳、產品行銷、渠道建設、市場拓展等多維度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品牌活動

據掌合天下介紹,“8·18(中國)超市節”是掌合天下在2015年發起的品牌活動,主要瞄準二三線中小超市,意在讓傳統商超用戶深度接觸電商渠道,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及優惠產品。同時,掌合天下表示,本屆超市節將線上上、線下渠道同步舉行,線下各區域服務站和掌合便利店鋪將成為超市節活動開展的承載地,不間斷地線下訂貨會為線上採購引入流量,超市節將是快消品B2B平台對新零售模式的重要實踐。

發展戰略

快消B2B平台發展有兩大核心:一,不能單一做自營或撮合,品類特性決定了供應鏈的服務模式,只有自營加撮合混合模式才能實現商品流通的最大化效率;二,由於撮合在技術和模式上很難形成專業壁壘,因此撮合模式的馬太效應會非常明顯。就從發展形勢看,除了阿里的零售通之外,就要數掌合天下了。但同時掌合天下也兼具了自營的屬性,因此總體而言,掌合天下在模式上較零售通和新通路有較大的靈活性和發展空間。
掌合天下
掌合天下查九蘭:重投入的掌合雲倉只賺供應鏈的錢
在業務擴張上也凸顯了混合平台的領先勢能,依據最新數據顯示,掌合的業務範圍已經覆蓋了28個省、900多個城市,遍布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南等多個區域。
然而,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快消品B2B平台,力造一個 “818超市節”的背後有什麼意義? 掌合天下相關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節日低價促銷只是表象,平台大練兵才是本質
據該負責人介紹,“818超市節”普惠超市只是外在表象,而其內在意味著平台大練兵。為何歸咎於大練兵呢?因為做B2B領域平台“難”,企業不僅僅需要做上游供應鏈,還有中游的加盟協調鏈,以及下游終端超市的需求鏈,基礎設施的搭建倉儲、物流、配送、服務等等。
對比B2C領域,舉個例子可以更為直觀的理解:B2C是從大眾百姓口袋裡掏錢,而B2B是從生意人口袋裡挖錢,因此對於掌合而言,深知平台模式背後的複雜性,平台本身需要一次全鏈條的聯動,為平台做一次實戰演練,驗證平台的運轉效率,同時亦是為了樹立B2B平台的標桿位置。
百萬超市的意識覺醒,助推B2B行業成型
“成為不了全民狂歡節,或許可以成為全超市主的採購節。”從2015年開始超市老闆陸陸續續接觸到各類B2B平台,從一開始的“喜”(第一次可以線上線下比價,實現選擇性訂貨),到如今的“悲”(價格的波動、品類和服務的缺失等),B2B平台相對線下經銷商的劣勢讓終端逐步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但是“818超市節”這輪規模性的促銷活動,或許可以讓終端第一次深刻認識到,在移動互聯時代無法拒絕線上訂貨,終將有一天你會習慣上在手機上“點點點”填滿貨架,這輪“818超市節”對於超市主而言,是一次意識上的覺醒。
供應鏈主體的深刻警示,合作才能生存
除了超市主的意識覺醒之外,品牌商和經銷商會有如何變化?可想而知,“818超市節”的背後就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一個促銷活動。品牌商需要思考的不再是要不要合作?動了線下的存量怎么辦?線下經銷商該怎么辦?……這時候品牌商需要搬個凳子看著平台的營收做思考:如何合作!如何權衡線上線下!如何安全地維穩這個線下與線上的過渡期!另外,經銷商同樣思考的不再是B2B平台離我還遠,不急,看看形勢再說……經銷商只有這兩條路可選,要么轉型,要么等死。
超市的意識覺醒,品牌商與經銷商的態度轉變,這是整個B2B領域崛起的信號釋放。
新零售背景下的數據化戰略
據了解,“818超市節”的舉辦最終會呈現一串串或大或小的數字,這些數字除了能夠占據企業的伺服器資源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但如果將這些數字進行整理、歸類、統計、編排……最後仍是數字,但這串數字的價值遠超出活動本身,這些數據將給企業提供戰略決策依據。找出問題,調整最佳化,提升內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