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女兵林奇

拯救女兵林奇

據報導,當地時間10日(台北時間今天),美國陸軍將公布一份陸軍訓練和教務指揮部撰寫的調查報告。這份15頁的報告是對陸軍第507機修連3月23日在伊拉克境內遭遇伏擊情況的調查。其中最出人意料的內容是,伊拉克戰爭中曾被美國媒體報導為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直到打完最後一粒子彈才受傷被俘的19歲女兵傑西卡。林奇,其實並未發射一槍一彈,她實際上是因車禍受傷,是伊拉克醫院的及時搶救和治療才使她活了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拯救女兵林奇
  • 國家:美國
  • 發生地:伊拉克
  • 單位:陸軍第507機修連3
  • 時間:3月23日
  • 頁數:15頁
簡介,劇情簡介,影片評價,好萊塢,

簡介

7月9日,《華盛頓時報》和《紐約時報》提前披露了這份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
“女英雄”其實未發一槍.
在伊拉克戰爭中,19歲的美國女兵傑卡西.林奇的英勇表現一直是美國媒體津津樂道的內容。她的遭遇曾被渲染為美軍在伊戰中遇到的最慘烈的一幕:林奇在部隊遭遇伏擊後頑強抵抗,直到打完了兩支左輪手槍中的所有子彈,繼續遭遇槍傷和刀傷,才成為伊軍俘虜。而此後美軍特種部隊從伊拉克醫院裡救出林奇的搶險場面,更是堪比好萊塢大片的精彩情節.
然而,美國陸軍教練和教務指揮部在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後,完成了一份長達15頁的調查報告。據《華盛頓時報》和《紐約時報》提前披露的內容,該報告稱,林奇與另外一名女兵皮斯特瓦在此役中受傷是因為一起車禍.
作品思想
2003年3月21日凌晨1時(當地時間20日晚20時),在對巴格達首輪空中打擊15小時之後,美國陸軍第3機步師開始向伊拉克境內炮擊。隨即,該師的主戰坦克和步戰車,在攻擊直升機的空中支援下,從科伊邊境快速北進。地面戰鬥未遭遇伊軍大規模抵抗,兩天后即挺進至幼發拉底河畔的戰略重鎮納西里耶。一旦越過這道天險,250公里之外的巴格達指日可下。
此時此地,風頭正勁的山姆大叔忽然趔趄起來。據鳳凰衛視報導說:美軍分辨伊軍和平民的辦法,就是看對方是否穿軍裝或拿著武器。所以,伊拉克正規軍士兵往往把武器藏起來並脫下軍裝,以避免和美軍正面接觸。當美軍離開之後,這些偽裝成平民的伊拉克士兵,又拿起武器襲擊美軍的補給部隊。3月22日,美機步3師第507機修連在趕往大部隊途中,拐錯彎走向了納西里耶。不少穿著便服的伊拉克軍人,把AK-47衝鋒鎗和迫擊炮藏在衣服里,開著貨車追趕這支機修連隊。近戰中,12名美軍官兵或被斃傷,或被俘獲。在被俘人員中,一等兵傑希卡.林奇很快成為舉世矚目的神話主角。
19歲的林奇是一位金髮碧眼的漂亮姑娘,穿上戎裝的她身材修長,笑臉可人。林奇來自西維吉尼亞州巴勒斯汀鎮,這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區。也許正是因為鄉風純樸的緣故,林奇看上去清秀靦腆,十分惹人憐愛。一時間,林奇成為美國媒體的追捧焦點。她的各種照片紛紛登在報刊的顯著位置,她的命運讓美國人焦慮不安,並很可能爆發為更大規模的社會騷動。白宮敏感地認識到,這種情緒正使它面臨嚴重威脅。
事實上,在林奇獲救前,美軍統計有14名士兵失蹤,7人被俘虜。2003年3月23日星期天,阿拉伯半島電視台播放了在納西里耶被俘的5名美國戰俘圖像,使全球觀眾為之屏息。電視同時播放了4具美軍屍體,其中2具屍體前額中彈,有一具屍體兩眼之間爆裂開花。同一天時間裡,美國人在電視上看到有關友軍造成傷亡的報導,看到機修連遭到埋伏的報導,又看到美軍戰俘的報導。這一天是伊拉克戰爭打響以來,最令人沮喪的一天。
於是,繼3月20日、21日全美反戰大遊行之後,3月23日,紐約街頭又出現反戰示威傳單,強烈抨擊布希政府的帝國主義行徑,譴責出兵伊拉克的真實目的不是為了人權而是為了石油。3月28日, 紐約的反戰人士阻擋了第五大道,200人由於在洛克菲勒中心外躺在地上阻礙交通而被逮捕。據不完全統計,開戰8天以來,全美有超過2000名反戰示威人士被捕。
當布希知道有美軍士兵被俘虜的訊息後,情緒到了最低落的時期。他不僅要面對國際社會的壓力,還要忍受國內持批評意見人士的質問。據白宮工作人員透露,那幾天,布希常常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關注來自各方媒體的訊息。為扭轉不利局面,白宮立即做出反應,全面啟動戰時應急機制。一方面,當CBS首先在美國境內轉播美軍戰俘錄像之後,五角大樓馬上要求CNN等電視網不得播放這一錄像帶。另一方面,在半島電視台播出美軍戰俘畫面的同一天,美國軍方突然通知媒介將直播烏姆蓋斯爾的戰事。從前線傳回的畫面上,戰火紛飛,硝煙瀰漫,人們驚嘆現代科技讓戰爭變得如此透明。但是,這並不能讓美國民眾忘掉他們心中的痛:漂亮寶貝林奇。
美國一家地方媒體《官方信使報》這樣分析:“當伊拉克戰爭陷入僵局時,拯救林奇勢在必行。美國人渴望福音,營救林奇脫險將鼓舞這個國家的士氣。”於是,秘密拯救戰俘計畫,在美軍中央司令部悄悄出台。
當地時間2003年4月1日午夜,美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分乘直升機和裝甲戰車,在夜幕的掩蔽下直撲納西里耶的薩達姆醫院。有關這次行動的報導版本很多,其中以CNN的文稿較為原始:
“據訊息來源說,經過訓練的特工用隱藏式攝像機,拍下醫院圖像,包括林奇所在病房的位置和突擊隊員的必由通道。攝像器材由國防部情報局提供,錄像情報對這次營救行動極為關鍵。軍方人士表示,錄像證實了其他來源情報的可靠性,從而決定將營救計畫付諸實施。其他情報來源之一是,一名伊拉克人向美軍報告說,林奇被關在這家醫院。但這個訊息沒有得到情報部門的有效證實。還有兩名伊軍戰俘說,林奇受了傷,仍然活著,但不清楚她的確切位置。情報經多方印證後,營救行動著手展開。突擊隊員們摩拳擦掌,鬥志昂揚。他們僅僅憑藉對錄像資料的分析,便投入了戰鬥。海豹突擊隊負責主攻,衝進醫院救人,而陸軍突擊隊則負責外圍警戒。在附近區域,海軍的佯攻行動擾亂了敵方視線,空軍提供的直升機將林奇迅速轉移。”
隨即,美軍中央司令部發言人向世界宣布,突擊隊成功解救了女兵林奇。在現場提供的錄像畫面上,透過夜視儀拍攝的圖像泛著藍幽幽的光澤。醫院裡有一些當地的成人和兒童,面對這些從天而降的突襲奇兵,似乎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驚訝。擔架上的林奇只現出朦朧的輪廓,整個行動短促並略顯尋常。
但是,隨後發布的彩色照片卻具有了某種經典意味。一隊美軍官兵從運輸機的後艙門走下,擔架上的林奇在綠色軍毯下安靜地躺著,神色凝重的戰友默默向她致意。對角線構圖、深色的背景、迷離的景深,烘托出古典主義藝術的崇高氣氛(見新華網2003年4月3日新聞中心圖片)。
毋庸諱言,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泛美神話!當天下午,布希總統在白宮接聽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電話報告,一掃連日愁云:“真是太棒了!”然而就在此刻,正熱烈討論拯救行動的網際網路上,首次冷靜地出現了一個詞:宣傳(propaganda)。一位網名叫做“歐洲老客”的德國人,在BBS上冷眼旁觀:“事實上,傑希(林奇名字的暱稱)是一位19歲的漂亮女孩,她的失蹤,使她成為美國政府正面宣傳(positive propaganda)的工具。拯救傑希,實際上是為了轉運而已。”
儘管白宮和五角大樓都在極力迴避含有負面寓意的“宣傳”一詞,但是營救行動的成功,無論在外宣還是內宣方面,都達到了軍方的預期效果。首先,軍方向國際社會展示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樹立起尊重每一位士兵生命的仁慈形象。其次,激發了國內不少人宗教般的愛國熱誠,也暫時封住了反對派人物的嘴。此後一段時間,全美境內未再發生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民間輿論也有了很大改變。弗羅里達州一家名為“百萬美國人”的網站,在網上徵集到54600餘張簽名卡片,向林奇表示慰問和祝福。賀卡上寫著:“感激你傑希卡,親愛的一等兵林奇。你在伊拉克的無私服務贏得了所有美國人的感戴,你是真正的美國英雄……你和軍中的兄弟姐妹,將感召我們全體。”在其他一些網站的BBS上,也不斷出現這樣的讚揚之辭:
“我們大家為林奇獲救而自豪,而幸福,她是一名英雄!簡直難以想像她所經受的恐怖,不管怎樣,林奇證明了她的堅毅果敢。”
“剛剛看到訊息,林奇身上負有槍傷和各種損傷,頭部、臂膀、脊背、雙腿、雙腳、膝蓋都有傷。真高興她仍然活著,祝福林奇早日痊癒。上帝保佑你們,為美國與自由而戰的聯軍士兵。祈盼你們早歸家園,你們都是英雄!”
“現在,林奇不僅是巾幗英雄的象徵,也是所有美國戰士的象徵。她的家庭並不富裕,沒有能力讓成年子女繼續升學。然而,她的家庭勤奮工作,摯信聖主,道德無瑕。林奇兄妹3人參軍入伍的事實,證明林奇父母品德高潔,並將這種品質傳遞給孩子們。我不僅為林奇、更為她的全家感到自豪,他們是美國脊樑的象徵,儘管會受傷,但永遠不會折斷;他們是千千萬萬個美國家庭的傑出代表。我為我們的軍隊而自豪,為以德育人的父母們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美國公民而自豪。我將和你們站在一起。”
911事件後,紐約世貿廢墟上的一面美國國旗,曾讓美國人的愛國主義情緒空前高漲。一年前的伊拉克戰爭,白宮也曾面臨國內民眾的反戰危機。但是,五角大樓成功地掌控媒體口徑,針對美國民眾的文化心理進行宣傳策劃,藉助愛國主義迅速化解社會矛盾。事實上,美國人歷來很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將國家精神視為國內各階層的粘合劑。“林奇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但這裡面有許多東西,至今仍然值得我們深思和自省
傑西卡·林奇,這是一個或許將被載入史冊的美國大兵的名字,因為在她身上演繹了太多的傳奇故事。從陣亡的訊息傳出,到仍然活著的希望被點燃,從海豹突擊隊教科書般的解救,到伊拉克醫生的出現,關於她的一舉一動莫不牽動著美國民眾乃至全世界的神經。近日,美軍公布了調查真相,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我們不禁要問,這是媒體渴望看到事件結果而編造謊言?還是媒體倫為了美國政府的工具?
調查結果展示給人們完全不同於新聞報導的場景:
3月23日,大批美軍從納西里耶向巴格達行進,在600輛車組成的車隊最後,就是林奇所在的第507機修連的18輛車。他們的任務是協助第三步兵師。但由於他們的車多是重型卡車,速度很慢,沿途還要不斷停下來修理拋錨汽車,所以沒過多久,507機修連就被先頭部隊落下了一大段距離。
開始,他們還跟先頭部隊保持無線電聯繫,後來,無線電聯絡的信號越來越弱,再後來電池用完了,跟先頭部隊的聯絡徹底中斷。更要命的是上尉特洛伊.金不知什麼原因指錯了方向,這18輛車的車隊在茫茫沙漠中走迷了路。他們連續行進了60多個小時,因為急於追趕先頭部隊,中途沒有睡覺和休息,十分疲憊,這時他們發現其中一輛車的汽油也用完了。然而,更大的危險還在後面:他們已經誤打誤撞地走進了伊軍的埋伏。
遭遇到伊軍伏擊後,第507機修連車隊立刻陷入了慌亂,率領這支車隊的軍士長羅伯特.道迪和林奇同在一輛“捍馬”車上,司機是林奇的好朋友、同一連隊的女兵洛里.安.皮斯特瓦,車上還有另外兩名男兵。道迪試圖重整隊伍以便迅速撤退,於是示意皮斯特瓦停車,不料車剛停下來,就被敵方射出的一枚炮彈擊中,羅伯特.道迪當場喪生。炮火使皮斯特瓦失去了對車輛的控制,“捍馬”以每小時72公里的速度撞到了一輛已經無法動彈的牽引拖車上,后座的兩個男兵當場死亡,林奇和皮斯特瓦也身受重傷。
雙方交火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本來就缺少實戰經驗的機修連很多人的武器因為沒有適當保養而出了故障,再加上疲勞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伊拉克軍隊在交火中占了上風。507機修連的33人中有10人當場死亡,包括林奇在內的7人被俘,只有16名士兵突出圍圈。
後來,23歲的皮斯特瓦因車禍中受重傷死在納西里耶一家醫院內,成為整場伊拉克戰爭中喪生的惟一一名美國女兵,也使這次伏擊中死亡的美軍士兵達到11人。而“一等兵皮斯特瓦遭伊軍射殺”的說法不過是謠傳。林奇則被伊拉克人從“捍馬”車的殘骸中救出,並送到醫院治療。五角大樓人士承認:“林奇之所以能夠活下來,主要應歸功於伊拉克人提供的治療。”
這次伏擊後,507機修連部分士兵的屍體以及被俘獲士兵受審的畫面出現在伊拉克電視台上。而林奇不在其中,她因而被懷疑成為戰爭中第一個陣亡的美國女兵。
4月2日,美軍中央司令部布魯克斯準將稱:“美國海豹突擊隊和特別救援小組採取聯合行動,4月1日深夜成功突襲了納西里耶附近的薩達姆醫院,救出了10天前被俘的傑西卡.林奇。”戰時攝影隊甚至記錄下了林奇被救的全部經過。訊息傳出,林奇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父母欣喜若狂,美軍士氣也為之一振,連紐約道.瓊斯指數也隨之上漲。
19歲的林奇成為美國的女英雄,並引發了好萊塢爭搶該素材準備拍攝一部《拯救女兵林奇》大片的熱潮。還有多所美國大學表示願意給林奇提供獎學金,助她實現上大學的夢想。
4月4日,美國著名大報《華盛頓郵報》最早報導了林奇身負重傷仍然頑強抵抗的故事。文章仔細描述了林奇被俘的過程,稱林奇雖身負多處槍傷仍繼續向伊軍開火,直到彈藥用光。一名軍官還稱“當時她打算奮戰至死,寧可戰死也不願被生擒”。當伊軍圍上前來,她還遭到利刃刺傷。此外,她多處身體骨折,被伊拉克人虐待。這一報導被許多媒體紛紛轉載。
然而,也有人懷疑林奇故事的真實性。英國廣播公司(BBC)一記者首先指出,美軍大張旗鼓營救林奇根本沒有必要,因為那裡根據沒有如何抵抗,美國人在用謊言製造一個史詩般的新聞。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記者隨後重返納西里耶採訪調查,得出的結論大體相似。隨著美國陸軍開始調查這一事件,《華盛頓郵報》承認,他們之前關於林奇報導有不實之處。
圍繞林奇事件,質疑者的疑問主要集中在幾方面:林奇真的“奮勇殺敵”了嗎?伊軍真虐待她了嗎?美軍突擊隊的拯救行動有無必要?全程錄像是否精心策劃的作秀?
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林奇事件中存在謊言,是誰製造了這謊言?美國軍方還是美國媒體?有人指出,整個事件看上去像個精心策劃的宣傳行動,而從中受益最大的顯然是美國軍方—一個19歲的美國女英雄形象,一次好萊塢大片般激動人心的拯救行動,鼓舞了士氣,也一舉幫軍方擺脫了當時因戰局推進不利而陷入的被動輿論環境。
據《華盛頓時報》和《紐約時報》提前披露的情況,將於今天公布的調查報告僅涉及林奇所在連隊遭伊軍伏擊的情況,而不涉及林奇事件存疑的其它方面。所以,林奇事件的全部真相仍是個謎。主人公林奇本是最有發言權的人物,但她至今保持沉默,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林奇在車禍中多處骨折,經過手術後現正在復原。
【中文名】拯救女兵林奇
拯救女兵林奇
【英文名】Saving Jessica Lynch
【導演】Peter Markle 比特馬克
【國家】美國

劇情簡介

該劇把美軍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進行美化,根據在伊的林奇女兵被俘後安全救出的史實改編,反映了美軍在前方作戰中軍隊的團結精神和同胞之情,同時也在顯示美軍的頑強戰鬥力……

影片評價

根據伊拉克戰爭中的真人真事所改編,描述美軍特種部隊在伊拉克成功救出被俘女兵傑西卡-林奇的故事。
電視電影《拯救女兵林奇》(Saving Jessica Lynch),8月25日在德州達拉斯開機。為了配合這部影片外景拍攝,美國國防部不僅擔任技術顧問,同時提供軍機、坦克、裝甲運兵車、軍服等以協助重現林奇在戰場上的遭遇。

好萊塢

好萊塢卻已開始了一場小型戰爭,日前遭伊拉克俘虜而又獲救的美國女兵傑西卡,已經引發了好萊塢的興趣,紛紛計畫要拍成電影,描述美軍英勇潛入伊拉克陣營搶救傑西卡的故事。 目前這個計畫暫名為《拯救大兵傑西卡》,可望成為《拯救大兵瑞恩》的現代女性版本,女星莎拉-蜜雪爾-蓋拉已經開始爭取演出。由於既可表現美國英雄主義又有俏麗女主角擔綱,而且又是轟動一時的真實事例,所以目前好萊塢多家公司正在爭奪著作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