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是一種與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的胞漿中溶酶體酶發生反應的抗體,是一組以人中性粒細胞胞質成分為靶抗原,與臨床多種小血管炎性疾病密切相關的自身抗體。ANCA最早於1982年在壞死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清中發現。間接免疫螢光試驗研究顯示,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螢光染色模型有兩種,胞漿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ANCA對系統性血管炎和炎症性腸病等有重要的臨床診斷意義。

基本介紹

  • 名稱: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
  • 所屬分類:免疫學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陰性。  (註: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ANCA 被認為是原發性小血管炎的特異性血清標誌物。ANCA陽性最常見的疾病如韋格納肉芽腫(W 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原發性局灶節段壞死性腎小球腎炎(idiopathic focal segmentalnecrotizing glo merulomephritis,IFSNG N),新月形腎小球腎炎(NCGN),結節性多動脈炎(PAN)等均可檢出ANCA 。WG 的cANCA 陽性率可高達90%,抗PR3抗體陽性是診斷WG的特異性指標。在壞死性或新月形腎小球腎炎患者,ANCA的陽性率可達80%,pANCA 對應的特異性抗原主要為MPO。ANCA 的檢測可大大提高腎血管炎的早期診斷率。  ANCA 檢測是原發性小血管炎患者的診斷、療效觀察、病情活動和復發的一項重要指標。許多研究已證明,原發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ANCA 的滴度與疾病活動性相關,ANCA 滴度的增高或持續增高,提示病情惡化或緩解後再發。ANCA的滴度升高往往出現在疾病復發之前,故對ANCA 的動態監測對預測疾病復發具有重要意義。與ANCA 陽性相關的疾病還有繼發性血管炎、非血管炎性疾病(如肺部炎性疾病)、炎性潰瘍(IBD)、類風濕性關節炎、播散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但這些疾病中各自相關的ANCA靶抗原各不相同,不同的抗原抗體系統與不同的疾病有關,故對ANCA 的特異性靶抗原檢測更有助於臨床診斷。  需要檢查人群:皮膚患有大片面積炎症者

注意事項

異常人群:一般無特殊人群  檢查前禁忌:檢驗前請告知醫生近期用藥情況及特殊生理改變。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檢查時要求: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檢查過程

間接免疫螢光法:將螢光素標記在相應[de]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de]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然後洗滌,除去未結合[de]抗體。  第二步,加上螢光標記[de]抗球蛋白抗體或抗IgG、IgM抗體。如果第一步發生了抗原抗體反應,標記[de]抗球蛋白抗體就會和已結合抗原[de]抗體進一步結合,從而可鑑定未知抗體。

相關疾病

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韋格納肉芽腫,變應性血管炎,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盤狀紅斑狼瘡,抗體,狼瘡腎炎,系統性血管炎,原發性小血管炎性腎損害,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關節炎

相關症狀

腹脹,關節疼痛,腹痛,腹瀉,潰瘍,蛋白尿,乳糜尿,膿尿,血紅蛋白尿,血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