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盪線圈

振盪線圈

振盪線圈是超外差收音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超外差式收音機中需要產生一個比外來信號高465kHz的高頻等幅信號,這個任務就是由振盪線圈與電容組成的振盪迴路完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振盪線圈
  • 外文名:oscillator coil
  • 概述:超外差式收音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
  • 分類:中波振盪線圈、短波振盪線圈
  • 行振盪線圈:黑白電視機中用來調整行頻的
簡介,行振盪線圈,振盪線圈變換器,歷史,RCC電路的不穩定性,

簡介

振盪線圈分為中波振盪線圈、短波振盪線圈。振盪線圈的結構如圖(a)所示。
振盪線圈電路圖振盪線圈電路圖
振盪線圈的整個結構裝在金屬禁止罩內,下面有引出腳,上面有調節孔,磁帽相磁心都是由鐵氧體製成的。線圈繞在磁心上,再把磁帽罩在磁心上,磁帽上有螺紋,可在尼龍支架上旋上旋下,從而調節了線圈的電感量。
圖:振盪線圈

行振盪線圈

黑白電視機中也用了振盪線圈,是用來調整行頻的,因此叫行振盪線圈。它與行振盪管組成振盪屯路,當行頻偏離15625Hz時,調節行振盪線圈的旋鈕,便可恢復證常的行頻,以達到行同步的目的。行振盪線圈的外形如圖(b)所宗,其內部由磁心及繞在磁心上的線圈構成。外部的調節旋鈕 (實為塑膠桿)插入磁心的方孔中,調節旋鈕時,改變了磁心與線圈之間的相對距離,從而達到了改變電感量的目的。

振盪線圈變換器

歷史

據傳,振盪線圈變換器是在開關電源的概念出現之後,由日本的電子工程師發明,並在日本大量生產。由於日本工業界的封閉,具體的發明者難於考證。RCC曾經受到台灣地區中國大陸企業的大量仿製,至今(2008年)仍然在中國大陸地區大量製造。
由於積體電路的豐足取消了對RCC的需要,以及RCC並不適合歐美的規模化生產方式,歐美電子業從來沒有長期大量生產RCC電源。

RCC電路的不穩定性

目前被普遍認識的是RCC電路對元件布線生產工藝要求很高。使用劣質元件、水準不高的布板、變壓器繞制不恰當都可能導致RCC電路無法工作,或在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後失效。常見失效模式包括但不限於:
漏感導致的二次擊穿RCC最常見也最典型的失效現象是主開關管燒毀。大部分此類故障是由變壓器基極線圈漏感導致的。 變壓器基極線圈的漏感和基極串聯的電阻形成LR低通濾波電路,對電流信號有延遲作用,導致在集電極電壓上升時,基極電流減小的正反饋出現延遲。而這樣的延遲對於絕大部分雙極型開關管是致命的,它導致電晶體越出安全工作區,以及發熱量過大,最終導致不可逆的二次擊穿
此類故障較少出現在使用功率MOSFET製作的RCC上,因為功率MOSFET的安全工作區遠大於雙極型電晶體。並且功率MOSFET為電壓控制型,開通/關斷閾值範圍窄,MOSFET較為不易出現同時承受大電流和高電壓的情況,即使偶爾出現也不會發生不可逆的失效。 曾經有一批基於MOSFET的RCC電源常常因開關管損壞而失效,經查證,是因為廠家技術考慮不周,機械模仿110V地區產品,在220V交流線路(整流後電壓高達311V)上,使用了耐壓500V的MOSFET(型號是IRF840)。
輸出電壓不穩,損壞用電器
另一常見的問題是輸出電壓明顯超過設計輸出電壓,導致負載過熱、燒毀。特別是當負載為鋰離子電池時,輸出過高電壓極端危險,可能導致電池內部氣體液體泄漏甚至爆炸。 原因一是變壓器繞組間不完全耦合,存在漏感,導致互調整率差。在變換器處於輕載狀態,占空比小的時候,此問題更加嚴重。二是和集成晶片中包含的運算放大器(放大倍數高達數百倍、數千倍)相比,電壓環路開環增益太小,精確穩壓困難。
並且這兩個缺點幾乎是不可能同時妥善解決的。解決二次擊穿問題要求基極線圈和主線圈近繞以保持耦合良好,而解決輸出電壓不穩的問題要求次級線圈和基極線圈近繞,又要求初次級之間數千伏的電氣隔離。在有限繞線位置的變壓器骨架下,要達到這兩個矛盾的目的,十分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