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腐女屍

拒腐女屍

2月24日晚,在江蘇省泰州市市區春蘭路延伸工程施工工地發現三副明代棺木,棺木木質優良,均系澆漿墓,墓葬距地表都在2米以上。2月28日,泰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對其中兩副棺木進行清理,只發現木枕、明代服飾、陶罐、屍骨等,未出土有文字的文物。3月1日開棺的這副棺木外層澆漿保存非常好。開棺時女屍緊纏於裹屍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幾乎全部浸在黃褐色的棺液里。屍體僵硬、皮膚完整,五官、毛髮、睫毛等清晰可見,女屍長在1.5米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拒腐女屍
  • 時間:1972年
  • 地點:江蘇省泰州市
  • 對象:服飾、陶罐、屍骨
江蘇省泰州市發現明代不腐女屍,神秘紅色棺液讓辛追2000多年不腐,為什麼當時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沒有保留下屍骨,解釋,

江蘇省泰州市發現明代不腐女屍

拒腐女屍
1972年馬王堆在湖南出土轟動一時 當時負責對女屍進行保存研究的是羅學港的一位老師,由他一直和湖南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2002年湖南博物館要搬遷,其中,要把辛追老太太整體搬家。但是老先生已經過世,人們擔心在搬家的過程中,2000多歲高齡的辛追老太太有可能會散架。老太太的“身體狀況”究竟能不能適應搬家的一路顛簸?如果可以搬必須拿出科學數據。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主管部門把解剖學專家羅學港請到了現場。羅教授主要提了一個要求:了解保存女屍30年來的所有檔案,以便“心中有數”。隨後羅學港領導的課題組對這具古屍進行了她出土以來的首次非常細緻的全身“體驗”。前不久,體檢結果已經向社會公布。羅學港介紹,對女屍詳細的體檢結果表明,總體情況較好,尤其是皮膚纖維的保持情況出乎人們意料的好,“我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他說。這證明30年以來的保存方法是成功的。但是由於主要防腐配方還沒有解密,不便透露。
可以透露的是,30年前採用的是當時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擬古屍出土環境,也就是“恆溫、恆濕、相對無菌”。恆溫是0到4攝氏度,恆濕是70%到80%之間,無菌是因為在考古發掘時發現棺材密封很好,所以後來的保存一直採用棺材內不留空氣的方法,並且把女屍用特製的防腐固定液泡起來。“30年保存成這樣,真不容易。”“不變是相對的,變是絕對的。”羅說。所謂“變”,主要是女屍細胞上的改變,骨組織裡面的鈣離子不可避免地隨著時間流失。為了避免搬家時可能的碰撞讓這具千年古屍解體,他們又往棺液里注入了中和液,緩解“骨質疏鬆”症狀,經過X光透視之後,羅學港認為:辛追身體可以適應搬家。給辛追搬家顯然找搬家公司解決不了問題。雖然直線距離不過500米,但是搬家當日各方如臨大敵,由於“科學搬家”措施得當,辛追成功搬家。湖南博物館在搬的過程中還請上海有經驗的老師傅順便給辛追換了副新棺材,讓老太太換個舒服的地方繼續“睡覺”。
神秘紅色棺液讓辛追2000多年不腐 在馬王堆女屍出土的時候,棺材裡注滿了一種紅色的棺液。科學家們相信,這種液體是使辛追2000多年來不腐的“神液”。羅學港告訴記者,經過化驗可以證實,紅色棺液成分複雜,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摻加了硃砂,硃砂的化學成分對人體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還檢測出了許多中藥的成分,這些東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紅色。可以肯定,這種紅色液體具有殺菌作用,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紅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機汞,也就是水銀。專家推測,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藥的習慣。在古代中國,煉丹術是人們追求長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煉出的丹藥,本身都含有汞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當時人們意識不到,但是汞對於細菌卻有殺滅作用。所以,雖然辛追生前濫服丹藥沒能長壽,身後卻陰差陽錯,丹藥的毒性卻使得她的屍骨長久保存下來。羅學港介紹,在紅色棺液中還發現了一些中藥的成分。據介紹,在陪葬品里,人們發現了大量的中草藥,從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夠配製防腐藥水的觀點。“這些化學物質的結合,是古屍保存的基本原因。”羅學港說。

神秘紅色棺液讓辛追2000多年不腐

為什麼當時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沒有保留下屍骨 而辛追卻可以?這起碼說明這種防腐藥水的配方是一個偶然因素形成的。羅學港認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滿了偶然性”。除採取了得當的防腐措施之外,當時的環境一定非常乾燥,有利於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氣隔絕避免了細菌對屍體的侵蝕,再者,馬王堆墓一直沒有被盜。地質條件加上人為因素,使得辛追的屍體奇蹟般保存下來。科研人員加強了對辛追的檢測,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讓她“延年益壽”“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因為考古把辛追挖出來,在那樣一個恆定的環境中,女屍再有一個2000年也應該可以繼續保存。”羅學港說。但是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屍體保存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怎樣才能繼續保持好屍體?怎么才能完成周總理的囑託滿足國人的厚望,讓馬王堆女屍繼續保存下去呢?羅學港坦言:壓力很大。在給辛追搬家時,30年來使用的固定液已經首次全部換掉,現在保存仍然是採用以福馬林為主的固定防腐液。保護液的配方還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羅學港介紹說,目前雖然女屍保存尚好,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體檢中也發現了許多問題,主要是屍體的細胞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由於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頭的鈣離子流失很多,由於骨組織只有有機質,而沒有無機質,時間長了,骨頭就有可能變成“麵條”,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張皮。他認為,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是防止女屍體的蛋白質加速降解,以及讓細胞結構保持穩定。目前他們採用的辦法是加入緩衝液,中和固定液的酸鹼度。

為什麼當時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沒有保留下屍骨

羅學港介紹說,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經不是當初出土時的紅色棺液,保存的液體經過了蒸餾水的稀釋都是無色透明的。30年來,由於浸泡,辛追的皮膚有些發白。他們將不定期為辛追更換棺液。其保存環境也一直模擬發現時的環境:恆溫是0到4攝氏度,恆濕是70%到80%之間,為了保證相對無菌,還要不定期給辛追進行紫外燈照射消毒,殺死細菌。除此之外還加強了檢測,其中包括對固定液的濃度、PH值、離子、胺基酸含量的檢測,科研人員還會從形態上取材料檢測,隨時觀察辛追的變化。“目前總體來說是一邊觀察研究,一邊保護。我們能做的只能如此。”羅學港說。“很多人對馬王堆的保存給予厚望,但是環境變了,對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難度,我們將盡心盡力,讓老太太‘延年益壽’。”

解釋

首先,安葬時進行了嚴格的藥物處理。蘇館長說,當時打開棺木時,裡面五分之一全是中藥。後因見光見風而消失。現在知道的藥物就有麝香、冰片、木香、燈心草等。這些藥物起到了棺內殺菌、消毒、吸潮的作用。除此之外,屍體表面還塗了一層乳黃色蠟狀藥物,腰部最厚處達到3毫米。雖然周身薄厚不均,但已經形成了一個藥物蠟殼,既可殺死細菌、防止細菌入侵體內,又避免了體內水分的蒸發,起到屍體本身的殺菌、消毒、保濕、保鮮作用。
其次是葬具好、埋藏深、密封嚴。從葬具看,棺為楠木、槨為柏木,均有木質堅硬,紋理細密,耐腐朽的特點。從埋藏地下四米來看,春夏秋冬終年溫度基本不變。棺木分為六層密封,棺內空氣、濕度與外界隔絕。這幾種原因使棺木幾成真空。
再次是屍體失血、失水。蘇館長說,該女子頸部的T形傷痕,動脈、靜脈全被切斷,致使全身血液流盡、大量水分的減少也抑制了細菌的繁殖。最後由隨葬衣物可知其死亡入葬時間為寒冷的冬季,這也為屍體保存完好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