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亭子

抬亭子

境內地處去貴高原東部的梯級狀斜坡地帶,地勢自西向北東南傾斜,地形地貌以高原丘陵、山地為主,是省內岩溶發育最典型的山區之一。

基本信息,歷史淵源,

基本信息

屯堡抬亭子即“迎汪公”又叫“迎神”、“迎菩薩”,主要分布於安順市西秀區所轄七眼橋、大西橋兩鎮的九溪、鮑屯、吉昌屯以及西屯、張官屯、東屯鄉、寧谷鎮的五官屯等村寨。西秀區位於貴州省中部偏西,苗嶺山肪西端,東臨平壩、長順兩縣,南接紫雲縣,北鄰普定縣,西連鎮寧縣,西秀區是安順市政府所在地。

歷史淵源

屯堡民間宗教信仰中的神靈頗多,而以祭祀汪公最為普遍和隆重。《安順府志》載:“正月十七日,五官屯迎汪公至浪風橋,十八夜放煙火架,狗場屯、雞場屯(今吉昌屯)亦於十七日執事旗幟,鼓吹喧闐迎至杉樹林,觀者如堵……”汪公並不是我國中原地區原有的經典神祗,其產生的時間在唐、宋之際,其影響區域並不廣泛,在我國其他地區民間對汪公並不多見,而汪公受到屯堡人如此代代相傳地尊重,這是與屯堡人形成的歷史、地域等原因分不開的。汪公本名汪華,安徽休寧人。據傳,汪華世代為官徽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率部歸順唐朝,封越國公。因隨李世明徵戰有功,官至九宮太守,逝後,縊封為徽州越國公忠烈王。又傳,隋末唐初時,歙州災荒,汪華向某將軍借糧賑濟,民眾得以度荒存命,遂尊之為神。明初,調北征南入黔的官軍都是江南漢人,唐宋以來,江南民間崇奉汪華的習俗在他們落籍貴州後,自然而然地隨之帶入。屯堡人受先祖江南的區域文化“祭汪公”活動影響,視汪公為先祖神,每逢正月十八汪公誕日,到汪公廟內獻祭,祈汪公保佑豐衣足食,清吉平安。而鮑屯、吉昌屯的村民則要在正月十七、十八、十九三日抬汪公游村,民間稱這一活動為“抬汪公”也稱“抬亭子”。
正月十八汪公誕辰日。在此之前,寨中要先成立“十八賽會籌備組”,由村民推舉大公無私又有組織能力的11位村老,負責籌措經費和活動的總體策劃。儀式由贊禮先生(村中寨老組成,一般14人)主持,到汪公廟祭祀,祭祀內容有以下數項:一是為汪公體浴更衣、增上新袍(新袍由村中各大姓輪流獻出)。二是公祭,贊禮先生分兩班站立於汪公塑像前,選其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二人主祭。一人主持儀式,一人唱念讚詞,稱為獻祭。獻祭開始時,殿堂肅靜,一番嗚鑼擊鼓奏樂嗚炮炮後,二主祭者向汪公像前行三跪九叩大禮,再行上香、獻帛、進爵、獻食、進羹、獻糖果食品、獻茶禮儀。整個程式跟中國傳統的祭祀禮儀相類似。接下來是唱贊禮詩、續祝文。贊禮詩為四言韻文、大體讚頌汪公的勳業功德。祝文則進一步表達祭禮者感戴之意。駢文形式的祝詞表達意思準確到位又富於文彩,二者顯然經過一代又一代文人藻飾。第三項是宗族祭祀,村中各姓依次獻貢,原先哪姓人多由哪姓人打頭,吉昌屯依次為田、石、汪、胡、馮……等姓,現改為用抽籤的形式決定獻貢名次。祭品有三牲,(肥豬、熟雞、全魚)以及豆腐、酒、飯、茶、糖、水果等。最後是村民獻祭,各家各戶自行上貢雞、刀頭肉、酒、飯、茶等。
吉昌屯是迎汪公盛會最隆重最熱鬧的村子。這一天,村頭寨尾大街小巷遍插彩旗高搭彩門,一如唐時古風。特別是沿著汪公出巡路線的道路兩旁,三步一旗五步一幟,沿街家家門前放一小方桌,點燃香燭,擺放糖果食品,房樑上高掛長達數米的鞭炮,以迎候汪公賜福。清晨六時許,汪公廟內芒鑼聲起,兩鑼手沿街敲響,告示村民汪公將出巡。村中幾大姓按抽籤決定的順序,先後將宰好的大肥豬佩戴紅花,用腰鼓隊敲打著送到汪公廟舉行公祭,推選出來的司禮班都是德高望重的村老,三天前就須沐浴素齋,典祭當天要整冠更衣,公祭畢,於莊嚴肅穆中恭請汪公入輿。此時,廟外戲台前,各腰鼓隊、秧歌隊、舞龍舞獅隊、花燈隊、地戲隊、彩車隊陸續進入場子。彩車由小孩裝扮成《白蛇與許仙》、《武松打虎》、《花果山》、《三英戰呂布》等故事中人物高立於鐵桿之上,場面盛大。中午時分,汪公在眾首翹望中出巡了。其時大街小巷、村邊地頭,人流似潮,鐵炮聲聲,鑼鼓鏗鏘,人聲沸騰,鞭炮脆響。出巡的汪公端坐轎中,由龍鳳彩旗導引,儀仗隊高舉肅靜迴避牌,斧鉞、大刀、日月、獅印、葵扇、羅傘以及寫著越國公爵、徽州府主,忠烈汪公,八九相公的牌子各一塊。儀仗後,是由公推的22位村老,四人抬轎,十八人手持紅紙包紮的柱香前後左右保護汪公。隨後是彩車隊等遊行隊伍。每當汪公來到一戶農家門前,隨著一聲“高升”,轎子停下,主人家燃點鞭炮相迎,燒起紙燭,虔誠祈禱。這樣一家一家來到汪公巡遊歇腳的“神台”,幾百米的距離要走上兩三個小時。到神台歇腳後,汪公還要在儀仗隊的護擁下,穿小街過小巷施福於眾村民,直到下午四五點鐘才返回汪公廟回歸神位。
汪公崇拜是屯堡人對歷史人物崇獨特拜,汪公不只是汪姓神化的祖先,也是屯堡戍民尊崇的聖賢。汪公在大亂之年,坐鎮一方,保據郡境,使生靈免於塗炭,人們感其恩而奉為神明,歷代朝庭也不斷追封,汪公廟在歙州城鄉發展到安徽各地大量修建,明洪武年間,官府在春,秋時節與民同祭。屯堡“抬亭子“活動是將古代江淮地區的民俗活動完整地保存下來,如果說地戲是戲劇的活化石,那么迎汪公是江淮社火的“活化石”。
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衝擊,“迎汪公”活動除在大西橋、七眼橋兩鎮的部分村寨還盛行外,其他屯堡村寨已經漸漸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